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科
8月29日,苏州清越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交所科创板IPO过会;此前的8月17日,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创业板IPO过会;4月14日,鸿日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创业板IPO过会……今年昆山高新区在资本市场上捷报频传。
上市公司,作为实体经济的“基本盘”,是一个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具体体现,也是衡量地方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尺。
早在2011年1月,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成功上市,由此掀起了昆山高新区企业加入资本市场的大潮,开启了激动人心的“沪深时代”。
2020年5月,昆山佰奥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在创业板上市,成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第一家在深交所现场敲钟上市的企业。
至此,昆山高新区累计上市挂牌企业30家,其中境内外上市企业7家,在昆山市占比17.1%;新三板挂牌企业23家,在昆山市占比25.6%;历经十多年的高质量发展,昆山高新区交出了一份厚重提气的资本市场成绩单。
按证监会大类行业分类,昆山高新区的上市企业均为制造业企业,市值排名前三企业所属的行业分别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都属于未来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区企业在资本市场的结构和其产业发展的高度匹配,映射出昆山高新区打造产业创新高地的魄力和决心。
企业家精神
点亮资本市场星星之火
秉持“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昆山高新区涌现出许多优质企业。
2020年1月,苏州泽璟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成为我国首家以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的企业。
泽璟制药是一家专注肿瘤、出血及血液疾病、肝胆疾病等多个治疗领域的创新驱动型新药研发企业。
作为科创板第一家无收入、无利润上市企业,泽璟制药采用市研率定价方式,即按研发投入的56倍定价,体现了中国式创新。敢想敢干,让泽璟在资本市场收获了成功,从零开始,泽璟用了10年的时间,耐住了寂寞,赢得了未来,在资本市场的助力下,2021年6月,由泽璟研发的中国首个自主研发肝癌一线优效靶向药多纳非尼片获批上市。
纵览昆山高新区的7家上市企业,贯穿其中的是不甘平庸的企业家精神。“企业是上市的主体,他们坚持创新发展,积极进取,成功上市,获得资本青睐,进一步发展壮大,这是一个良性发展的过程。而政府部门在这个过程中要做的是引导、服务好企业,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昆山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当前,昆山高新区正全力推动先进计算、生命健康、智能终端三大产业创新集群能级向“高地”“高原”“高峰”层级加速迈进。
科创与资本共振
推动企业驶入上市“快车道”
上市不易!规则是怎样的?企业如何才能顺利走资本市场道路?……这些问题是横亘在拟上市企业面前的一道道“栏”,要想成功“跨栏”,抵达终点,顺利“上板”离不开专业的上市辅导。
苏州奥德高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自2018年起就开始筹备上市工作。“上市之路很艰难,启动计划后,我们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昆山高新区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经常来到公司,面对面听诉求、一对一解决问题。”奥德装备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龚兴丽说,“我们多次得到相关部门的帮助,持续跟踪、贴心服务、高效沟通的体验,更加坚定了我们上市的信心。”
9月8日,苏州上市公司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明确要推动企业上市、服务上市企业,加快实现苏州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为帮助更多像奥德装备一样的企业圆上市梦,昆山高新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完善企业培育和服务体系,围绕“培育一批、股改一批、申报一批”工作要求,实施分类指导政策,多措并举推动企业上市工作驶入“快车道”。
体制机制方面,昆山高新区组建企业上市工作专班,主动靠前服务,常态化开展拟上市及后备企业走访活动。精准服务方面,系统梳理企业现状,通过创新积分,为企业精准“画像”,制定专门培育方案。分类指导方面,强化对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的培育,鼓励其赴上交所科创板上市,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赴新三板基础层、创新层挂牌,推动成熟创新层企业在北交所上市发行,帮助企业找准板块定位,更好地融入多层次资本市场。金融助力方面,制定和完善企业上市配套奖励政策,为拟上市企业申请“高新贷”等金融产品提供快速审核通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搭建政银企所对接平台,实现互利共赢。
截至目前,昆山高新区已有拟上市企业、上市后备企业超30家,形成了可持续的上市后备企业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