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05日
第A12版:创业英雄

紫荆筑梦新时代——香港青年内地创新创业故事汇编

开栏的话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为庆祝香港回归,更好地总结香港创业青年内地行活动和香港青年内地创新创业成效,为香港青年在内地创业提供经验分享和借鉴,科技部火炬中心与团结香港基金组织了《紫荆筑梦新时代——香港青年内地创新创业故事汇编》采编工作。本报自今日起精选其中优秀故事刊发,以飨读者。

  紫荆筑梦新时代,创新创业向未来。香港青年内地创新创业故事,有助于激发香港青年内地创业者的创新潜力和创业活力,促进两地双创生态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这些创新创业故事对于带动香港青年内地创业热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具有一定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


      李嘉俊:推动粤港文化交融与科技创新

  广州红视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红点子创作(香港)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嘉俊是一位连续创业者,现于广州、香港、澳门及台湾开设分公司,其业务遍布中国、东南亚、欧洲。同时,他身兼多职,包括兼任国家版权局“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国家商标品牌创新创业基地”双基地智库专家、粤港澳大湾区文创科技联盟执行主席、团结香港基金顾问、香港创业青年内地行成员网络会长、大学老师、创业导师、媒体制作人、数码艺术家等,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斜杠青年”。

  从影视娱乐到媒体科技

  李嘉俊于香港大学工商管理学系荣誉学士毕业后,一直专注于数码娱乐及媒体艺术科技领域,积累了近20年的行业经验,与香港电影金像奖、香港无线电视(TVB)等合作,曾参与制作超过230小时的电视剧。其中,《岁月风云》更是中央电视台与香港无线电视合作的香港回归10周年重点合拍剧集。

  2007年,李嘉俊开启了创业之路,早期提供全方位专业数码娱乐制作服务。2009年,李嘉俊带领技术团队与投资合作伙伴开发及建立中国首个3G移动互联网互动手机视频平台“miniV.tv”,在北京中关村短短30多天搭建及实现了这一崭新的视频平台,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2010年,该平台已成为香港上市公司的主要业务之一。2011年,李嘉俊创立红点子创作(香港)有限公司,凭借着敏锐触觉顺应新媒体平台潮流,他与三星及LG等国际企业合作打造全港首个提供3D节目的网上电视平台“Maji TV”,与电视台合作制作《3D亚洲先生选举》及《3D亚洲小姐选举》等创新节目。2014年,他又与合作伙伴在澳门建立当地首个流动新媒体平台“澳动传科 MOME TV”,该媒介迅速成为澳门知名媒体之一。多年来,李嘉俊与团队制作了近1500集网上节目,他的公司在2014年被评选为“最佳数码传媒”。

  从创新科技到数码艺术

  李嘉俊同时掌握多项创新科技,并成立广州技术团队开发虚拟与现实结合的全新互动技术,包括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及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等,在商业营销、宣传推广和IP产品等领域深度应用,为不同知名企业及上市公司开发数以百计的AR、VR应用。除了香港市场外, 同时积极开拓内地及海外业务。其标志性项目包括“变形金刚30周年博览会”全球首套AR纪念卡及全国领先的虚拟主播技术方案等。毫无疑问,李嘉俊凭借自身实力位列香港数码艺术科技领先人物之一。

  此外,李嘉俊还是数码艺术聚合平台 MOVE Network 的创始首席创意官。作为全球领先数码艺术聚合平台,MOVE Network提供全方位服务,配合区块链生态产业发展,并以收藏家及创作人为先。他们定期发布最新的数码艺术品及专注于最佳的用户体验。MOVE Network 在2021年正式推出,并成为和记电讯集团旗下国际电信网络“3”的官方数码艺术技术方案提供方。

  为积极推动数码艺术发展,李嘉俊编写多个与数码艺术有关的课程并创立工作坊,包括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的“创意产业新时代:NFT”课程、团结香港基金的“元宇宙简介与NFT工作坊”等,累计有数以百计的人士参与,包括本科讲师、大型跨国企业管理层、科技公司专家及创意文化产业界人士等。

