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18日
第A8版:园区产业

以“创新”入场 用“产业”驻场

咸阳高新区逐梦西安都市圈

  近日,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与咸阳高新区召开交流座谈会,就进一步深化合作、加速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进行深入讨论。图片来源:咸阳高新区

  ▶ 柳洪华

  地处“衔接带”的咸阳高新区,正在加快成为西安都市圈向西外拓、联动咸阳的“核心支点”。

  以“创新”入场

  咸阳高新区紧邻西咸新区,在西安-咸阳一体化和西安都市圈中均占据区位优势。以打造“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为目标定位,协同创新和产业融合将成为咸阳高新区融入西安都市圈“入场券”。

  “入场”西安都市圈,咸阳高新区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汇聚西安、咸阳两市科技资源优势,在合力推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中担纲重任。

  值得一提的是,在打造“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中,咸阳高新区一方面通过跨渭河高新大桥实现与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物理空间联通;另一方面利用西部(咸阳)科技创业湾项目,承接产业、科研成果转化、高端人才引流等,实现与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平台要素联通。

  4月8日,咸阳高新区和西安交通大学签订《咸阳高新区与西安交通大学深化合作协议》和《新材料中试专利包成果转化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咸阳高新区与西安交通大学将围绕科研成果研发、中试、生产等环节,合作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在政产学研用金等方面开展具体合作。双方通过合作将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最终实现产业化落地,助推咸阳高新区新型合成材料产业转型升级。

  数据显示,目前,咸阳高新区有科技型中小企业57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5家;拥有省级以上众创空间和孵化器10余家;新引进科创类项目10个,总投资约3.15亿元……一系列数据显示,无论是科技创业走廊建设,还是西安都市圈核心区建设,咸阳高新区都是关键一环。

  用“产业”驻场

  多年来,咸阳高新区重点发展电子显示、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型合成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做大“延链补链强链”文章,以期在产业升级转移中开拓高质量发展路径。

  根据陕西省印发的《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要求,推动西安中心城区瘦身健体,要有序疏解中心城区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基地等功能与设施,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提升转变。

  得益于区位、科创、人才、设施、产业基础和配套等方面优势,使咸阳高新区既能在产业上与西安形成互补嵌套式的差异化格局,又能在吸引高端人才、项目投资等方面形成特色。这给了咸阳高新区以产业“入圈”的绝佳机会。

  比如在电子显示领域,作为中国西部唯一的国家级显示器件产业园,咸阳高新区已吸引40余家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初步形成了从石英砂到电视整机全产业链条。6月20日,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平板显示玻璃工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咸阳高新区揭牌,这被视为助力咸阳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型显示产业基地的重要标志。

  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咸阳高新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现代中药、化学制剂、医疗器械等产业,目前已集聚50多户医药企业。

  西安—咸阳一体化机遇

  “推动西安高新区与咸阳高新区协同发展,共同做大做强集成电路产业”等产业分工机制已确立,为咸阳高新区融入西安都市圈增添了“产业触角”,同时为虹吸产业链配套企业提供了体制机制支撑。

  西安都市圈在增能、提速和扩容过程中,形成“研发—产业化”“整机—零件”“生产—销售”“制造—装配”高效协同的生态系统,这将进一步促进咸阳高新区产业组链、成群。

  “咸阳高新区是一个适合创新创业的地方,拥有特色主导产业、注重培育新兴产业,具备打造区域产业集群的实力。”入驻企业代表冯乐已然听到咸阳高新区涨潮的声音。

  自2012年咸阳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的10年里,咸阳高新区在产业布局、科技创新、宜居宜业等方面飞速发展。如今,面临西安-咸阳一体化、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等机遇,未来的咸阳高新区必将成为西安都市圈“核心区”的重要拼图。

2022-07-18 以“创新”入场 用“产业”驻场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27874.html 1 咸阳高新区逐梦西安都市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