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16日
第A13版:高新产业

跨行业跨领域构建基于海量数据采集汇聚分析制造业服务体系

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总数达29家

  2021年11月20日拍摄的“5G+工业互联网成果展”现场。新年社发 伍志尊/摄

  ▶  晁毓山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22年新增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清单公示》,新增讯飞Turing Plat图聆工业互联网平台、东智工业应用智能平台等14家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加上2021年15家,国家级双跨平台总数达到29家。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面向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需求,构建基于海量数据采集、汇聚、分析的服务体系,支撑制造资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高效配置的工业云平台。”业内专家解释说。

  打造国际影响力

  工业互联网平台

  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具有覆盖范围广、影响力强等特点。工信部发布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滚动遴选跨行业跨领域综合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中国声谷运营单位市场部部长偶世君介绍说,讯飞TuringPlat图聆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以物联网平台和大数据平台为底座,以4个AI平台为核心,以工业零代码平台和RPA平台为重点支撑,采用“1+1+4+2”系统架构构建的跨行业跨领域的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该公司借助平台在视觉、声学、知识图谱和模型训练等领域的AI能力,赋能工业“研、产、供、销、服、管”全场景,提供产品质检、设备预测性维护、设备智能管理、AI节能超脑、智能巡检、智能排产、私域流量数字营销、数字采购、企业精益管理等覆盖20多个行业、横跨9大工业重点领域的全方位、全链路解决方案。

  偶世君进一步介绍说,从行业类型看,该平台在汽车行业可提供智能座舱、整车质检、智能排产、汽车保险等解决方案,覆盖90%以上的车厂,累计前装搭载量突破3900万;在家电行业,提供设备运维、家电质检、行业知识图谱等解决方案,服务家电企业3982家;在电力行业,提供运行监测、智能巡检、能源管理等解决方案,识别异常类型20余种,综合节电率达20%。TuringPlat图聆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建设和推广中采用双螺旋策略,持续赋能工业企业,目前服务企业已累计超过6万家。

  “东智工业应用智能平台源自TCL强大的产业经验,以先进制造业为方向,脱胎于泛半导体行业。作为先进制造业的代表,半导体行业具有工艺复杂、对可靠性要求高、数据分析难度大等特点,东智平台由此历练出边缘智能和云边协同能力、海量数据处理能力、复杂模型构建和管理能力、工业应用开发能力和交易能力。”湖北格创东智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何军介绍说,截至名单发布,东智平台已沉淀工业模型近3万个、积累工业APP超1万个。

  形成社会化

  协同生产组织模式

  “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是数据驱动的智能优化闭环,通过对工业系统实时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决策与反馈控制,并与工业知识相结合,形成新的优化范式,不断改进物理世界的运行效率,创造更大的价值。”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理事长余晓晖表示,这一“数据驱动+工业知识”的智能优化闭环,也是工业互联网驱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方法论。

  余晓晖认为,伴随工业互联网探索的不断深入,“数据驱动 + 工业知识”的智能优化闭环将应用于工业的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覆盖更多应用场景。

  业内专家表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应从3个方面解读。首先,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传统工业云平台的迭代升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传统工业云平台的软件工具共享、业务系统集成基础上,叠加了制造能力开放、知识经验复用与第三方开发者集聚的功能,大幅提升工业知识生产、传播、利用效率,形成海量开放APP应用与工业用户之间相互促进、双向迭代的生态体系。

  其次,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新工业体系的“操作系统”。依托高效的设备集成模块、强大的数据处理引擎、开放的开发环境工具、组件化的工业知识微服务,工业互联网平台向下对接海量工业装备、仪器、产品,向上支撑工业智能化应用的快速开发与部署。

  第三,工业互联网平台是资源集聚共享的有效载体。工业互联网平台将信息流、资金流、人才创意、制造工具和制造能力汇聚在云端,将工业企业、信息通信企业、互联网企业、第三方开发者等主体集聚在云端,将数据科学、工业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融合在云端,推动资源、主体、知识集聚共享,形成社会化的协同生产方式和组织模式。

  龙头企业牵头带动

  加快平台建设

  据了解,最近几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迅速,逐渐从概念走向落地,多层次、系统化的平台体系基本形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企业转型、有序复工复产等提供了有效支撑,但也存在一些短板。

  “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必须依靠掌握行业知识图谱、工业机理模型、企业生产工艺的信息化人才,而这些人才主要集中在工业龙头企业。”业内专家表示,加快平台建设必须由龙头企业牵头带动。但是,平台建设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和资金成本,部分行业还需要停产改造,目前多数工业企业利润率在5%-10%,资金压力普遍较大,导致工业龙头企业建平台的意愿并不强,多数平台尚未探索出可行的市场化盈利模式。

  从平台服务商角度看,当前仍处于高研发投入、长周期回报的产业培育期;从用户角度看,千企千面,定制化方案服务成本资金需求非常高,试错风险超出很多企业的承受能力。此外,企业个性化要求高,限制了平台在细分领域的推广。

  业内专家表示,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企业、平台、职能部门等应从多个维度提出破题之策。而推出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认定,就是一个很好的措施,“培育示范标杆,引导更多企业参与”。

2022-05-16 跨行业跨领域构建基于海量数据采集汇聚分析制造业服务体系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27167.html 1 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总数达29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