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小渝
落户西部(重庆)科学城的重庆摩尔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去年销售增长率超过30%,其中海外订单增长更是迅速。该企业的创始人马兵,作为“2021十大西部(重庆)科学城科技创新领军人物”,带领他的企业依靠创新,用“马式兵法”一次次完成突破。
实践与深造练“内功”
上世纪90年代初,马兵22岁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石化,被安排在管理岗工作。马兵是实干型人才,在工作中总会发现问题,并追踪解决。后来他干脆申请从管理岗换到生产车间,和工人师傅们一起工作,这一干就是近10年。
10年的一线工作经历,让马兵不仅“搞清楚了问题在哪,如何解决,怎么杜绝”,也为他再次回到管理岗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正当日子越来越稳定的时候,2000年,马兵做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决定——辞职考研。2003年,研究生毕业后他放弃了回国企工作的机会,走上创业路,将其创办的重庆摩尔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扎根在西部(重庆)科学城。
传统的蒸馏水制造过程有耗能大、出水效率低、水质纯度低的三大问题,马兵与其团队研发了新型实验室超纯水器,解决了这三大难题,截至目前摩尔实验室超纯水器累计销售了2万余台。
从公司成立至今,重庆摩尔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已成为专业从事水处理工程设备研制、生产、销售及施工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该公司拥有18个高新技术产品、重点产品5个,专利79个,其中实用新型专利产品59个,发明专利10个,软件著作权证书3个。
超越客户期望值
“创新不是闭门造车,而是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去优化设计,要让我们的产品超越客户的期望。”马兵如此说,也是如此做的。
2018年在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合作时,马兵和团队面对需求方设备所在地海拔高、气温和水温低等不利的自然环境因素,以及需求方对设备可移动的高要求,成立了攻关小组,凭借其技术储备把该项目所用的超纯水做出了世界先进水平,得到了需求方的高度认可。
“我们做出的这个超纯水里,要去除水中的溶解氧、溶解的二氧化碳,而颗粒物、无机离子要降低到ppb级及以下,通俗的说法就是几乎只有水分子。”马兵接着说,“2019年在浙江某著名高校做过微纳用超纯水系统的一期实验,结果超纯水的关键难度指标完全达到了美国的相关标准。”据了解,这个喜人的实验结果,走得比国内同行平均水平要快。
“2021年,我们所参与的中科院高能所高海拔宇宙射线观测站LHAASO项目,作为设备供应商之一,我们团队获得了LHAASO项目‘优秀供应商’‘优秀项目经理’的荣誉称号。能够参与这种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对我们来说本身就是一种肯定,又得了荣誉,真的很激动。”虽然这个项目已经完成,马兵说起时眉宇间依旧难掩喜悦。
从研发、生产到销售超纯水系统,重庆摩尔水处理的每一个订单都可以算得上是特殊订制。不论订单大小,马兵始终坚持满足客户需求,不放过任何细节。比如,设备要在西北某地使用,当地的饮水里铅含量高,采样时常规工艺无法处理每天几千吨的饮用水量,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成功开发了利用铜锌催化剂转化去除含铅重金属的产品,满足了大流量处理饮用水重金属超标的需求。
就是这样一单一单地用心做,摩尔不断地从客户那里获得认可。销售不是求人、求客户,是以优秀的产品去吸引客户和服务客户,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客户带客户”已成为马兵和摩尔水处理的一种常规操作。
学习是创新基石
“马总每年用在消费的钱里,有一半都花在了买书上。2020年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新冠病毒,他把传染病学类的书几乎都看了一遍。为了让公司的发展格局提升得更高,他又自学报考了二级建造师、一级造价师。现在又在备考一级建造师。”在重庆摩尔水处理已经工作了16年的老员工李京说。
有人问马兵:“你都已做到这样的规模了,你还学这么多干嘛,让下面的人学就行了。”马兵回答:“学无止境,只有不断学习,才有创新的基石,才能更好提升,才有与时俱进的资本。而且创新是不能停下的,只有经常日思夜想才有可能灵光一现,技术攻关是无止境的,只有投入其中,永远做一个思考者才能真正乐在其中。”
对于下一步工作,马兵也有着自己的计划。比如,进一步优化设备的安装设计、结构设计。“要做到安装设备少动手甚至不动手。”这看似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意味着马兵和团队又将有很多个日夜的辗转、思考,而这又可能为他们带来更多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