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争粉) 近日,火石创造联合四川天府新区等区域代表共同发布《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报告》。《报告》显示,我国经济发展动能从“互联网+”向“智能+”跃升,人工智能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154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96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9.79%。
《报告》从算法、算力、数据、应用4个层面梳理了人工智能产业链图谱全景;从市场、政策、代表企业、关键技术、投融资、专利、人才与机构等多个维度以及典型城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策略的俯瞰视角,描绘了国内外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格局;从统筹区域发展、重点突破攻坚、培育创新生态、强化数据安全、场景深度融合等5个方面对我国下一阶段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报告》预测,未来5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平均增速将超过20%。随着多模态学习算法的突破,算力基础设施的完善,数据要素流通的提速,AI+医疗、AI+影音娱乐、AI+元宇宙、AI+学术研究等赛道将迎来高速发展。《报告》还重点分析了全球智能语音产业格局。
《报告》发布了“中国城市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旨在建立一套综合指标体系,通过客观数据呈现我国典型城市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力表现及排名情况,识别中国人工智能创新高地,为我国城市提高创新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据介绍,“中国城市人工智能创新指数2021”聚焦要素储备、企业活力、成果产出、城市承载四大维度,构建起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28个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选取30个城市作为评价对象,发挥火石创造产业数据中心数据优势,定量评估研究各重点城市的差异化表现。
在该指数综合得分排名前十的城市中,北京在要素储备、企业活力、城市承载3方面得分领先优势明显,要素支撑强、创新动力足;深圳在成果产出方面表现突出,得分明显高于其他三项,体现了较强的产出转化能力;上海城市承载、企业活力有一定优势,提升了综合得分表现;杭州企业活力和成果产出得分较一致,且高于要素储备,当地企业的创新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成果产出;广州、成都要素储备、城市承载具有较高得分,已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氛围;武汉、南京、苏州、无锡、天津的城市承载力得分较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为创新活动提供有力支撑;合肥等地的各项得分较为均衡,可结合自身优势,着力打造创新动力引擎,带动创新力增长。
据悉, 随着人工智能上升至国家战略,各区域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我国经济发展动能也从“互联网+”向“智能+”跃升。先后形成了上海、深圳、济南—青岛、北京、天津、杭州、广州、成都八大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覆盖到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成渝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