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7日
第A15版:产业热点

1-5月产销同比分别增长5.8倍和3.5倍

燃料电池汽车达成“小目标”有戏

  图片来源:本报图片库

  ▶  本报记者  于大勇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与新能源汽车整体呈现出的产销高增速相比,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增速一骑绝尘。专家表示,伴随相关政策的“加持”,燃料电池汽车实现2025年保有量约5万辆的目标概率非常大。

  同比增长数倍

  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3辆和103辆,同比分别增长5.4倍和10.4倍。1-5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0.1万辆和0.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8倍和3.5倍。

  “从乘联会统计的零售数据来看,燃料电池汽车在2019年销量达到3188辆的高位之后,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退坡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而在2020年出现了相对低迷:销量为1499辆,同比下降53%。2021年,燃料电池汽车的表现相对较强,虽然1-4月同比下降24%,但是10-12月受北京冬奥会等利好因素影响,出现了爆发式增长态势,当年的总体销量达到1862辆,同比增长24%。”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介绍说,从今年月度走势来看,1月份相对较低,原因在于北京冬奥会的需求在2021年第四季度得到释放,而从今年2月份开始获得恢复增长,并且呈现出逐月走高的态势。

  据了解,目前燃料电池汽车产品主要以车体相对较大的车型为主,尤其是以商用车为主。整车质量超过10吨的车型中,燃料电池汽车相对比较多。燃料电池汽车的主力消费市场集中在限购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六大限购城市的燃料电池客车销量占总量的30%-40%。

  “燃料电池汽车在重卡和客车等大型车辆拓展比较好的原因在于燃料电池的电堆系统不太适合做小的体积去应用,而做大的体积应用,其成本分担相对比较合理。”崔东树说。

  政策支持在加力

  崔东树表示,虽然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汽车电动化进程,但发展燃料电池汽车的决心与意志从未改变。

  2019年3月,氢能源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推动加氢站等设施建设。2020年4月,国家能源局发布《能源法(征求意见稿)》,氢能被列入能源范畴。2020年6月,氢能先后被写入《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20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

  2020年9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决定将燃料电池汽车的购置补贴政策,调整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支持政策,以形成布局合理、各有侧重、协同推进的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新模式。

  “燃料电池汽车续航里程长、动力性能高、零排放。国家很支持发展燃料电池车。”中国工程院院士衣宝廉介绍,目前,我国已掌握了燃料电池的核心技术,并经过大量的示范运行,积累了丰富经验,具备进行大规模示范运行的条件。

  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提出稳步推进氢能多元化示范应用,到2025年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

  《规划》提出,到2025年,氢能示范应用取得明显成效,清洁能源制氢及氢能储运技术取得较大进展,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初步建立以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就近利用为主的氢能供应体系。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万-20万吨/年,成为新增氢能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万-200万吨/年。

  “《规范》的发布,为我国氢能的发展明确了目标和方向。伴随《规划》的实施,我国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将驶入发展快车道。”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说。

  多端发力

  燃料电池汽车市场的真正启动必须要同时具备3个条件:车辆成本大大降低,市场因素(如高油价等)或政府政策为零排放车辆提供明显优惠,加氢网络建设足以满足燃料电池车辆日常的使用需求。然而,目前仍有短板待补。

  专家表示,从国内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现状看,需要奋起直追才有可能保持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发展。国内有基础、有条件的企业要把燃料电池汽车作为长期战略,要加大投入,要有专业团队,加快工程化开发进程。同时,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应加强合作,特别是国际合作,积极参与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

  “在供给端,要实现氢能的绿色和经济的均衡化,既要环保绿氢,又要实现经济上的可使用。”张永伟表示,以燃料电池汽车为代表的氢能产业要想实现快速健康发展,应多端同时发力。

  “在产业端,整个产业链无论是制氢还是燃料电池和整车厂、设备厂,整个链条要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实现可盈利,这是大量产业链企业当前遇到的困境,也是必须要解决的一次跳跃。”张永伟说。

  在应用端,现在大量的城市在推动氢能在交通、工业储能等多个领域的规模化示范,有些示范已经进入了更广阔的领域,要多方联动集思广益推动示范应用的可持续、可复制发展。

  在基础设施侧,加氢站在很多城市处于快速发展的过程,充电基础设施、换电基础设施、储能设施也在加快建设,要研究推动加氢、充电、换电、加油、加气等设施的可融合发展。

  在金融侧,应研究做到氢能的经济可使用、企业可盈利、应用示范可持续、各类设施可融合、投资和金融可溢价。

2022-06-27 1-5月产销同比分别增长5.8倍和3.5倍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47603.html 1 燃料电池汽车达成“小目标”有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