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洋)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5G全连接工厂建设指南》,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主要面向原材料、装备、消费品、电子等制造业各行业以及采矿、港口、电力等重点行业领域,推动万家企业开展5G全连接工厂建设,建成1000个分类分级、特色鲜明的工厂,打造100个标杆工厂,推动5G融合应用纵深发展。
据悉,5G全连接工厂是充分利用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集成,打造新型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新建或改造产线级、车间级、工厂级等生产现场,形成生产单元广泛连接、信息(IT)运营(OT)深度融合、数据要素充分利用、创新应用高效赋能的先进工厂。同时,该《建设指南》也适用于采矿、港口、电力等国民经济重点生产领域建设。
《建设指南》提出,新型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不仅包括5G网络建设、工业网络互通、边缘计算部署、业务系统建设等建设,还包括现场装备网络化改造、IT-OT应用融合化部署、生产服务智能化升级等厂区现场升级内容以及研发设计应用、生产运行应用、检测监测应用、仓储物流应用、运营管理应用的关键环节应用内容,安全防护能力升级、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的网络安全防护内容。
“5G全连接工厂建设采用开展分类分级建设、加快重点行业推广的建设路径进行。”《建设指南》明确,支持企业建设产线级、车间级、工厂级等不同类型5G全连接工厂。产线级5G全连接工厂建设,着重在单一生产环节、业务单元的设备连接、数据采集和5G融合应用创新方面能力建设;车间级5G全连接工厂建设,着重多产线多系统协同优化、数据价值充分释放、集成创新水平提升等能力建设;工厂级5G全连接工厂建设,着重跨车间跨层级互联互通、场景的深度和系统化应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等能力建设。
与此同时,在电子设备制造、装备制造、钢铁、采矿、电力等重点行业和领域,推动发展基础较好、需求较明确的企业主体率先建设5G全连接工厂,形成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标杆;同时,鼓励更多行业企业积极探索5G在工业生产各环节的创新应用,实现提质、降本、增效、绿色、安全发展。
《建设指南》提出,下一步将制定5G全连接工厂评价标准,组织开展分类分级评估,建设5G全连接工厂项目库,依托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遴选5G全连接工厂标杆;建立5G全连接工厂建设情况动态监测机制,将建设情况纳入工业互联网发展成效评估、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