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26日
第A16版:双创建设 潍坊高新区

厚植创新土壤 营造创新生态 激发人才活力

抢占双创先机 潍坊高新区凭什么突围

  潍坊高新区蓝色智谷  本版图片来源:潍坊高新区

  潍坊高新区2022年第三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暨新型基因抗体疫苗研发生产项目开工现场。

  歌尔集团与北京大学共建产学研实践基地。

  潍坊高新区打造230万平方米的孵化加速空间。

  按照德国工业4.0标准建造的福田欧康发动机智能柔性工厂。

  奥新医疗自主研发的3.0T四肢关节超导磁共振整机成像系统,填补国内外空白。

  华滋技术公司与多家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突破模切技术瓶颈,产品远销海外几十个国家。

  天瑞重工自主研发的磁悬浮鼓风机与传统鼓风机相比可节电30%以上,年节电35万度。

  ▶ 本报特约通讯员 沈振江 魏小慧 李硕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在潍坊高新区,从企业到产业,从载体到人才,从政府到市场,双创热潮始终澎湃,坚持把双创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动力引擎,用创新创业的发展成果引领潍坊高新区加速迈向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

  在“第一动力”引领下,创新高新彰显“硬核”实力:拥有潍柴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和盛瑞8AT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潍柴突破50%热效率柴油机和天瑞磁悬浮产业技术两项技术成果入选山东“十大科技成果”;获批建设全国唯一的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实施国家“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

  骄人成绩的背后,是潍坊高新区在科技强区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的笃定前行。始终锚定“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发展初心,潍坊高新区勇担科技自立自强时代使命,坚定不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速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奋力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在全国173家国家高新区中居第22位,在中国高新区创新能力百强榜中排名第20位。

  重大项目“压舱”

  打造双创“利器”

  8月26日,潍坊高新区举行潍坊市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暨高热效率发动机电控总成系统项目开工仪式;

  8月27日,潍柴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挂牌,新投入运营200辆氢燃料电池商用车;

  9月1日,潍柴再次签下1100辆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大订单,按下了氢燃料电池更大规模、更多场景商业化应用的“加速键”;

  9月3日,潍坊高新区举行2022年第三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暨新型基因抗体疫苗研发生产项目开工活动,总投资234亿元,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五大领域,吹响了高新区新一轮创新赋能产业发展的冲锋号。

  ……

  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潍坊高新区科技创新“永远在路上”。动力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医养健康3个省级“雁阵形”产业迈向高端,航空航天、氢动力、磁技术、储能等新兴产业加速崛起。

  作为潍坊千亿级动力装备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福田欧康发动机智能柔性工厂生产线上一片忙碌,工人们正在紧张组装交付用户。

  这个位于潍坊高新区东部的生产线是福田汽车着眼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的战略新项目,总投资15亿元,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目前项目已建成一期产能15万台/年,二期规划产能30万台/年。

  抓住科技创新“牛鼻子”的潍坊高新区,正在新一轮高质量高速度发展中阔步前行。

  连日来,各重点项目建设齐头并进、如火如荼。为提升双创发展能级,潍坊高新区重点在扩增量上下功夫,一手抓现有企业的增资扩产,一手抓新项目招引,统筹推进230个产业项目建设。127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开工率100%,投资完成率131%。

  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加快落地,全力推动潍坊高新区双创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新开工潍柴试验中心三期、歌尔智能无线蓝牙耳机研发及其产业化等57个重点产业项目,潍柴质量研究中心、歌尔电声产业园六期等33个项目年内建成投用。

  目前,潍坊高新区共有省级以上“瞪羚”企业25家,“隐形冠军”企业34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到潍坊市1/4。6家企业作品获山东省第四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奖项,其中歌尔股份有限公司“全自动元宇宙VR镜头组装线”作品斩获金奖。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我们围绕动力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磁技术、储能等领域,持续攻坚‘卡脖子’技术,努力掌握行业话语权。”潍坊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涛说,“为了确保支持服务企业创新发展,潍坊高新区党员干部坚持做到‘4个到’:一叫就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为双创企业提供全周期‘一条龙’服务”。

