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26日
第A22版:双创建设 江阴高新区

建平台 育主体 优生态

江阴高新区全力奏响“科创江阴、高新先行”最强音

  本版图片来源:江阴高新区

  双创动能澎湃的江阴高新区

  智建美住

  江阴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

  ▶ 朱新开  夏凯  本报特约通讯员 俞静


  今年以来,江阴高新区聚焦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科创中心总目标,聚力推进“科创江阴”建设三年行动,营造创新创业“小气候”,构建起日益完善的科技企业服务体系,助力江阴加速释放科技创新的强大能级。在“科创江阴”建设中,江阴高新区当仁不让,打头阵、当主力、走在前,奏响了“科创江阴、高新先行”的最强音。


  位居2022年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排行榜第37位、在科技部火炬中心2021年度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排名第45位、位列江苏省科技厅2021年度全省高新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前10位……随着江阴高新区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这里已成为一座实力与魅力兼具、活力与潜力十足的开放园区。探寻江阴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背后的“高新密码”,源于其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引领,通过搭平台、建载体、聚人才、强产业一系列举措,汇聚起了高质量发展的强动力。

  今年以来,江阴高新区聚焦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科创中心总目标,聚力推进“科创江阴”建设三年行动,营造创新创业“小气候”,构建起日益完善的科技企业服务体系,助力江阴加速释放科技创新的强大能级,由此,江阴高新区奏响了“科创江阴、高新先行”的最强音。“江阴高新区要深化认识、正视差距,切实增强‘科创江阴看高新’使命感,更加坚定地把创新作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加快实现从要素投入驱动向科技人才驱动的根本转变,抢占高质量发展的‘智’高点。”江阴市副市长、江阴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顾文瑜说。

  企业+积分

  打造科创企业“强梯队”

  走进江阴高新区,企业林立、配套完善,中信特钢、长电科技、天江药业……一批批行业辐射能力强、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在这里聚集“抢滩”,形成了以新材料为特色,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为支撑,新能源为战略的“1+3+1”现代制造业体系,也成为了江阴招商引资的“排头兵”和“主阵地”。

  兴澄特钢是江阴高新区的明星企业,同样也是江阴高新区2021年度企业创新积分制榜单重点企业十强之一。今年9月7日,2022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大赛圆满落幕。经过激烈角逐,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高品质特殊钢智能轧制过程控制系统创新应用项目凭借第5名的好成绩,荣获智能制造赛道三等奖。

  据悉,江苏省共有6个项目参赛,兴澄特钢参赛项目作为江苏省唯一获奖项目,展示了江阴高新区企业在“智改数转”发展中取得的最新成果和创新能力。

  以“小积分”激发企业科创“大能量”,江阴高新区按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培养路径,以企业创新积分制国家级试点为契机,评好“琅琊榜”、创新科技券,推动高新企业“层出不穷”、创新型企业“鳞次栉比”、科创板企业首家“花落高新”。

  据了解,2021年末,江阴高新区成功获批科技部火炬中心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园区。江阴高新区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为目标,以企业创新能力量化评价为途径,将20项“核心指标”与江阴高新区实际有机衔接,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创新积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此外,江阴高新区通过完善指标评价体系、搭建网络功能平台、整合企业创新数据,扎实推进创新积分制各项试点工作,积极开展积分综合排名,从近千家科创企业中遴选出了园区第一批科技创新重点企业、优势企业、成长企业、潜力企业四个十强榜单,并在科创活动月启动仪式上正式发布。

  为助力企业提升科创能力,江阴高新区把创新积分作为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奖励的重要依据,通过创新积分精准描绘企业创新画像,及时发掘优质企业,对企业创新能力进行量化评价,全面掌握企业的科技实力、创新潜力,精准实施荣誉激励、政策扶持、信贷融资等服务供给,打造江阴高新区科创企业“强梯队”。

  与此同时,江阴高新区设立创新积分专项奖励资金100万元,鼓励在高新区注册并运行一年(含一年)以上的企业参与年度创新积分管理,根据企业创新积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按初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规上企业等三大类别进行星级化管理,发布年度创新企业排行榜,享受荣誉激励、政策扶持、信贷融资等支持。

