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31日
第A7版:园区产业

西部(重庆)科学城,以科学为魂

坚持“科学之城、创新高地”总体定位

  ▶ 王柯岚  本报记者 叶伟

  “科”,是西部(重庆)科学城的灵魂和主题。

  作为重庆市科技创新的重大平台、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载体,西部(重庆)科学城自2020年全面启动建设以来,坚持“科学之城、创新高地”总体定位,把科学作为永恒主题、把创新作为最强旋律,深入推进科技创新,让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将该科学城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西部(重庆)科学城核心区已建成重庆市级及以上研发平台312个,汇聚起卞修武院士等专家学者及研发人员1500余名,引育科技型企业1373家。

  优化创新布局

  增强平台支撑力

  近日,从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金凤实验室传出喜讯:由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洪亮带领的人工智能医药团队,已成功合成出首个AI设计、基于双靶点的全新骨架实体新分子,并交付给药企。目前,该分子化合物已经经过检测,纯度接近100%。更为重要的是,该分子可明显缩短新药研发时间。

  洪亮说,以前在找有效药物分子时,需要做高通量的实验,也就是百万量级的分子去尝试对一个靶点或细胞是不是有效,“现在我们结合计算和人工智能,可以在几十亿的分子库里,筛选出有可能成药的分子,并将最好的分子推向临床。”

  据悉,金凤实验室是科学城科技创新“头号工程”,总投资约20.8亿元,占地约128亩,建筑面积约13.5万平方米,项目一期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已于2022年6月投用。该实验室聚焦生命健康,构建智慧病理、脑科学与脑疾病、医学检验三大研究集群,布局生物医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中心、生物影像信息与分析中心、新药设计与研发平台、实验动物中心、大型科学仪器中心、细胞中心等六大公共技术平台,攻克一批引领性前沿技术,形成一批标志性原创成果,致力于打造“重庆实验室新样板、国家实验室生力军”。

  这只是西部(重庆)科学城加快布局大装置、大平台、大院所,并结出科技硕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西部(重庆)科学城坚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以100平方公里的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为牵引,高水平建设大学城、科研港、科学谷、生命岛、科创街“五大创新支撑”,加速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如今,在西部(重庆)科学城,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1个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13个大数据智能化相关前沿实验室正加速科研攻关;中科院汽车软件创新平台落地建设、核心科研团队已入驻;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重庆科学中心、超瞬态实验装置等已落地生根……这些大装置、大院所、大平台加速推进,让西部(重庆)科学城在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道路上阔步前行。

  校地合作跑出“加速度”

  激发创新源动力

  高校院所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如何牵手大院大所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为此,西部(重庆)科学城发挥大学城创新“主引擎”作用,深化与名校名院名企合作,加快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建设。坚持“四个面向”,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着力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校地院地合作技术攻关,已在基础软件、智能网联汽车、功能性芯片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今年7月,在重庆举行的2022(首届)数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高峰论坛上,由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研发的北太天元数值计算通用软件正式发布。这是首款国产科学计算软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了科学计算领域“根技术”的突破,也是西部(重庆)科学城校地合作结出硕果的有力印证。

  “北太天元从最基本的几行代码到现在几十万行代码,经历了各种困难。”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数值计算实验室主任李若教授说,目前,他们已构建起整个软件的基本骨架,并实现了初步功能,目前已有150多所高校试用,用户数量超过1600个。此外,浪潮、长安汽车等企业也在试用。

  为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加速转化,西部(重庆)科学城聚焦大学城创新资源和人才集聚优势,不断完善创新科创体制机制,在重庆师范大学等8所高校、科研院所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改革试点,破除校地合作的物理“围墙”、心理“围墙”、治理“围墙”。

  科创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让西部(重庆)科学城校地院地合作跑出“加速度”。目前,西部(重庆)科学城已认定高校、科研院所技术合同639项、成交额6.8亿元,校地院地合作项目共转化科研成果207项。

  创新服务方式

  释放发展驱动力

  创新之道,唯在人才。近年来,西部(重庆)科学城打好打稳人才引育“组合拳”,厚植人才发展沃土,加快建设“人才特区”。

  西部(重庆)科学城推进“金凤凰”人才支持政策落地落实,面向全球延揽战略科技人才,已引进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等战略科技人才11人,“金凤凰”人才125人。设立科技工作者之家和专家服务基地,积极打造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

  同时,西部(重庆)科学城深化“小政府、大服务”改革,创新服务方式,让相关部门成为政府资源的“供给者”、推动发展的“服务员”,让各类人才在这里安心创新创业。探索开展以“先投后股”方式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人才政策兑现“免申即享”等差异化改革模式,形成成果案例7个;出台支持高校院所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扶持办法、知识产权资助办法、科技金融发展办法等配套政策15个。

  此外,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的有效供给。西部(重庆)科学城启动实施“先投后股”改革试点,设立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推出“高新贷”保障企业发展资金需求,已经放款31户,放款资金7650万元,其中单笔资金300万元以上占比超60%;设立重庆市首个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正在积极建设重庆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为创新主体提供集知识产权收储、评估、交易撮合、定价、结算、金融等于一体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截至今年9月,知识价值信用贷344户,放款8.1亿元。

2022-10-31 坚持“科学之城、创新高地”总体定位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28938.html 1 西部(重庆)科学城,以科学为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