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18日
第A11版:双创服务

新余高新区: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

  江西沃格光电技术工人在Mini LED背光玻璃镀膜生产线上作业图片来源:新余高新区

  ▶  唐齐 李海燕 胡兵

  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时。新余高新区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坚持“以人才引领产业、以产业集聚人才”,推动人才和产业深度融合,人才工作取得丰硕成果,迄今实现了3个新余市、1个江西省零的突破,该高新区1人入选国家重大人才计划,为全市惟一,获批全市首个省级科技小院,建成全市首个省级学会科技服务站,荣获全省首个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奖。人才工作强劲发展,有力助推新余高新区在2021年度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中再进14位,位列全国169个国家高新区第71位,实现建区以来历史最好排名。

  人才引领发展,科创制胜未来。站在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历史拐点,新余高新区继续打好人才战略牌,勇立潮头踏歌行。

  精耕创新熟地

  产业集群引得凤凰来

  近年来,新余高新区紧扣“1+4+N”产业集群,多渠道多方式引才聚才,为产业发展注入人才活力。采取系统谋划精准引才,先后柔性引进院士16人、国家级人才8人,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12人、“省级人才计划”11人。

  坚持招大引强、扶优扶强、扶成长型,推动主导产业集群加快发展。锂电全产业链基本形成,光电信息、新材料、智能制造产业不断做大做强,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实现了产业集群筑巢引凤。通过产学研合作广泛聚才,积极帮助龙头骨干企业与大学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加速汇聚一批国内领先的科技创新人才。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目前,锂电产业龙头企业赣锋锂业集聚了以国家级人才李良彬为核心的锂电专家团队,拥有国家级人才3人、省级人才14人。光伏行业知各企业赛维公司集聚国家级人才1名、省级领军人才4名、省级学术学科带头人3名。2021年,赣锋、赛维2项技术荣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占新余市2/3。

  创新“一站式”服务模式

  搭建育才用才好平台

  唯有勇于创新,方能勇立潮头。新余高新区紧紧围绕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目标,坚定实施高企“扩群提质”、研发平台“提挡升级”战略,精心搭建人才发展平台。通过搭建创新载体,构建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市场融资为支撑的多元科研投入体系。创新“一站式”人才服务模式,打造了全市第一家高层次人才产业园,建设了民营科技园、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创业一条街等多个创业孵化基地。

  “携重诺以呼,应者云集。”新余高新区制定《柔性引进人才工程实施办法》柔性引才,推行“人才+项目+技术”“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假日专家”等模式,实行组团引进、一体引进。高新区已建成“研发飞地”14个,凝聚各类科研人才400余人。

  厚植人才沃土

  营造留才兴才生态

  多年来,新余高新区始终将人才对服务的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工作的重要标准。创优发展环境,坚定实施产城融合发展战略,打造“一站式”人才服务体系和集会议室、健身房、图书小馆、影剧院于一体的人才共享空间“筑梦驿站”,在高新森林公园建设“人才广场”“人才公园”,大力营造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的浓厚氛围。

  安家才能安心发展事业。为此,新余高新区通过强化政策支撑,出台人才新政十六条、鼓励科技创新三十条、优化营商环境六十条等政策,组建投融资管理、担保中心、产业发展基金、财园信贷通四大金融服务平台。细化人才服务,成立高新区人才服务中心,竭尽全力为人才解决安居落户、家属就业、子女就学等问题。全面推行企业家绿卡制度,在居住、教育、医疗等方面提供特殊优待政策。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2022年,新余高新区将继续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市场导向、激发活力”,让各方英才向往高新、扎根高新、圆梦高新,为实现新余“工小美”(工业强市、区域小市、山水美市)、5年更辉煌,加快建设“五个高新”、昂首挺进“千亿园区”、奋力打造“中国储能谷”提供高新人才保障,让更多“千里马”在这片创新创业热土上竞相奔腾。

2022-04-18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26883.html 1 新余高新区: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