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06日
第A6版:园区热点

聚力发展奋楫先

——宜春丰城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纪实

  ▶  蔡学贤

  初夏时节,万木争荣,好消息频频传来:在2021年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结果中,宜春丰城高新区排名第136名,较上一年度前进了17位,并获评该年度国家高新区火炬统计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

  2021年,宜春丰城高新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实现工业总产值940.1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同比增长31.5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38.94亿元,同比增长34.03亿元;实现利润92.13亿元,增长40.5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6.81亿元,同比增长16.67%;完成税收49.1亿元,同比增长31%。

  聚焦项目建设“主抓手”

  宜春丰城高新区聚焦项目建设“主抓手”,主攻招商链,优化服务链,创新招商体制机制。

  该高新区把推进项目建设作为核心要务,出台《高新区项目推进联动工作实施方案》,深入开展重大项目“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建立重大在建及拟开工项目协调推进工作机制。2021年新引进项目中,当年开工46个,投产29个,在“双碳”目标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双重任务下,加之项目能耗指标和用地指标的双重约束,开工、投产率较往年仍然保持稳步提升。

  突出“链主”的产业聚集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大“链主”企业招引力度,对接服务好已落户“链主”企业,促进企业不断增资扩产;充分发挥四大产业链招商小分队作用,并参加一些重大活动,推动产业升级。利用中介招商机构,签约了一批优质项目。

  聚集产业发展“主引擎”

  宜春丰城高新区聚集产业发展“主引擎”,着力推进各产业链的稳链、补链、畅链、延链、强链工作。聚焦聚力产业集群发展,助推产业集群化发展扬优成势,培育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做强做深循环经济首位产业,首位产业聚集度进一步提升,带动力进一步增强。2021年循环经济产业实现营业收入666.39亿元,同比增长48.42%,首位产业集聚度达71.7%,提升16.43个百分点,同比增长29.73%。

  引导鼓励发展新兴产业,提升发展能级。激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发展质量,该高新区制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实施办法》,倒逼企业向智能制造要效益。大力引进一批能耗低、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项目,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培育和引进一批链主企业,推进产业基础高端化,产业链现代化。引导重点龙头企业申报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等方式实现转型升级,推进产业高端化。

  按照“两年初具规模,五年产业成熟,十年比肩顺德,打造千亿产业”工作目标,全力发展智能家居产业集群,重点打造高端、精品家居,产品主攻智能家居、陶瓷家居、金属家具。

  聚积科技创新“主动力”

  宜春丰城高新区聚积科技创新“主动力”,鼓励引导企业增加科技研发投入,申报科技项目,创建科技创新平台。2021年,园区企业获批省级瞪羚(潜在)企业,实现零的突破,还有一些企业获批国家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获得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和智能制造标杆企业,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新增省级平台及载体10个。加大对专利申请、研发投入补助政策的宣传,全年专利累计授权量为978件,同比增长30.6%,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3件。深入推进“映山红行动”,推动一些企业上市,培育了一批上市储备企业。

  该高新区按照“1134N”规划建设高层次人才产业园, 形成“人才引领、项目孵化、产业支撑”的全链条产业体系。

  培育孵化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引进58科创集团,逐步建立直播基地、新媒体运营中心、电商平台、双创基地等数字经济发展载体,打造以“大健康+大数据+数字经济”为产业定位的大健康智慧产业园。目前博鹏锐诚、掌盟电子、金匠文化传媒等10家企业已签订意向入驻协议。

  聚力营商环境“主品牌”

  宜春丰城高新区聚力营商环境“主品牌”,强化安商稳商,兴商富商,依托“政企圆桌会议”“剑邑商谈”“入企听诉”“三送五问”等方式,共收集企业问题175个,解决173个,化解率98.9%。开展营商服务牌亮牌专项行动,在企业显眼位置安装151套营商服务牌,覆盖企业超过182家。企业可通过营商服务专员、微信公众号、高新区营商办、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等多渠道反映生产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畅通政企联动“最后一公里”。

  创新办证机制,加快重点项目开工建设。落实重点工业项目“容缺审批+承诺制”实施办法,相关证照容缺后补,先行开工建设,为新项目开工时间至少缩短90天。为50个项目办理容缺开工服务,助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开通绿色通道,推进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推行重大项目全程代办制,为企业审批办证提供“帮办、代办、协办”服务,已帮助90家企业办理各类证照228个。

  积极开展降本增效,大力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简化企业各类优惠政策兑现流程,缩短兑现时间。2021年补贴用电资金420万元、科技创新补助资金600万元;在税收返还、补贴奖励等方面帮助企业减负超4.6亿元。

2022-06-06 ——宜春丰城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纪实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27393.html 1 聚力发展奋楫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