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全球首个在活体内递送药物的“纳米机器人”、能实现长效抗菌的纳米材料、可以减缓近视发生的纳米护眼灯……近日,在广州高新区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纳米产业创新高地院士咨询会上,一批纳米“黑科技”成果正式亮相。
会上,重磅发布了88项国际领先纳米科技产业化成果,包括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肿瘤治疗纳米机器人、5G滤波器,引领液晶超清显示、推动中国液晶产能实现产业升级的量子点光学扩散板,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的纯无机纳米防火涂层等。
在同日举行的“中国纳米25人”院士高峰论坛上,我国纳米科学和相关科学领域院士专家20余人、产业投资领域嘉宾10余人,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纳米产业创新高地建设”这一主题展开热烈讨论。
此外,粤港澳大湾区纳米产业创新联盟战略合作签约。该联盟由粤港澳大湾区纳米领域龙头企业、重点研究机构等创新主体共同发起,探索建立创新合作机制,引导纳米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共建粤港澳纳米产业协同创新生态。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纳米产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区,广州高新区构建了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的创新全链条,集聚超百家纳米领域创新型企业,实现产值过千亿元。曾妮 舒悦 范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