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11日
第A3版:热点

数字人吹皱一池春水

数字经济新动能 消费市场新潮流

  ▲ 空中技巧国家队人工智能裁判与教练系统“观君”  ◀ 每日经济新闻虚拟主播“N小黑”和“N小白”  ▶ AI虚拟气象主播“冯小殊”

  据市场调研机构头豹研究所测算,2030年我国数字人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700亿元。

  数字人高度拟人化代替真人角色进入生产生活各个领域,将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为Z时代新消费市场以及产业数字化转型构筑巨大的想象空间和应用前景。

  数字人具有哪些特征?其市场价值、产业生态和发展趋势如何?本报记者采访了诸多业内人士,力图从认知、生态、 能力、实践和展望等维度展现数字人发展的未来图景。

  ▶ 本报记者 张伟

  你能想象吗?未来10年,数字/虚拟人将全面进入人们的工作、家庭和生活,你会拥有数字人同事、数字人家人和数字人朋友。

  6月28日,市场调研机构 IDC发布的《中国AI数字人市场现状与机会分析,2022》报告显示,中国AI数字人市场规模呈现高速增长趋势,预计到2026年将达102.4亿元。报告指出,政策、应用价值、市场需求、资本支出、技术成熟正合力推动AI数字人市场崛起。

  “未来在生活和工作当中,必将有大规模的数字人与人类共存。”《元宇宙力》作者、元宇宙与碳中和研究院执行副院长邢杰说。

  数字人潮起

  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数字人记者“小诤”,小冰冬奥数字人助理裁判与教练“观君”,上央视成为抖音虚拟人天花板的“夏语冰”,百度旗下麦当劳AI数字代言人“希加加”, 万科财务部虚拟员工“崔筱盼”,会“捉妖”的虚拟美妆达人“柳夜熙”,华为云新员工、会写微博会对话的数字人“云笙”……

  企查查数据显示,国内近5年新增注册数字人企业,增速复合增长率达到近 60%。据计算,全球平均每天都会诞生一个数字人。数字人正成为一股潮流,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在2022年,数字人几乎成为AI第一热门赛道。”IDC中国助理研究总监卢言霞说, 在2022 年开年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数字人领域即完成了近百起融资,累计额度超过4亿元。当前,有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探索AI数字人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的项目开始跨越POC(为观点提供证据)阶段。

  小冰公司首席执行官李笛举例称,小冰框架已孵化出数以千万计的虚拟人类(AI beings)。既有少女“小冰”、央美毕业参展世博会的画家“夏语冰”、每日经济新闻虚拟主播“N小黑”和“N小白”等广为人知的虚拟人名流;也有数千万个陪伴在普通用户身边的虚拟男/女友;还有许多在垂直场景里默默工作的虚拟人类,如空中技巧国家队AI裁判与教练系统“观君”、万科财务部员工崔筱盼、金融摘要撰稿人“万小冰”、智能座舱同行者“HiPhiGo”、时尚设计师“西湖一号”,以及音乐制作人、金融风控师等。

  “未来AI beings的数量可能会超过人类,他们和人类一样,会具备独一无二的性格、立场和生物学特征。”李笛说。

  “目前‘方小锅’粉丝总体量已超过1000万,活跃于抖音、快手、B站、微信视频号、小红书、爱奇艺、快看等主流平台。”多豆乐公司创始人刘主力介绍,6月下旬,华为云数字人“方小锅”在抖音开启了直播首秀,立志成为元宇宙头部青春数字人虚拟偶像。

  “全终端、全行业方案覆盖,将让数字人走入千行百业。”商汤科技数字空间事业群数字文娱事业部总经理栾青说。

  应用场景多

  数字/虚拟人是多维度人工智能的组合技术,也是数字经济发展下各场景效率提升、体验提升的重要支撑能力,应用场景将越来越普遍。

  北京冬奥会中,具“AI虚拟与教练系统”双重身份的“观君”,辅助运动员徐梦桃、齐广璞双双摘得金牌,成为超级自然虚拟人对运动员辅助训练的成功案例。

  “过往行业普遍认为,AI being的应用场景很窄,基本就是娱乐、偶像、代言人等领域。其实并非如此。包括企业数字化转型、体育、金融等各类垂直领域的应用场景,AI being同样可以实现落地。”李笛强调,小冰在诞生之初,就更关注人工智能在拟合人类情商维度的发展,强调人工智能情商而非任务完成在人机交互中的基础价值。