  凭着“虚拟主播系统”,李嘉俊获得香港科技界年度最高荣誉之一的“Hong Kong ICT2019 年度全年大奖”。同年,李嘉俊被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会计师事务所评选为“2019年度香港科技明日之星”。2020年,李嘉俊参加由广州市主办的“青创杯”第七届广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经过近20个分赛区的海选,最终在 3195个项目中夺得广州市总决赛亚军称号。

  学习不辍 上下求索

  李嘉俊一直学习不辍。他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完成“数码转型专业教育证书课程”,主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及网络安全等五大科技课程,并在美国哈佛大学完成“高等教育教学证书课程”及由Emeritus管理学院与麻省理工学院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合办的“数码商业深造文凭”。如今,他还在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攻读艺术及文化企业文学硕士研究生学位。

  学习之外,李嘉俊不断积极推进高新科技文化产业、创新创业及青年发展事务,在全球各地为不同组织和机构进行教学及演讲,包括高校、政府机构、商会、国际知名企业等。近年为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编写了多个创新科技相关课程,并获得香港特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基金”下“再工业化及科技培训计划”资助的支持,他还是香港恒生大学艺术设计学系文化及创意产业文学士课程、创业管理硕士课程客席讲师、创新及创业中心顾问和香港知专设计学院访问学人。

  值得一提的是,李嘉俊现为团结香港基金顾问及香港创业青年内地行成员网络会长,协助香港创业青年把握国家的“双创”机遇,加深港人对内地创业环境和政策的了解。为推动粤港两地文化交融与科技创新的发展,李嘉俊创立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创科技联盟”并担任执行主席,旨在为香港文化、科技产业搭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桥梁,担负起社会责任。


  林子健:把大自然带回城市

  林子健留学英国,主修太空通信专业,硕士毕业后,在世界最大电信运营商Vodafone工作,其后加入另一家世界著名的电子手机生产商诺基亚,后返回祖国香港在电讯盈科任职高级经理。现担任绿创意园林(上海)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该公司专注于立体绿化领域,以创新创意突破传统园林概念。

  上海市黄浦区8号桥创意产业园区的墙壁上,布满了生机勃勃的绿色植物。该实验园共分为6个部分,每部分所展示的立体绿艺(Vertical Green)作品各具特色。这种低碳环保、贴近自然的建筑装修作品已被广泛应用于上海的各个角落,如思南公馆、大宁国际商业广场、上海朱家角水都南岸都有其足迹。在环境问题备受重视的当代中国,立体绿化已经被纳入未来城市发展、生态、节能、宜居的大课题。

  这正是定居于上海的香港人、绿创意园林(上海)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林子健所开拓的事业。

  回国——

  做实实在在的中国人

  从香港出生,到英伦三岛留学,毕业后留在欧洲发展,在海外经历17年的离家岁月后,林子健决定回国;最终选择定居上海,决心传承上一代的开创精神。

  “2011年,我定居上海,全面投入由家族作前期开发的绿色环保事业—— 立体绿艺及花艺工程。”谈起做立体绿艺的初衷,林子健说:“大自然本身就是艺术的创造者,而我们所做的即是将这种自然艺术与人文艺术的结合运用到城市绿化中。”

  解剖这一段心路历程,林子健娓娓道来:“我在国外的生活,一直都十分顺利。早在14岁时,继哥哥之后,被父母送到英国就读初中寄宿学校。此后升读大学预科、大学、硕士,已习惯一个人独立生活。毕业后,先在世界最大电信运营商Vodafone工作,其后加入另一家世界著名的电子手机生产商诺基亚,前后工作了9年。”

  然后,林子健想到成家,也想到以后要走的路。“我跟自己说,我要我儿子做中国人,不做 BBC(British Born Chinese,即在英国出生的中国人)。”于是,林子健返回香港到电讯盈科公司工作,然后娶妻生子。“我很高兴,我的儿子在香港出生,取名立行,其寓意立身行己, 很中国化的一个名字,也达成了我回家的一个心愿。”

  2011年,林子健得到了专业会计师太太的支持,举家移居上海;也决定了第二个孩子要在内地出生。“后来,小女儿在上海出生,儿子在上海上学,实现了我做实实在在中国人的目标。”

