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26日
第A11版:双创建设 昆山高新区

昆山高新区:聚天下英才 建科创高地

  大渔湾  本版图片来源:昆山高新区

  昆山高新区与中国工商银行苏州分行战略合作。

  兴业银行昆山支行科创中心揭牌。

  云南师范大学与昆山高新区合作共建产教融合研究生培养基地签约仪式。

  智能装备及系统联合实验室、新型半导体显示检测及智能制造技术联合研发中心揭牌。

  中科晶上

  中科产线

  ▶ 本报记者 叶伟 特约通讯员 许嘉


  今年以来,昆山高新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拼载体建设、拼人才招引、拼创新生态,以更大力度推动昆山高新区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未来,昆山高新区将紧扣“高质量发展”和“集聚新动能”两大主题,聚力建设新城市、大力发展新产业、全力布局新赛道,营造更大的创新发展生态,加快推动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创新集群,加快建设阳澄湖两岸科创中心和产业创新引领区。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作为首个设立在县级市的国家高新区,昆山高新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追“高”逐“新”再攀升,奋力开创全区科技工作新局面。

  今年以来,昆山高新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拼载体建设、拼人才招引、拼创新生态,以更大力度推动昆山高新区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昆山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县域示范扛起“高新”担当、作出“高新”贡献。

  在科技创新的有力带动下,昆山高新区高新份额持续做大,新动能持续增强:今年1-6月,昆山高新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27.2亿元。其中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分别达到64.5%和69.3%。

  建设高能级科技研发平台

  今年6月,昆山高新区企业荣智工企智能技术(昆山)有限公司、江苏才道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分别与昆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和常熟理工学院联合成立企业重点实验室。

  据介绍,合作各方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务求实效、合作共赢的原则,构建政企联动、校地联动、校企联动,构筑稳固“三角形”,共同成立智能装备及系统联合实验室和新型半导体显示检测及智能制造技术联合研发中心。未来,这两个中心将围绕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检测与决策方面开展全链条科研,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工程应用全面发展,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努力为智能制造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作出贡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今年以来,昆山高新区紧贴全区产业发展需要,持续深化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充分挖掘高校、科研院所人才、科创资源,建设高能级科技研发平台,打造人才虹吸“强磁场”,为科技创新注入动力源泉。同时,依托现有的重量级平台,加快建设昆山杜克大学二期,充分发挥深时数字地球研究中心等重大平台策源功能,集成资源推进重大创新载体平台建设,加速研发成果的转移转化及应用,奋力建设昆山市产业创新引领区。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昆山高新区新增苏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占昆山市1/5;新增昆山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家(待立项)。截至目前,昆山高新区国家级科创载体累计达到9家。

  产是才之基,才是基之魂。昆山高新区围绕打造昆山市产业创新引领区目标定位,全力推进先进计算产业园区建设,以算力、算法、算据三大要素为核心,重点培育中科可控、中科晶上、中科寒武纪“三芯”和先进计算产业“一生态”,加快先进计算产业链自主配套和能级跃升,构建先进计算新平台、新系统和特色应用场景,奋力打造区域先进计算产业核心集聚区、计算多场景融合应用创新先导区、算力赋能辐射中心区、自主计算生态引领区,形成完备的先进计算产业链集群,全力构建自主可控、动能强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近日,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揭晓,昆山高新区企业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装饰片、模具及电子设备盖板”项目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

  据了解,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拥有全球领先的非硅微纳米加工平台的高科技公司,一直致力于嵌入式亚微米分辨率印刷技术的应用开发,创造引领全球最高分辨率的下一代印刷技术。经过6年培育和研发沉淀,昇印光电已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448项、注册商标14项、建立企业标准2项。

  此前,在8月份举行的2022年昆山祖冲之攻关计划服务产业创新集群推进会上,迈胜医疗“质子治疗多室并行方案与磁体线圈改善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金π奖;在7月份举办的第十四届健康中国论坛发布了“十大新药(国内)榜单”,泽璟制药自主研发的小分子靶向新药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泽普生®)荣登榜单……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今年以来,昆山高新区坚持以自主可控为主攻方向,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聚集创新资源、营造创新生态,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努力提升区域创新的浓度。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昆山高新区有效发明专利数量4356件,占昆山市28.89%,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78件。高新区内企业获得中国专利金奖和银奖各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1项,江苏省专利金奖1项。拥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家、优势企业5家。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评定结果中,昆山高新区成功入围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

  与此同时,昆山高新区坚持“突出引导、注重集成、加强联动、重点推进”原则,聚焦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的链条式成长路线,制定高成长性企业培育方案,大力实施高企培育行动计划、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发掘出一批创新能力突出的优质后备企业资源,不断培育出领军型创新企业。同时,建立健全重点企业科技联络员制度,绘制申报路线图,畅通联络员信息绿色通道,对企业进行跟踪服务,因企定策,因企施策,全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今年昆山高新区已申报高企473家,占昆山市近1/3,完成目标任务超110%。截至目前,昆山高新区拥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2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另外7家已公示,待工信部审核明确)、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均居昆山市首位。