  今年7月5日,江阴高新区科技局和江阴农商银行,开展科技金融专题座谈会,针对企业科技创新积分制科技贷款产品研发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企业创新积分高的企业在信用及利率方面进行倾斜,为银行提供优质客户资源。下一步,江阴高新区还将针对入围园区创新积分体系的企业,推出“科创E贷·创新积分贷”。

  据悉,今年上半年,江阴高新区拨付近6800万元科技创新专项资金,以“真金白银”切实鼓励支持企业加大创新力度、提升创新能力。在赛迪科创近日发布的《赛迪科创独角兽百强(2022)》中,江阴高新区企业盛合晶微成功上榜。

  产业+平台

  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

  7月的江阴骄阳似火,江阴高新区科创热浪迭起:牵手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良,成立刘良院士-江阴中药产业研究中心,推动天江药业与顶尖院士团队强强联合,助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牵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促成航天卫星物联网研究院落地,推动兴澄特钢、法尔胜等企业与研究院联合攻关,助力数字经济和智能产业再上新台阶。至此,江阴高新区创新平台建设再攀新高,拥有22家院士工作站、7家国家级研发机构和6家诺贝尔奖得主研究院。

  按照“引种子—建苗圃—育森林”培育体系,江阴高新区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今年启动建设科创载体70万平方米、投用12万平方米,将建成投用刘良—江阴中药产业研究中心、航天卫星物联网研究院、上合组织技术转移中心江阴协同中心、哈工大未来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产教融合基地、武汉异地孵化器等新型研发机构8个,与大院名校合作共建技术转移中心3个,加快打造成先进技术策源地、科创项目集聚地、新兴产业爆发地。

  在江阴高新区平台载体的培育下,高新区内企业从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从点到面、由面到链,加快推动产业链全面创新发展。生物医药产业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近年来,江阴高新区持续做大生物医药产业总量“蛋糕”,形成了以天江药业为龙头的现代中药产业,以风和医疗为代表的医疗器械产业,以普莱为代表的生物制药产业,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产业链条。

  近日,2022年江苏省科技计划专项资金立项项目公示,贝瑞森、新申奥和佰翺得等一批生物医药企业成功上榜。

  包括贝瑞森在内,江阴高新区涌现出一批生物医药领域“尖子生”,近年来从孵化器到加速器再到落地产出的“毕业生”越来越多。就拿获批首批无锡市生物医药示范产业园的江阴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来说,园区16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纷纷开始在各自细分领域崭露头角。

  作为江阴高新区内成功从孵化器到加速器再到落地产出全程“毕业”的生物医药企业,风和医疗专注于微创外科和腔镜手术一次性使用耗材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并仅用10年时间成长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天江药业融中药配方颗粒产销研为一体,生产经营600多种中药配方颗粒单味产品;

  普莱医药拥有国际领先的抗菌肽药物从头设计平台与多肽创新制剂平台,其中抗菌肽PL-5喷雾剂是我国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1类抗菌肽创新药;

  力博医药成立国家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首家血型基因检测联合参比实验室,推动行业免疫血液学事业向精准诊断、用药、治疗方向发展……

  一批批企业紧抓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机遇,加大研发投入、建设研发平台,联合优势资源,强化协同创新,不断攻克核心关键技术,实现销售稳步增长。

  今年以来,江阴高新区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抢抓机遇、调整布局,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扶持力度,在载体平台建设、项目招引、人才引进等方面加码,加速崛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高地,推动产业发展规模由大转强,步入价值跃升期。

  据悉,今年上半年,江阴高新区集聚生物医药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企业开票销售同比增长15.7%,并形成了现代中药、蛋白新药和生物疫苗、诊断试剂、医疗器械等四大产业集群,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

