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04日
第A9版:创业孵化

济宁高新区建蓼河国际人才街区

  本报讯  (特约通讯员 绪言)  济宁高新区坚持以产聚才、以才兴产,近年来集聚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2人、海内外合作院士16人、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人选27人。今年,该高新区将以济宁创新谷策源为核心,聚力建设蓼河国际人才街区,打造淮海经济区人才集聚洼地。

  立足产业之基,打造引才“强磁场”。济宁高新区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绘制产业集群、产业链人才地图,梳理系列支持政策,提速日本小松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签约落地,加快国际高端装备产业城、智能终端产业园等园区建设;围绕企业网密织人才网,启动“十城百校”计划,开展“百企联百校”“名校直通车”等系列活动,推动山推、辰欣等企业与大院大所开展产学研合作20项;围绕市场圈扩大人才圈,探索成立共享培训中心,分类分层次建立300名规模的讲师库,按照综合型、专业型和常态化3个层次,打造3处人才招聘市场。

  服务人才成长,搭建创新“英雄台”。济宁高新区以创新谷建设为牵引,加强关键领域创新平台建设,实施“揭榜挂帅”“科技副总”等措施,引进行业领域专家、学者等各类高层次人才,突破加睿晶欣氮化镓等“卡脖子”技术;深挖人才创新潜力,依托浩珂科技、通佳智能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养本土人才200人以上,与国内外知名培训机构合作共建蓼河国际英才商学院,培训各类人才1万人次以上;培优人才创新载体,高标准建设“创新灯塔”,加快麒麟岛双创产业园建设,以中科科创园、荣联科创园为牵引,新拓展孵化空间10万平方米,建设2万平方米中试基地,新增省级以上科创平台5家。

  聚焦产业之需,涵养留才“优生态”。济宁高新区建立全链条人才生态“三项机制”,政策引领“广纳贤才”,深入实施才聚蓼河“领军集聚、学子回家、工匠培育”三大工程,设立1亿元产业发展基金,研究制定产业人才引进细则,“一对一”服务人才入区,打造区域人才“总服务商”和“城市HR”;健全平台“靶向育才”,推动国家级、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和研发(技术)平台布局重点产业园区、企业,实现各园区孵化载体全覆盖,建成80亩创新综合体;优化环境“拴心留才”,加快建设蓼河国际人才社区,为各类人才在住房保障、教育医疗等方面提供全程“一站式”贴心服务,开展一系列定制化人才交流联谊活动。

2022-07-04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27761.html 1 济宁高新区建蓼河国际人才街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