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特约通讯员 张静攀
比亚迪20GWH动力电池全自动生产线上,工人们熟练地操作,一块块车用动力电池快速组装完成;法士特年产20万台S变速器智能工厂,工业机器人上下挥舞手臂、无人物流小车来回穿梭,生产现场一片繁忙;高科建材产业园,流水线上数百名工人加快作业,各类新型塑料型材、高分子复合地板和高端系统门窗将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
今年以来,西安高新区重点工业企业产线火力全开,生产经营表现亮眼,直接推动该高新区工业经济运行保持强劲的上扬势头。数据显示,西安高新区前两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34.9%,达479.8亿元。
抢抓生产
工业企业运营表现亮眼
3月初,西安比亚迪二厂厂房内一片繁忙景象,工人们在流水线上忙碌作业,一辆接一辆崭新的汽车走下总装生产线,并在厂区装车运往全国各地。像这样的生产场景,即使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也几乎没有中断过。
“疫情初期,我们经历了短暂停摆,但短短几天以后,我们的汽车日产能很快就达到1500辆,随后便达到1700辆,此后尤其是2022年春节过后,产能还实现了进一步增长。”比亚迪西安区域总经理刘振宇说。
令人振奋的是,2022年前两个月,比亚迪在西安高新区的汽车产值不仅没有因疫情散点出现而下降,反而同比大幅增长321%,达111亿元。
与比亚迪连续生产不同,中兴终端公司的生产曾因疫情影响中断过数天,今年1月15日获批复工复产,中兴终端3600多名员工很快全部返岗,并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完成了超过20亿元的产值,同比增长25%。
除了比亚迪和中兴通讯,今年前两个月,西安高新区还有三星半导体、法士特、高科建材等众多重点工业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坚持生产或提前复工,其生产经营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其中,三星半导体产值同比增长34.5%,达165亿元;中石油测井实现产值5.14亿元,同比增长18.4%;众迪锂电池产值增速更是高达1165%,达22.4亿元……这些企业的亮眼表现,有力支撑了西安高新区前两个月工业经济强劲的增长势头。
全程服务企业
工业经济运行逆势强劲增长
2021年12月23日起,因疫情防控需要采取措施,西安高新区内重点工业企业先后遇到原材料、零部件、危险废弃物等运输困难,随时有停工停产风险。
为有效保障重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西安高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紧急出台《疫情防控期间连续生产企业物流运输通行办法》,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开展人员、车辆通行证核准发放工作,并指定高速公路三星收费站作为重点企业物流进出通道,全力保障区内重点企业的供应链稳定。
与此同时,西安高新区有关部门开具连续生产证明,多方协调省市有关单位、兄弟区县,对符合条件的员工予以放行,全力保障企业员工返岗,并指导做好返岗员工的生活及安全保障工作。
据统计,疫情防控期间,西安高新区为三星、比亚迪、中兴终端、法士特等区内重点企业累计发放人员及车辆通行证568张,累计批复63家次单位复工(复产)申请,保障8042名企业员工返岗,有力保障了企业人员通行和物流便捷。
在一系列措施的保障下,春节前夕,西安高新区39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实现复工复产。在6家百亿量级企业中,三星半导体、比亚迪汽车、比亚迪电子、法士特、中兴终端产能均达到饱和。
此外,西安高新区还在2022年年初拨付首批2272万元稳岗返还资金,在复工复产的关键时刻,及时为企业送上了支持,传递了信心。
重点工业企业是西安高新区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压舱石,这些企业的正常生产有力保障了西安高新区工业经济逆势强劲增长的发展势头,为实现一季度“开门红”起好步,开好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