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18日
第A10版:双创动态

宿州城市大脑为砀山梨定制首份气象监测报告

  本报讯 (记者  张伟)  进入4月,安徽宿州市砀山梨园40万亩梨花进入盛开期,一座座砀山梨园如“乌龙披雪”一般壮观。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繁花”背后,数字技术也在发挥重要作用。

  今年3月初,砀山梨园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气象监测报告:《砀山梨倒春寒监测报告》。这份报告来自宿州市城市大脑。据了解,此前阿里云和达摩院技术专家进行过专项农情调研,基于当地气象数据和砀山酥梨种植模型,城市大脑完成了酥梨生长周期中各项指标分析与预警,针对砀山梨园的梨树种植给出了科学的精细化指导。

  根据该监测报告,3月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也是砀山梨种植的关键月份。当地表温度大于5℃时、平均气温高于15℃时,持续一周即具备开花条件。只要梨树开花,梨农就要积极预防极端天气。突如其来的倒春寒、暴雨、大风,都会将花苞打掉,从而影响梨树产量,造成重大损失。

  报告建议,对比历史同期数据,3月6日起温度大幅度升高,这个阶段需要密切关注砀山梨一号梨园是否进入花期;3月26日-3月30日可能有较强寒潮,如果26日前观察到当地酥梨大面积开花,则需要提前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

  砀山被誉为中国梨都,是国内单品种植面积最大的果树品种。其中砀山县有40万亩酥梨种植园,年产近100万吨。近些年,树龄老化带来的种植成本不断提高、种植工艺更新较慢等问题,使得酥梨品质不断下滑,严重影响了砀山酥梨产业发展,影响当地产业无法及时享受到供给侧改革带来的市场红利。

  为了升级当地农业产业,安徽省宿州市城市大脑数字农业板块在去年底成功上线。负责承建大脑的阿里云团队研发了酥梨的“数字种植模型”。在酥梨种植过程中,这套模型可以将气象、土壤等各类农情、长势数据等各项参数实时收集、分析,可及时对农户进行农事操作预警。

2022-04-18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26881.html 1 宿州城市大脑为砀山梨定制首份气象监测报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