2022年11月14日
第A13版:高新产业

前景看好 海上光伏正走进“深蓝”

  ▶  本报记者 叶伟

  近日,国家电投山东半岛南3号海上风电场20兆瓦深远海漂浮式光伏500千瓦实证项目在海阳建成并成功发电,成为全球首个投用的深远海风光同场漂浮式光伏实证项目。

  向海追“光”。作为新兴的光伏开发形式,海上光伏具有发电量高、土地占用少、易与其他产业相结合等特点,有利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逐渐成为能源企业、投资者争相参与的热点项目。

  规模化开发潜力巨大

  在“双碳”目标带动下,光伏正拓展愈发多样化的应用场景,走向海洋乃至挺进深远海将成为一种新趋势。与此同时,今年以来,浙江、山东、河北、天津等省市先后出台相关政策规划,将海上光伏列为未来发展重点。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确权海上光伏用海项目近30个,涉及江苏、山东、浙江、辽宁、广东等地。其中浙江省确权面积最大,为770.89公顷。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助理秘书长江华说:“随着新能源装机需求的增长,开发场景也愈发多样化,海上光伏成为了行业拓宽的新方向。同时,在土地资源较为紧张的东部地区,海上光伏将成为新能源装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光伏等新能源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路径,但光伏发电占地面积大,地面发展光伏用地难,选择‘下海’可有效解决用地难题,增加装机规模。同时,沿海地区经济好,电量需求大,发展海上光伏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消纳体系的建立。”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蒲健表示,从经济性看,10年来我国光伏发电平均成本下降了80%以上;从技术层面看,光伏技术快速迭代,多次刷新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从政策角度看,在“双碳”目标和技术降本的双重作用下,光伏装机量预计在未来5年仍将快速增长。可以说,现阶段发展海上光伏正逢其时。

  当前,海上光伏发展刚刚起步,未来规模化开发潜力巨大,商业化前景广阔。李蒲健说:“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万千米,理论可安装海上光伏的海域面积约为71万平方千米。但实际上,项目开发需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红线、港口航道等相关要求,综合离岸距离、水深、波浪等因素,若按照理论开发量千分之一的比例估算,我国海上光伏装机规模可实现超过100吉瓦,发展空间巨大。”

  产业升级面临挑战

  海上光伏发展前景向好的同时,也要注意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江华说:“未来海上光伏有望成为可再生能源装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由于光伏项目安装环境从陆上变为海上,发展海上光伏不仅面临着技术、手续办理、施工、运维、特殊气候环境以及经济性等挑战,还面临着发展案例少、实际经验不足、配套政策不足以及缺乏专项规划等问题。”

  “海上光伏面对挑战较多,比如设备的持久性和项目经济性。”李蒲健说,不同于地面光伏发电项目,海上光伏项目除了需应对恶劣天气和自然条件的影响,还需考虑复杂的腐蚀和盐雾环境对组件、逆变器、支架等支撑结构防护、防腐的要求。同时,需要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促进设备成本、施工成本下降。

  此外,海上光伏技术标准体系不够完善。海上光伏属于可再生能源领域里面的新兴事物,其开发建设涉及电力电子装备、材料学、力学、海洋工程、化学、生物学等多个专业。同时,海上光伏电站的设计超出传统电力设计院的专业范畴,需要与海洋工程相关单位合作,共同推动海上光伏建设和相关标准建立。

  全产业链通力合作

  面对机遇与挑战,未来如何建设海上光伏?业内人士表示,需要全产业链相关企业、高校、研究院等单位通力合作,共同推动光伏走向“深蓝”。

  江华表示,应进一步完善海上光伏相关支持政策,统筹解决用海问题。同时,推动海上光伏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加快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经验和案例

  李蒲健说:“海上光伏是一个系统工程。在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要全局考虑、通盘布局。一方面,需要政府在海上光伏领域给予政策支持;另一方面,需要产业内企业联合起来,提出更加严格的设计及制造标准,大胆进行技术创新,促进海上光伏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性不断提升。”

  不仅如此,还需对海上光伏施工和运维设备进行创新。李蒲健说,要围绕海上光伏在全过程施工工艺流程设计和专业化配套的海工装备,研发制造海上光伏建设施工、运维保障等装备及其关键系统,开发制造多机位打桩海工装备,从而大幅度提升施工效率。

  同时,业内人士表示,相对于海上风电,海上光伏尚属于“新兵”,可参照海上风电支持政策和发展经验,并与水产养殖业、制氢等产业结合,实现价值最大化,推动海上光伏走进“深蓝”,驶上规模化、商业化开发快车道。

2022-11-14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49081.html 1 前景看好 海上光伏正走进“深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