  跨界——

  从太空通信到环保绿化

  “我本科主修太空通信专业,梦想在蔚蓝的天空甚至是无穷的宇宙中通信翱翔。硕士毕业后在两家世界著名的电子企业工作。”林子健谈起自己的跨界之路,“从太空世界中,我感受到对大自然的尊重和敬爱,连带产生对环境的关注。所以对父亲的绿色事业也一直积极支持。最后,在多番考虑自己的能力、兴趣和对中国环境的使命后,我决定从太空通信转移投身到环保绿化。”

  “随着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的推进及民间对绿色环保的日益重视,我深信我们这项业务必然会越来越有市场,将来所形成的市场是无限大的。”林子健说。

  “Bring nature back to city(把大自然带回城市),是绿创意创立至今一直坚持的理念,我们也一直努力把这种使命感传递出去。我想这几年绿创意所做的努力和改变,应该是向大众传递了一种全新的并且更加适合城市发展的绿化形式。”林子健说,“近些年,我们在上海及全国各地打造了不少以立体绿艺为亮点的绿色商场、绿色办公室,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人们在意识形态上对立体绿艺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2012年,我们在上海黄浦区8号桥创意产业园区建立了全国首家立体绿艺实验园,就是为了打造广泛推广的立体绿艺公众平台,与各界人士分享立体绿艺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发展趋势。”

  愿景——

  以创意推行绿色环保

  传统的绿化工作很简单,以栽种为主。而后有了一些新意萌生, 开始在墙上发展立体绿植,在有限的空间建造立体花墙。林子健对于未来充满信心,“我们将不断创新,要把绿创意发展成立体绿艺行业的领创企业。”

  目前,经历多年的内地市场运营,绿创意已完善立体绿化在设计、技术、工程、养护等方面的更新迭代,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同时,该公司着眼于整体城市的绿色生活方式,应运而生以商业空间为载体、将农耕概念引入城市的城市花园农庄项目,并成立专注于产品研发、推动现代家庭种植产品的研发公司,多方面发展和不断求新求变。

  “为了做好长远准备,我来到上海投入工作后,第一件事就是务求打好更实在的基础。首先我报读了有关植物学的学习班,了解植物的生长特性;然后又加入上海市插花花艺协会、上海市建筑材料行业协会建筑绿化分会、上海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家庭园艺分会等,以便加强与业界的沟通联系;此外,我又广交各界朋友和供货商等,以便了解市场状况、加强公司的运营效率。”林子健是一个注重发展规划的人,在公司管理方面,他坚持的基本哲学是:有绿化才有健康,有客户才有公司,有团队才有产品,把握 3 个“大为” 进行专注运营。

  “国家经济迈向新的台阶,有前进就有契机,我期待我们能够继承上一辈的成就,为国家贡献自己的所长。”林子健表示,“目前,国家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为了全民的健康及国家的长远利益,我们期望环保绿化工作快速展开,许多诸如绿创意般的企业,得以建基成长。”


      杨嘉强: 创业要捕捉机会

  2008年,杨嘉强还在一家公司打工时,一次老板开会时询问,为何订单减少但用电的费用还这么多。当时,他便萌生了一个想法:为企业找出电力使用的详细情况,找出用电浪费之处并加以控制。

  不久,杨嘉强带来了解决方案:云端能源管理平台(CEMP)。该平台是一个互联网云平台,通过物联网技术采集不同智能设备的数据进而分析和控制,能节省不少于 20%的电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提到与计算机结缘,杨嘉强回忆说,他还在上小学时,一位正准备移民的亲戚赠送给他一台计算机。他便开始学习编程,逐步培养了兴趣。

  杨嘉强中学毕业后主修计算机专业课程,从中掌握了实务的知识。后来他收到两所大学的录取通知,香港城市大学就是其中之一。

  “城大课程的优势在于设立了多个学科类,培训有志投身软件工程等相关领域的人士。”回想当年,杨嘉强印象最深的就是,该课程为学生安排了不少小组项目,令他不但可借此掌握更多理论与实践技巧,更有机会与各具专长的同学合作,不少同学日后更是成为他创业班底的重要成员。

  离开城大,杨嘉强进入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科技企业,事业前景较理想。但他之所以投身创业却依然与城大有关。

