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特约通讯员 辜昌玉
近日从襄阳高新区获悉,该高新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企业“成绩单”亮眼。2021年,襄阳高新区智能制造装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95亿元,同比增长24.7%;2022年第一季度,襄阳高新区智能制造装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18.6亿元,同比增长21.7%……
近年来,襄阳高新区紧盯5G+智能制造领域,抢抓数字经济新机遇,将智能化植入制造企业生产的全流程,加快企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推进企业加速迈向智能制造,赋能襄阳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抓技改投入
打造智能标杆工厂
走进湖北新火炬科技有限公司,只见全自动化轮毂轴承生产线上,机械臂灵活舞动,有序加工、装配……工人们则通过电脑进行操作。在全球自动化和数字化趋势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新火炬公司持续进行智能化改造,加速推进自动化技改、技术人才培养、视觉感知及算法研究等。
据新火炬公司总经理葛海岸介绍,该公司持续加大技改投入和智能化建设力度,先后投入6亿元,更新生产设备及检测试验设备780台(套)。今年该公司拟投入技改资金5亿元,建厂房、购置数控车床和自动装备线等。“装备技改极大提高了公司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实现产值年均增长20%。2021年,公司实现产销30.3亿元,同比增长25%。”
此外,襄阳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建设覆盖面达60%,各种技改项目的实施使公司设备自动化覆盖率达90%以上;风神襄阳汽车有限公司启动智能制造项目,公司冲压车间的生产能力由以前的130件/小时提升至现在的580件/小时;襄阳美利信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将投资5亿元建设全自动检测设备及数字化生产线等;襄阳光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今年将投入8000万元,用于新能源汽车高端外饰件总成智能化生产线改造升级项目……
“2022年,襄阳高新区共谋划亿元以上工业技改项目25个,总投资139亿元。”襄阳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链长周保汉指出,襄阳高新区加快培育推进“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截至目前,襄阳高新区共有3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12家企业获评湖北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46家企业获评襄阳市智能制造示范企业;6家企业入围湖北省上云标杆企业。
定制化服务
助推智能制造再升级
去年年底,主营汽车内饰件研发及生产的襄阳广佳汽车饰件有限公司,在为天籁车配套生产中控面板、左右饰条等内饰件时,因投料生产线劳动强度大,一直无法招聘到满意的工人。情急之下,广佳公司找到中日龙襄阳机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希望能为公司投料生产线提供几套自动化装置。
接到广佳公司的需求后,中日龙公司深入企业现场开展定制化服务,最终为广佳公司定制了3套汽车内饰排档框自动埋入供料装置和6套夹具。“装上这个自动装置后,我们的生产效率提高了20%,良品率也由原来的95%提高到98%。”襄阳广佳汽车饰件有限公司生产部部长方成说道。
近年来,中日龙公司不仅生产销售工业机器人、机械手臂等,还专门针对客户不同需求量身定制服务方案,不仅提高了被服务企业的智能化、自动化率,还使自身赢得了发展先机。
无独有偶,位于襄阳高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的湖北集萃数字工业创新中心,致力于打造数字工业“三甲医院”,专门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问题,为企业提供技术共享、联合研发等定制化服务。据悉,该创新中心自2021年成立以来,已对接170家企业,为50家企业出具了技改问诊报告。
目前,襄阳高新区形成了以中日龙公司、贽丰机器人为代表的研发与生产工业4.0智能工厂柔性生产线、工业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的高科技企业;着力搭建智能制造装备政、产、学、研、用平台,提高了智能化改造应用;并依托湖北集萃数字工业创新中心、湖北泽融、深兰科技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帮助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升级。
政策加码
夯实智能制造产业硬底盘
为加快推进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襄阳高新区在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细化服务上不断发力,助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发展壮大。
襄阳高新区制定出台了《高新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高新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推进机制》,从全面推进智能制造应用示范行动、突破发展机器人产业、做优重大成套设备产业、加快发展智能测控装备产业、做优智能关键零部件产业、培育发展其他特色智能设备及服务产业、实行补链强链延链专项行动等7个方面发力,力争到2023年年底,襄阳高新区智能装备产业链总产值达到600亿元。
襄阳高新区还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资金、产学研专项资金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荐智能制造企业申报国家、湖北省、襄阳市级专项资金补助项目;对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领域的科技攻关、平台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强化品牌培育,指导企业积极申报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两化”融合试点示范、绿色制造等。
“近年来,襄阳高新区全力实施产业强区战略,坚持把数字赋能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推动工业经济由‘制造’向‘智造’转变,力争使襄阳高新区成为体系特色鲜明的全国智能装备制造示范区、技术水平一流的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成为襄阳智能制造的新样板。”襄阳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