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于穗 周翼 张成 钟小星
5月28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黄埔)国际算法算例大赛启动会暨黄埔数字经济高峰论坛举行。会议期间发布了《广州市黄埔区 广州开发区 广州高新区提升算力算法水平促进数字经济做强做优做大若干措施》(简称“算力算法10条”),并举行琶洲实验室(黄埔)揭牌仪式。
此前,广东省明确提出发展数字经济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紧密连接,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在此背景下,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创新蓬勃的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广州高新区陆续出台“元宇宙10条”“算力算法10条”等系列扶持政策,完善政策“组合拳”,构筑良好的数字经济发展生态圈,进一步强化数字经济“引力场”作用,吸引全球数字经济领域高层次人才和先进技术加速集聚,进而带动黄埔区、广州市乃至大湾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为推动高质量发展集聚新动能。
共建数字经济“新生态”
高端人才给予最高资助1亿元
“我们全面部署‘算力算法’,推动算力算法产业化发展,目标是要做推动大湾区发展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推进数字技术创新突破、构建算力算法生态体系的引领者,算力算法价值挖掘、新数据要素交易体系建设的探索者。”广州市黄埔区科技局局长陈伟权表示。
据了解,“算力算法10条”,是全国首个国家级开发区数字经济产业专项扶持政策,涵盖强化高端项目引领、支持原创技术创新、构建公共服务平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等8个方面,强调核心算法成果推广和数字产业集群建设;首次在人工智能领域打通数字经济“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政策通道,打出面向产、学、研、用的政策组合拳,将极大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服务链深度融合。
根据“算力算法10条”,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将从原始技术创新、产业数字升级、人才引进等3个层面进行奖励,最高补贴分别达1000万元、3000万元、1亿元不等。例如,高端人才引进方面,对院士入驻该区所认定的提升算力、突破核心算法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及其建设重大科研平台这一全国唯一的工作站,给予最高1亿元资助。
共创数字经济“新起点”
琶洲实验室(黄埔)揭牌
此次论坛期间揭牌的琶洲实验室(黄埔)落户中新广州知识城,将在知识大厦启动运作。该实验室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宗本牵头,联合国内数家在数字科技方面领先的高校、研究所等共同组建。该实验室将以承接国家任务为契机,迅速集聚一批在算法数理基础、人工智能及未来通信核心技术领域的顶尖人才,致力于在数字经济领域推动“从0到1”的原始创新。
作为琶洲实验室(黄埔)的负责人,徐宗本用“顶天”和“立地”的说法描绘和展望实验室的建设目标:“‘顶天’是力争将实验室建设成为鹏城实验室在网络通信、网络智能数学基础方面的主体力量;‘立地’则是重点打造几个标志性的具有独创核心技术并已接近成熟可转化项目,直接服务于驱动地方经济发展。”“我们希望把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这个链条连接起来,从知识到技术、技术到产业、产业到企业,贯通全链条创新,聚焦基础原创技术驱动产业发展。”徐宗本说。
据了解,由琶洲实验室(黄埔)主办的2022首届粤港澳大湾区(黄埔)国际算法算例大赛,同期正式启动。该大赛兼顾算法研究的基础性和算例应用的实用性,涵盖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多个行业领域,总奖金达1000万元,是国内外近年来算法算例领域奖金最高的赛事之一。
此次大赛采用提名制和竞赛制两种赛制,各设计5个主题竞赛方向,其10个赛道的最优者将摘得黄埔AI十大算法的荣誉。目前专家委员会已成立,除人工智能领域享有盛誉的院士任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外,国内各大科研院所及各大人工智能龙头企业的学术带头人、首席科学家担任测评委员会委员。
共谋数字经济“新发展”
启动黄埔数字经济高峰论坛
以“湾区逐‘例’,共创算法——打造国际先进算法高地”为主题的“黄埔数字经济高峰论坛”同期举行。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联合会主席袁亚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戴琼海、广东省中医院首席科学家刘良,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张继平等多名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领域顶尖专家学者,以及华为、腾讯、京东、百度、阿里巴巴达摩院、南方电网、广汽集团、佳都科技、视源股份、文远知行等国内知名企业代表汇聚一堂,激荡思维,共商如何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战略新机遇,建设湾区数字经济创新高地及产业生态圈。
对于企业界而言,企业家们普遍关注创新技术的落地应用。腾讯副总裁王巨宏表示,此次算法算例大赛将为数字融合提供大量应用场景,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他同时希望企业界不断提供新的应用场景,推动整个算法算例技术以及系统服务能力提升。
自动驾驶是数字经济最典型的商业落地应用之一。目前,文远知行公司已经在广州国际生物岛实现了完全的自动化驾驶。在文远知行副总裁杨庆雄看来,文远知行自动驾驶车辆的海量数据需求对算法提出极高要求,此次系列活动释放的利好将对走在数字经济技术前沿的公司带来强大的发展助力。
高峰论坛期间,徐宗本、刘良代表所在院士团队进行合作签约。双方表示将发挥各自在生物技术(BT)与信息技术(IT)领域的独特优势,开展BT+IT的融合创新研究,从用数字技术优化提升临床诊疗、用人工智能和云计算解析中医药治疗整合调理的科学原理、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设计新的药物等3个方面重点展开合作,携手推动原创诊疗技术与原研药物的研究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