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01日
第A10版:双创动态

济宁高新区助企攀登入标杆

成立制造强市建设指挥部,全力托举具发展潜力企业

  ▶ 刘凯

  近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2022年山东省质量标杆名单,济宁高新区7家企业入选,总数占济宁市入选数量的1/3,位列各县市区第一位。

  去年8月份以来,按照济宁市统一部署,济宁高新区成立了制造强市建设指挥部,组建了4个产业专班、6个要素保障组和29个助企攀登小组,优选115家有发展潜力的制造业企业,“一对一”开展助企攀登活动,形成了济宁高新区上下助企攀登的良好态势。

  一企一策

  解决企业后顾之忧

  “助企攀登工作开展以来,济宁高新区45家攀登企业共提出1536个人才岗位需求,涉及青年人才355人、技能人才473人、普通工人708人。截至目前,所有人才配备全部到位。”济宁高新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帮助企业解决人才岗位需求,只是济宁高新区集中资源要素,解决企业问题诉求的一个缩影。围绕企业最关心关注的人才、资金、土地等实际问题,济宁高新区建立了人才、政策、土地、金融基金、能源、环保6个要素保障组和N个责任部门的“6+N”服务保障体系。凡是影响企业发展、阻碍企业成长的问题,全部纳入济宁高新区台账管理,由要素保障组或责任部门限期销号解决,保障每项问题都有推进机制、解决渠道和处理办法。

  截至目前,济宁高新区累计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诉求220余项,其中,帮助企业融资16.5亿元,协助引才1500余人,解决用地指标近1000亩,落实各类惠企政策资金17.2亿元。没有了后顾之忧,企业的信心更足,加快发展的决心更加坚定。今年以来,济宁高新区115家攀登企业主动提报发展项目130个。

  科技支撑

  打造企业创新生态

  济宁高新区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持续支持企业深化产学研合作,全力与“中”字头、“国”字号高校院所合作,先后建成各类创新平台300余个,高能级创新平台呈现矩阵式发展、集群式落地。特别是助企攀登工作启动以来,济宁高新区深入开展攀登企业大调研活动,全面摸排产学研合作需求,为企业归类建档、嫁接目标院所,先后举办产学研专题对接活动4场次,推动38家攀登企业与科研院所实现合作,25家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人才是创新的关键。作为山东省3家人才改革试验区之一,济宁高新区对标济宁市现有人才新政标准,统一提高20%的奖励补贴金额,分层次、多角度针对人才的创新创业、医疗服务、住房保障等方面优化政策措施,形成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优势。目前济宁高新区已集聚诺贝尔奖获得者2名、海内外合作院士16名、国家级重点人才27名、山东省“泰山”系列人才36名,常驻外国专家300余人,拥有产业技能人才3.5万人,为企业研发、扩大生产、技术升级等提供了坚强支撑。

  随着一系列针对性政策措施落地落实,企业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汇聚起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济宁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已发展到18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升至67.17%,碳化硅晶体材料、高导热碳纤维等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实现“井喷式”突破,科技支撑越来越强劲,产业根基更加牢固。

  完善链条

  释放企业群聚效应

  突破一个点,延伸一条链,打开发展新格局。近年来,济宁高新区秉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发展理念,在原有产业发展生态基础上,以工业“树”产业“林”布局“全景图”为引领,聚焦关键产业链增链补链强链,加快培育壮大产业链龙头企业,推动产业基础高端化,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为放大助企攀登工作成效,济宁高新区聚焦高端装备、医养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四大主导产业,研究确定了10条核心产业链,优选山推股份、辰欣药业等20家产业链龙头企业,“一对一”明确攀登计划、签订攀登协议,集全高新区之力、用非常之功,靶向聚焦、精准支持,引导推动产业链不断优化升级。

  围绕打造工程机械核心产业链,济宁高新区精心绘制了产业链“全景图”“任务表”,吸引上下游配套项目“卡位”入链。该高新区龙头企业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获得济宁高新区更大力度政策、资金支持,全力打造集产品研发、设计、试验和试制于一体的综合性研发平台,建成山东省工程机械领域首个产业创新中心,其旗下山推工程机械协同研究院获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为济宁高新区工程机械产业链未来产品布局和市场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仅山推股份在周边集聚供应配套企业就有132家,高新区工程机械产业本地化配套率接近70%,成为国内工程机械产业链最完整的区域之一。医药健康、新一代信息、新材料等产业也通过助企攀登、强企建设、项目导入、链条集聚等举措实现扩容升级,向高能级产业集群坚实迈进。

  未来,济宁高新区将进一步深化助企攀登工作,以龙头引领带动产业链延伸,全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向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迈进,力争到“十四五”末期,打造形成高端装备千亿元级产业集群1个,医养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500亿元级产业集群3个。

2022-08-01 成立制造强市建设指挥部,全力托举具发展潜力企业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48062.html 1 济宁高新区助企攀登入标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