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26日
第A3版:热点

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探索“长虹模式”

  ▶ 本报记者  张伟

  9月20日,记者从长虹控股集团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组织举办的“虹创未来 融通创新”主题日活动上获悉,为持续有效开展“融通创新”,长虹控股集团先后通过发布“强链补链”图谱、发布机会清单、推进产业链上下游对接等多种形式,加强“链上”企业与资本及相关要素交流对接,丰富产业生态,进一步激活产业多个环节的创新能力,探索形成了融通创新的“长虹模式”。

  当日,作为2022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四川分会场重点活动之一,该活动日以在线直播方式,举办了长虹强链补链生态伙伴招募大会。作为“虹创未来·融通创新”的阶段性合作成果,10家企业顺利融通“结对”,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此同时,“长虹强链补链产业升级计划”正式发布。

  “大手牵小手” 融通创新

  据介绍,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决策部署和工信部等11部门开展的“携手行动”,长虹控股集团推出了“融通创新”系列活动。在增强产业链协同性,形成良好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生态上,通过搭建融通平台,运用“技术转化+产业孵化+企业加速”模式,以强链补链图谱发布、机会清单释放、生态伙伴招募、专精特新加速营、峰会论坛等多形式,不定期地举办强链补链融通活动,推动实现专精特新企业卡位入链。

  四川长虹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孟家富介绍,为推动长虹产业链转型升级,以长虹双创孵化平台为载体、以长虹产业生态为主线,“融通创新”系列活动还将重点开展“长虹强链补链产业加速营计划”。

  “加速营”聚焦新能源、半导体、信创、智慧家庭及智能制造等长虹五大优势产业,梳理强链产业图谱定向招募,依托长虹优势产业生态,协同产业资源及国内顶级专精特新科创资源,通过知识赋能、资源链接、链长深度陪跑的培育方式,打造人才链、产业链、资金链、服务链“四链融通”的长虹产业生态培育模式,帮助学员企业与长虹精准匹配供给需求,建立“长虹产业生态共同体”,推动产业上下游企业加入、融入长虹产业链,成为关键环节的“配套”专家,加入专精特新高质量科创企业行列。

  当天,“结对”的10家企业中,四川长虹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聚励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签约,成都长虹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分别与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中科柏诚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超悦未来科技有限公司签约,零八一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和长鹰恒容电磁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签约,四川奥库科技有限公司和重庆云潼科技有限公司签约。

  为构建融通创新生态提供借鉴

  如何通过部门联动、上下推动、市场带动,促进大中小企业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链、资金链、服务链、人才链全面融通,着力构建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企业发展生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主任杨超认为,全球产业链加速重组的背景下,要着眼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整合调动产业链要素资源,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企业发展,要将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和强链补链工作的实施,作为促进高质量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举措。

  “我们将持续支持大企业发挥产业链供应链优势,开放共享创新资源,带动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在四川省发改委创新与高技术发展处处长易成波看来,长虹集团作为知名大企业大集团,依托产业链优势,带动上下游众多中小微企业共同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其模式及经验做法,可为各地加快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提供借鉴。

  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晓勇表示,举办“虹创未来·融通创新”活动,是希望借助长虹控股集团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产业龙头的优势,通过高质量供给引领创造新需求,进而实现供需互促的良性循环,并由此开展补链强链行动,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激发主体活性,提升产业链韧性,构建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创造和引领新需求协同并行的发展新格局。

2022-09-26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48709.html 1 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探索“长虹模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