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深港产学研基地主办的首届IPO之路大赛,3月份开始产品网络投票。该赛事旨在联合千亿级龙头企业、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为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冲刺IPO(首次公开募股)提供全链条服务。截至目前,已经有5000余家企业报名参赛。
IPO之路大赛组委会副主任樊木春介绍说,此次大赛设立了“5+1”赛道,分别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快消品。赛区辐射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黄河经济带和川渝贵经济合作区四大经济带。参赛的大多是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需要符合3个条件:一是市场发展空间大,行业生命周期长,处于成长期;二是具备产业基础,产品需求有效,有完善的产业链、有政策支持;三是企业具备盈利空间和盈利条件。
据了解,此次大赛是以“政府引导+市场运营”模式,整合不同区域的发展优势与产业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同时,大赛将通过博士后在线等资源平台,整合六大行业龙头企业及研究机构落户科研实验室等各类创新载体,通过高端人才引进、前沿科技项目孵化落地,助力各地政府实现产业化发展。此次大赛期待找到有价值、高成长性的中小型科技企业,通过多方面对其赋能与辅导,包括一站式上市导航、资本投资、提前进入上市生态圈等,助力8-10家参赛企业在未来2-3年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据介绍,此次大赛创新性地构建了拟IPO指数量化评估标准,从团队管理、商业模式、核心竞争力、市场规模、品牌价值、投资价值6个方面衡量,结合企业管理能力、企业创新能力、企业行业地位、企业财务状况等114项指标,为企业画像,并出具评估报告。之后,大赛将还发布“IPO之路年度指数”。项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