  引金融活水浇灌科创之花

  科技创新呼唤金融活水。作为创新发展的主阵地,今年以来昆山高新区进一步健全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现代金融体系建设、强化金融对接平台功能、优化金融服务生态环境,特别是深挖创新积分制使用价值,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浇灌科技创新之花。

  今年2月,科技部火炬中心与中国工商银行印发《关于同意中关村科技园等58家国家高新区实施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十百千万”专项行动的通知》,昆山高新区入选“十百千万”专项行动首批实施单位。昆山高新区与中国工商银行相关分支机构积极沟通,以企业创新积分制为抓手,围绕初创期、成长期、发展期、成熟期等基本发展阶段,研发创新专项金融产品,形成服务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创新产品体系。目前,中国工商银行已完成“科技积分贷”专项金融产品开发。

  8月4日,昆山高新区与中国工商银行苏州分行全面启动战略合作,共同打造科技金融创新服务的新样板和政银合作的新模式。根据双方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未来3年中国工商银行苏州分行将为昆山高新区提供500亿元信贷支持。启动仪式上,中国工商银行苏州昆山分行科技支行揭牌成立,并发布昆山高新区“‘一十百千’火炬贷”产品。据悉,“火炬贷”针对昆山高新区企业创新积分管理系统中经营状况稳定、经济效益良好、还款来源充足、市场潜力大的科创企业,提供以信用方式为主的贷款业务,服务初创期、成长期、发展期、成熟期等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流动资金需求。

  为进一步丰富完善企业创新积分制,8月底,昆山高新区企业创新积分制应用暨兴业银行“科创云贷”发布会在昆山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路演中心举行。发布会上,兴业银行昆山支行科创中心揭牌成立,昆山高新区科技局与兴业银行昆山支行战略合作全面启动。兴业银行“科创云贷”结合该行技术流评价体系和昆高新企业创新积分,为区内科技企业打造专属线上信贷产品,进一步拓宽科创企业融资渠道,让人才科创企业的技术“软实力”转化为融资“硬通货”,助力科技企业快速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给企业带来巨大冲击,特别是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面临着生存和持续创新发展的双重考验,昆山高新区各金融机构通过简化流程、定制服务、线上办理等纾解企业融资难题。截至今年4月底, “昆科贷”为75家昆山高新区人才科创企业提供低利率、低门槛融资97笔共计29459.6万元,为企业“雪中送炭”,有效保障了科技企业的运行发展。

  持续打造人才“强磁场”

  8月5日,昆山阳澄湖科技园人才科创工作表彰会议举行。会上,苏州泽璟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张军超等38人和昆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小核酸生物技术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等25个团队及个人分别获得2021年度昆山阳澄湖人才科创之星 、优秀人才科创服务工作者称号。此外,中科可控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倪建斌等44人获得昆山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2022年度优秀企业导师、优秀联培工作者及优秀研究生称号。

  近年来,阳澄湖科技园全力打响阳澄湖招才引智、服务科创品牌,探索产才融合新模式,厚植产教融合新土壤,激励青年才俊们继续在昆山高新区、阳澄湖科技园这片热土上挥洒青春与智慧。目前,阳澄湖科技园拥有国家级领军人才超30名、昆山市级以上双创人才(团队)超130个;从业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超76%,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超21%。

  阳澄湖科技园只是昆山高新区引进和培育科创人才的一个精彩缩影。

  科创之道,唯在得人。作为昆山人才科创的主阵地,昆山高新区以更宽视野“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以尊贤重士的姿态、求贤若渴的胸怀,唱好人才“引育用留”四部曲,突出“服务人才、人才服务”理念,聚力建设高品质“人才+”创新社区,持续打造人才强磁场。截至目前,昆山高新区成功引进周成虎、王浩等院士团队项目20余个,聚集国家级人才60人、获批市级以上“双创”人才和团队项目超400个。

  人才工作,基础在培养,难点也在培养。昆山高新区全力建设产教融合昆山示范区,搭建校地企人才供需桥梁,不断推动校地、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与西北大学、内蒙古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启动产教融合联培基地共建,累计联培研究生223人。

  人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环境的竞争。优良的营商环境是看不见却感受得到的“金山银山”。今年以来,昆山高新区致力于优化人才科创发展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擦亮“昆如意·高兴办”营商服务品牌,接续释放“聚才爱才兴才”双创“强磁场”,全力建设企业和人才“最能融入、最被关爱、最优成长”的创业就业首选地,全面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今年上半年,昆山高新区新增市场主体7489户。

  科技创新向未来,勇攀高峰再出发。未来,昆山高新区将紧扣“高质量发展”和“集聚新动能”两大主题,聚力建设新城市、大力发展新产业、全力布局新赛道,营造更大的创新发展生态,加快推动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创新集群,加快建设阳澄湖两岸科创中心和产业创新引领区,为昆山“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县域示范”作出“高新”贡献。

2022-09-26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48725.html 1 昆山高新区:聚天下英才 建科创高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