  “小冰进入金融、汽车、内容生产、体育等垂直领域,聚焦于人工智能和人类的协同,并非硬性地替代人类,而是将AI交互体验渗透到行业关键应用场景中,满足行业对AI应用和数字化转型的各种业务创新需求,推动‘有温度的’产业化升级。”李笛说。

  “商汤 AI 数字人面向全行业提供企业级解决方案,目前已落地金融网点、手机银行、购物中心、党建展厅、政务前台、品牌营销、智慧车舱等多个场景。”栾青举例,广州新塘的永旺梦乐城与商汤联合打造了超写实型 AI 数字人“小糖”,其在客服咨询、导航导购等方面,回答准确率超过 90%。初步估计,在客服环节至少能够帮助商场节约 50% 以上的人力成本。

  “6月中旬,作为人机交互底座的科大讯飞AI虚拟人交互平台1.0,通过中国信通院首批数字人系统基础能力评测,获得数字人领域的权威标准认证。”科大讯飞虚拟人平台业务线总经理郜静文介绍,目前,科大讯飞AI虚拟人已经在媒体、金融、医疗、教育、文旅、文娱、企业、政务等多场景应用,虚拟人使用企业和开发者超过上千家。基于讯飞开放平台生态,未来该交互平台将发挥更大的数字经济价值。

  “数字人应用目前可大致分为3种类型:真人分身、模拟员工和虚拟偶像。我国头部企业在上述类型均有分布。”赛迪顾问电子信息产业研究中心分析师袁钰认为,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以及元宇宙等新兴概念的落地,数字人应用有望越来越丰富,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真正“活”起来

  “今天的AI数字人在一些领域已经发挥出明显的商业价值。但我们从用户侧研究中看到,80%的数字人项目还在探索或者启动阶段,只有约20%的项目已上线,其中不到10%的项目称得上成功落地的最佳实践。”卢言霞直言,从这个角度看,行业用户应该考虑加快应用落地。一方面可以从相对成熟的应用场景开始引入;另一方面也需对这些应用场景保持耐心,不设置过高的期望值。

  “从能用到好用,首先需要提升数字人相关技术。”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内容科技部工程师颜媚指出,我国数字人技术整体处于加速成熟的发展阶段。当前数字人在智能化形象生成、情感化表达、智能化交互等方面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数字人技术提供方还需要深入场景打磨产品。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的不断精进及其在数字人形象生成、动作驱动、语言交互等环节应用的不断深入,数字人将更智能化和平民化。

  “目前,数字人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随着技术的演进,市场会逐渐下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个虚拟人。”清博智能创新院院长李祖希认为,融入web2.0和3.0的多个应用场景,数字人会达到一种更加成熟的发展状态。

  “数字人的下一步,将逐步聚焦到‘数字人的大脑’的升级,大脑的智能性提升,能够帮助虚拟人拓展到更多开放领域,为社会带来更多价值。”中科闻歌算法研究员陈博博士说,当前数字人的发展面表现为多种类型百花齐放,各个赛道在技术上快速迭代升级,但数字人的“大脑”仍存在很大升级空间,如情绪理解、智能问答、自然交互等。

  “目前数字人还处在虚拟和真实世界的互动,未来会是虚拟和虚拟间的互动,未来不同特点和性格的虚拟人会交织,跟虚拟的场景结合,再把场景下沉到现实需求,那时整个的产业运转将会更加多元高效。”市场调研机构沙利文咨询总监李庆认为,随着信息交互媒介进一步往元宇宙方向发展,数字人的下一步发展趋势应当是智能化、便捷化、精细化和多样化。尤其在认知层面,随着情感推理、认知图谱技术等进一步发展,将推动数字人的认知智能落地,数字人将有望拥有自主推理水平,使其自动输出表情、语言数据,并与人类实现更深层次的情感交互,真正“活”起来。

2022-07-11 数字经济新动能 消费市场新潮流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27820.html 1 数字人吹皱一池春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