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4日
第A1版:封面

11个目标、5个高地、9项任务

“十四五”国家高新区发展规划公布

扫码阅读全文

  本报讯 (记者 张伟) 11月9日,科技部公布《“十四五”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十四五”国家高新区的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

  《规划》提出,到“十四五”末,国家高新区数量达到220家左右,实现东部大部分地级市和中西部重要地级市基本覆盖。其中,提到“十四五”国家高新区发展预期性目标:到2025年,园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提升到15%,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到45%,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降低15%,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到7.8%,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30万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5万亿元等,共11个目标。

  《规划》明确,按照“做高位势、做强存量、做大增量”发展导向,在发展布局上,将进一步优化国家高新区、自创区发展布局。对符合条件、有优势、有特色的省级高新区加快“以升促建”步伐,完善东部地区布局,加大在中部、西部、东北以及特殊类型地区布局力度。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强化优胜劣汰。适度增加国家自创区数量,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整合国家高新区资源打造国家自创区。

  《规划》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继续按照“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向,聚焦“四个面向”,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强化创新功能、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线,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为重点,以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为抓手,全面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规划》提出,国家高新区要率先打造5个“高地”:率先成为支撑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高地、率先成为更具有吸引力的人才高地、率先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高地、率先成为服务新发展格局的开放高地、率先成为制度与政策创新的改革高地。

  此外,按照创新引领、改革驱动、开放协同、绿色智能、特色发展五大原则,《规划》明确了9项重点任务: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汇聚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壮大创新型企业群体、推动高水平创新创业、促进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强化区域协同与辐射带动、深化园区开放合作、提升创新治理水平。

  其中,《规划》提到,引导国家高新区推动数字技术和制造业、服务业深度融合,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支持园区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培育一批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部署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鼓励园区积极培育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数字产业,打造优势数字产业集群。

  《规划》明确,支持国家高新区依托高校优势学科和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面向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前瞻部署一批未来产业。支持园区联合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未来产业科技园、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未来产业应用场景,打造未来产业科技创新和孵化高地。引导园区支持产业跨界融合,开展前沿科技、硬科技创业,加速形成若干未来产业。

  针对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规划》鼓励国家高新区谋划建设低碳产业专业园,培育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等绿色产业集群;支持园区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促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打造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智能工厂等。

  《“十四五”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规划》全文,扫码右侧二维码阅读。

2022-11-14 11个目标、5个高地、9项任务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49062.html 1 “十四五”国家高新区发展规划公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