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洋) 近日,由中国电子学会组织编写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2年)》,在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发布。《报告》预计,2022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513亿美元,2017至2022年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4%。其中,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95亿美元,服务机器人达到217亿美元,特种机器人超过100亿美元;到2024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突破650亿美元。
《报告》提出,中国机器人市场持续蓬勃发展,成为后疫情时代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预计2022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74亿美元,近5年年均增长率达到22%。其中,2022年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7亿美元,服务机器人65亿美元,特种机器人22亿美元。
中国作为疫情控制最好的国家,工业机器人发展持续向好,已成为驱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主引擎。根据 IFR统计数据测算,近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始终保持增长态势,2022年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预计将达到87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将超过110亿美元。
与此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以及建筑、教育领域持续旺盛的需求牵引,中国服务机器人存在巨大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成为机器人市场应用中颇具亮点的领域。2022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快速增长,教育、公共服务等领域需求成为主要推动力。预计2022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65亿美元。到2024年,随着新兴场景的进一步拓展,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有望突破 100亿美元。
此外,特种机器人迎来新需求爆发的机遇期。当前,国内特种机器人市场保持较快发展,各种类型产品不断出现,中国在应对地震、洪涝灾害、极端天气以及矿难、火灾、安防等公共安全事件中,对特种机器人有着突出的需求。2017年以来,中国特种机器人市场年均增长率达到30.7%。预计2022年,中国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22亿美元,到2024年,中国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将有望达到34亿美元。
为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还从增强产业创新能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拓展应用场景需求、营造创新发展环境、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建立健全人才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若干保障措施建议。《报告》特别提到,应立足强大的国内市场,加快提高我国机器人产业核心竞争力,维护机器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安全,优化机器人产业链布局,同时,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积极发挥多双边合作机制的引领作用,加强与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对接,深化国际产能合作,构建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