  “十四五”期间,江阴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将继续聚焦创新药物研发、现代中药、医疗器械及诊断试剂三大重点领域,着力在规模总量、创新能力、产业布局、竞争实力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新成效。到2025年,基本建成“江苏有地位、全国有影响”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政策+服务

  优化创新创业生态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今年以来,江阴高新区通过政策支持、金融服务、双创活动等方面入手,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打造包容开放的创新环境,让更多更优的创新资源在江阴高新区集聚,让科创种子见风就长、落地生根。

  在江苏新明泰环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加紧赶制新一代装配式环保公厕。在企业展厅内,垃圾管理系统、太阳能供电垃圾收集箱等环保新技术和新产品琳琅满目,向外界展现着科技创新助力环境保护的魅力。

  新明泰环保公司总经理赵骁雄说,前不久企业面临研发资金紧张的难题,好在江阴高新区及时提供了一笔无需抵押担保且利率低的300万元科技贷款,为企业创新提质增添了底气。“目前这笔资金已到账,我们已经快速投入到了智能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大大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

  科技型企业前景好、爆发力强,需要强有力的服务来持续赋能、保驾护航。今年以来,江阴高新区在落实国家、江苏省、江阴市助企纾困系列政策基础上,着重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进一步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加强科技金融便利化服务,给科技创新企业送去“及时雨”,推动企业实现创新快发展、不停步。

  据了解,今年年初,江阴高新区成功获批科技部火炬中心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十百千万”专项行动首批实施单位。为推动科技金融创新各项工作落地,园区不断深化与相关金融机构战略合作,不断促进产业、科技、金融相互赋能,助力科技企业成长和创新能力提升。

  据江阴高新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江阴高新区建立了“苏科贷—锡科贷—澄科贷—高科贷”四级联动、错位支持、互为补充的金融服务体系,使越来越多的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今年上半年,江阴高新区累计为区内14家企业提供“苏科贷”“高科贷”贷款近5000万元,2021年累计发放各级各类科技贷款近1.2亿元。

  在科技金融助企的基础上,江阴高新区持续做好科创载体扩容。今年,江阴研究制定了《科创载体空间布局与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发布“科创载体建设”“科技赋能楼宇”等政策措施,启动建设联东U谷江阴高新科技创新港一期、星河江阴科创WORLD等一批载体项目,为企业未来发展厚植载体沃土。

  作为江阴市科技创新主战场,为进一步营造浓厚创新创业氛围,优化双创生态,争当“科创江阴”建设排头兵,今年,江阴高新区科创活动月期间,陆续举行了产学研合作周、知识产权周、双创大赛周、才聚高新周等活动,努力营造“天天有活动、周周有主题、月月有创新、年年有亮点”的浓厚科创氛围,通过坚持不懈建平台、育主体、聚人才、造生态,全力奏响“科创江阴、高新先行”最强音。

  其中,2022年中国江阴(高新区)创新创业大赛以“创业高新·澄就未来”为主题,自4月中旬启动以来,聚焦江阴高新区“1+3+1”现代产业体系,共征集海内外优秀项目近300个。通过北京、上海、西安城市赛以及高新区本土赛项目比拼,最终80个高质量、高水平项目脱颖而出入围半决赛,其中团队组64个,企业组16个。团队组项目中,博士团队占62.5%,硕士团队占28%,本次大赛层次之高、角逐之烈、亮点之多,均创近年之最。

  历时4个月,经过江阴高新区本土赛,半决赛和决赛,最终18个优秀项目分别获一、二、三等奖,打响了“创业高新 澄就未来”创新创业品牌,不断浓厚双创氛围,让创新创业释放创新能量,点燃创业激情。

  三十而立,砥砺奋进。今年是江阴高新区建区30周年,经过30年不懈奋斗,江阴高新区实现了从省级经开区到国家高新区再到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跨越蝶变。站在新的起点上,江阴高新区将以“科创江阴看高新”的豪情再出发,以真抓实干的责任担当,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创新型国际化园区,争当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领跑者。

2022-09-26 建平台 育主体 优生态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48717.html 1 江阴高新区全力奏响“科创江阴、高新先行”最强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