  优化营商环境“无止境”

  贴心服务“一条龙”

  在潍坊高新区,不论是服务企业还是服务项目,都坚持在各类产业发展落地过程中,为项目和引进人才量身定制专业的落地方案,解决“难点”“堵点”,争分夺秒加速项目落地。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站在企业的角度,从难处、急处入手,去研究解决问题,推动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在项目投产运营后,坚持有求必应、问题处理不过夜,全程守护企业发展,助力企业在高新区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加快双创发展,迫切需要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潍坊高新区探索实施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制,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广泛征集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2021年以来,发布两批“揭榜挂帅”技术需求项目共计18项,发榜总金额4400万元。

  结合产业发展实际,潍坊高新区印发《关于潍坊高新区支持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等政策措施,围绕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知识产权、质量品牌、资本市场五大方向提出了34条具体举措,为高新区企业加快转型创新高质量发展送上了“政策红包”,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

  政府用心,企业安心。位于潍坊高新区的山东贝瑞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融资需求,但该公司属于科技型轻资产企业,无抵押物。潍坊高新区组织驻区农商银行、工商银行、潍坊银行及担保公司深入贝瑞康公司会商,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贷”和“知识产权质押贷”,分别为企业放贷800万元和300万元,一次性解决企业多次跑腿、逐一对接的麻烦,让企业倍感暖心。

  不仅如此,潍坊高新区还在全国首创“整链条”办理模式,经营许可“一次办好”,营业执照网上“秒批”,“跨省通办”事项达到140项,持续提升营商环境。创新“专员+专班+专干”、税务“双联”等服务模式,全力服务企业发展。成立20亿元产业母基金,在潍坊市率先推出“科创贷”,政府出面为科技企业担保贷款,去年全区资本市场融资216亿元、增长80%。

  引聚精英贤才

  广纳双创“朋友圈”

  水积而鱼聚,林茂而鸟集。潍坊高新区紧紧围绕产业发展选才用才,以产业链、技术链、创新链集聚人才,抢占产业制高点。

  在山东华滋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来自山东科技大学的石侃和他的团队正在指导企业科研人员进行高智能模切系统项目的研发实验。“石博士不仅是高校教授,还是华滋技术公司的科技人才顾问。”山东华滋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钟桂香介绍说。

  像华滋技术公司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迫切需要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持。在潍坊高新区的牵线搭桥下,华滋技术公司与多家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突破模切技术在非标定制领域一道道“卡脖子”技术,成功申报国家专利200余项,技术设备远销海外几十个国家,赢得了国际认可和赞誉。

  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潍坊高新区一直将人才视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不断强化企业引才育才的主体地位,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以“瞪羚”企业、“隐形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组成高成长性企业方阵,为产才融合提供充裕载体。

  今年以来,潍坊高新区深入实施“校地合作双百行动”,一方面通过选派科技人才专员,与一批驻京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效沟通机制;另一方面,根据区内企业对人才项目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对接相关专家,促成双方形成务实合作、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潍坊高新区先后布局230万平方米的孵化加速空间,建设省级以上研发平台91个,加快探索校地合作新路径,先后与45个招引院所平台建立合作关系,联合歌尔集团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建北航歌尔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研究院,正全力打造国家级重点工程实验平台,让更多人才走进企业、助力产业、建功立业。

  今年以来,潍坊高新区将双创工作与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营商环境等同规划、同部署、同推进,建立“人才吹哨,专员报到”工作机制,整合政府、社会智库等资源搭建潍坊科技超市平台,向双创人才提供知识产权转化、政策申报、金融贷款等“一站式”服务,帮助2156项成果就地转化为生产力。

2022-09-26 厚植创新土壤 营造创新生态 激发人才活力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48721.html 1 抢占双创先机 潍坊高新区凭什么突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