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叶伟
当前,我国算力创新不断提速,算力产业保持高速增长,算力产业生态日渐完善,已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力和驱动力。那么,算力如何赋能数字经济?
在近日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主办的2022开放数据中心峰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一级巡视员陈家春表示,算力已经成为继热力、电力之后新的关键生产力,未来一段时期将驱动数字产业化发展进程,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算力底座不断夯实
“算力是新型生产力,是支撑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底座,是驱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新引擎。”陈家春表示,在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算力基础设施持续夯实,算力产业链持续完善。
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截至今年6月底,5G基站数超185万个,5G移动用户数超4.5亿户。所有地级市全面建成光网城市,启动建设多条“东数西算”干线电缆。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590万标准机架,算力规模超150Eflops(每秒1.5万京次浮点运算次数),位居全球第二。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说,数据中心是算力的关键载体,也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中心和能力底座。
“数据中心是算力的物理承载,是数字化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闻库也表示,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数据中心产业发展,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先后出台《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调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有效规范了我国数据中心产业的发展。“我国数据中心产业已形成‘政府高度重视、业界积极推进’的良好局面。”
同时,算力产业链持续完善。陈家春说,通用服务器、边缘服务器,特别是AI服务器保持快速增长,单台算力设备性能不断提升,算力基础设施、算力平台、算力服务、算力运营能力不断提升,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此外,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生产生活各领域加速落地,算力正在为越来越多的行业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目前,算力已经在数字政府、工业互联网、智慧医疗、远程教育、金融科技、航空航天、文化传媒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面临重重挑战
虽然算力产业蓬勃发展,有力支撑数字经济发展和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不过,算力产业发展也面临重重挑战。
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轮值主席、美团副总裁朱亚天表示,随着国家数字化进程加速以及各级政府对数字经济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我国数据规模呈现指数级上升,多元化、大规模的业务发展使得算力基础设施面临着“更高效率、更大规模、更低成本”三方面挑战。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我们会迎来更加崭新的元宇宙时代。”中国电信研究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杨明川表示,元宇宙本质是从物理世界出发,通过物理世界构建一个数字化的虚拟世界,然后通过虚拟世界和物理世界之间的映射、交互、孪生来实现更高层次、更高阶段的数字化。
杨明川进一步表示,元宇宙需要远超摩尔定律的算力水平提升,来支撑其虚拟内容的创作与体验。同时,更需要数据和算力的大规模协同。
多举措促行业发展
面向未来,我国数字化转型进程持续加快,新技术新业态加速迭代,算力将不断的赋能千行百业,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那么如何推动算力发展,助力数字经济转型升级?
“首先要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陈家春表示,要持续优化数据中心布局,推动传统数据中心向高技术、高算力、高能效发展,强化数据中心与网络的协同发展,推进算力基础设施水平持续提升。
同时,要推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余晓晖表示:“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是算力设施和数据中心发展的应有之义。”
陈家春说,要积极推动数据中心绿色低碳相关标准制定,引导产业规范化、绿色化发展。持续开展数据中心绿色低碳评估测试,完善碳减排管理体系、制度和碳排放核查评估方法,引导全行业建立碳减排目标和战略组织管理,助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余晓晖说,除数据中心优化、绿色发展以外,特别需要推动数据中心相关的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关键领域的突破。
陈家春也表示,把握技术发展趋势,加强计算、网络、存储、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发攻关力度。加快数据中心IT层、设施层以及软件应用层多层联动创新,聚焦数字经济需求,深化算力与政务、工业、医疗等领域的深入融合创新,赋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
闻库说,要积极推进数据中心IT设备、网络、制冷、供配电等方向新技术的研究,引导承载创新性业态应用的新型数据中心建设。
此外,要继续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引领产业发展。闻库表示,未来要结合产业发展趋势,推动在服务器、数据中心设施、网络、边缘计算、智能监控等重点领域更多技术标准的研究和落地,充分发挥标准对产业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