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28日
第A10版:双创动态

襄阳高新区进一步打造优化营商环境样板区

  ▶ 杨柳 黎贵波 王程程 杨雨 王懿

  下好营商环境“先手棋”,才能下活经济发展“全盘棋”。2021年襄阳高新区打造优化营商环境样板区,为2022年起步就冲刺、开局就领跑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投资100亿元的比亚迪襄阳产业园项目、投资59.01亿元的襄阳轻型商用车智能制造和绿色工厂升级项目等一大批优质项目相继签约、动工……襄阳高新区拿出“以项目论英雄、从落地看作风、凭进度比实力”的气魄,谱写了高质量发展之歌。

  深耕源头

  涵养营商环境金土地

  2021年初,襄阳高新区拿出“刀刃向内”的勇气,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督查机制。

  “一年来,督查小组深入开展专项督查督办100余次,下发问题督办函50余件,处理涉企事项12件,有效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襄阳高新区加强优化营商环境督查工作小组组长柳飞介绍说,2021年建立的营商环境投诉问题快速处置机制、营商环境牵头单位每月汇报机制、制度创新推广实施靶向督查机制等优化营商环境督查工作“八大机制”,切实解决了影响营商环境的一系列突出问题,涵养了一片经济发展的“金土地”。

  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说了算。“2021年,襄阳高新区新增市场主体1.13万家,其中企业5243家;截至2022年3月10日,今年已注册市场主体2880家。”襄阳高新区行政审批局负责人介绍说。

  2021年,襄阳高新区新签约项目105个,总投资522.64亿元;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及上市公司项目14个;引进亿元以上新兴产业项目45个,夯实了襄阳高新区“三十而立再奋进”的基底。

  流程再造

  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项目再好,落不了地就是‘空中楼阁’。”襄阳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平武在助力襄阳市冲刺6000亿元大关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工作推进会上说,要发扬“蚂蟥精神”,全力破解项目落地瓶颈问题,推动一季度签约的8个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

  2021年,襄阳高新区大力推进政务服务减时限、减环节、减证照、减材料,优化审批流程,即办件比例达到62.59%,承诺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压缩87.18%,减材料比例达18.76%,减环节比例达30%;项目审批变“击鼓传花”为“齐步跑”,消防许可审批办理承诺制在湖北省、全国推广。

  在比亚迪襄阳产业园项目建设过程中,签约33天、土地摘牌刚2天,就实现项目不动产权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设计方案批复、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五证同发”。

  力量下沉

  政企服务送到家门口

  “家门口就能办,真是太方便了。”襄阳高新区团山镇黄家社区居民金义文将身份证往机器上一放,点击按钮,就打印出社会保险参保证明。

  去年11月23日,黄家社区便民服务大厅配备了5台自助服务终端,24小时自助服务站正式启用,60项社区政务服务高频事项从8小时向24小时“不打烊”服务延伸。

  “目前,321名副科级以上干部深入包保的513家规模以上企业,摸实情、送政策、解难题已成常态。”襄阳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周保汉说,今年襄阳高新区结合企业包保制度,还创新推出重点项目包保制,89名干部对89个亿元以上项目进行“一对一”包保,把服务做到企业前头,把服务送到企业“家门口”。

  “襄阳高新区始终坚持转作风、抓落实,总结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襄阳高新区负责人表示,全区将以“高效办成一件事”“高效推动项目落地”为抓手,强化利企便民服务,用金牌“店小二”的服务助力襄阳高质量发展。

2022-03-28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26593.html 1 襄阳高新区进一步打造优化营商环境样板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