  “有一次回城大参加聚会, 重遇多位在大学时合作无间的同学,适逢有公司提供与软件工程相关的兼职机会,我们再度组成团队,将我们的公司命名为‘城通’。” 杨嘉强说。

  “创业初期,公司以资料打印室及电子厂的会议室作为临时办公室,直至成功申请到科学园的绿色科技创业基金,才进驻这个科研基地。”杨嘉强在2012年加入香港科技园孵化器的科技培育计划,并利用物联网技术开发了一项绿色环保产品——云端能源管理平台(CEMP)。2015 年在完成培育计划并完成产品研发的同时,他开始陆续获得香港、内地和海外的科技创新奖项。其中,他的团队参加了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港澳台赛从而得到了落地资金,同时成立了深圳前海城通慧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落户南山深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

  “2018年我们来到深圳,来到南山这个创新创业基地。基地是我们的第一个示范点,已经安装了我们的云端能源管理平台。每次我带客人来到这里, 我们都会很开心,因为这里有我们最大的示范点。通过南山的创业基地,让更多的人见证了我们的研发成果。”杨嘉强说。

  机会在于有心人的捕捉

  城通的主打产品——云端能源管理平台(CEMP),为各种类型机构和基础设施提供能源监控和远程控制服务,以及全面和创新的应对分析,使节约能源方案更简单化。CEMP是物联网界的绿色先锋,配合不同物联网设备,如智能电表、智能插座,通过互联网收集客户日常用电记录,并储存在云端数据库。经专业分析后,可掌握客户用电习惯,从中找出能源浪费根源,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提高能源使用效能。通过物联网,CEMP不但能掌握所有设备状态,还能就设备做出智能控制,减少非必要用电,有助于打造绿色智慧城市。

  “我们重点提供云计算、绿色科技及科研解决方案,既可帮助企业节能、减少碳排放,又可为企业带来盈利,一举多得。”基于此,杨嘉强于2015年获香港计算机学会颁发的“杰出信息及通讯科技人员奖”。“这也是我们与内地公司合作研发智能机器人的契机,期望可运用科研成果造福社会。”杨嘉强表示,经多番改良后,由城通参与研发的智能机器人,按地图规划路线,能在途中自行乘坐升降机,还能避开行人或障碍物,将外卖或包裹送抵目的地。现在这款机器人获科学园餐厅及香港本地大学采用,参与送餐工作,甚至成为巡逻校园的智能保安,遇有异常情况会实时通知校方处理。杨嘉强利用云计算及物联网等技术,又为口罩厂房量身打造全天候生产环境监控系统,既可为厂房省电也可提高生产效率。

  善用科研成果回馈社会

  自幼钟爱计算机科技的杨嘉强,力求善用科研成果回馈社会。谈到与香港本地口罩生产商合作的情况,杨嘉强说他正为该厂房量身打造了一套生产环境监控系统,可提供自动化且24小时的监控功能。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订单项目减少,杨嘉强团队通过技术改良,为香港生产医用口罩的工厂提供了无尘车间和生产机器管理系统,使医用口罩生产更安全和高效。因此,该项目获得了香港零售科技商会的奖项——2020杰出抗疫科技产品奖。

  “展望未来,城通将围绕自身的强项研发新项目,将优势发扬光大,并朝着上市的方向迈进。”谈到未来,杨嘉强表示,未来城通会继续在人才和科技研发上投放资源,期望招揽更多香港和内地的创科人才, 加强与内地的合作,培育香港青年在大湾区内的发展。在科技研发上,城通会继续专注于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绿色节能和智慧城市发展。为助力节能减排的国家目标和愿景,城通会加强对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向AI+IoT的 AIoT方向发展,让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配合物联网传感器,令节能减排变得更加容易和高效。基于此,城通也欢迎内地和香港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在此方面共同合作。

  作为一名创业者,杨嘉强还勉励锐意创业的香港青年,在设立公司之前,宜先积累一定的工作及行业经验,以便更准确地掌握市场现况及未来趋势,增加创业成功机会。此外,他认为适宜的坚持也是创业成功的关键,创业者切忌在短时间内未见成绩便轻易放弃,须知很多时候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果。

  本栏目稿件由本报编辑部撰稿

2022-09-05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48471.html 1 紫荆筑梦新时代——香港青年内地创新创业故事汇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