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14日
第A5版:关注

潘复生:科学确定新型储能技术与产业战略发展重点

  ▶  本报记者 叶伟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节能减排和能源转型是如期实现“双碳”目标的基本路径,而节能减排和能源转型离不开技术支撑,其中新型储能技术是重要一环。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市科协主席、重庆大学教授潘复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能源储运技术是实现节能减排和能源转型的关键,而新型储能材料与装备的开发是该技术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近年来,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风电、光伏发电得到快速发展,这也对储能技术提出了新要求。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要“强化技术攻关,构建新型储能创新体系”。

  潘复生认为,以风光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应用正快速扩大,但由于安全可靠的新能源储运技术与装备并没有根本解决,导致每年可再生能源浪费极大。同时,氢能高效安全储运及应用已成为全球发展战略和竞争焦点,但高压和液态氢储运安全性差、效率低,成为氢能发展的“卡脖子”瓶颈。因此,开发新一代高效安全的储能技术与装备,已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突破点和刚性需求。

  发展新型储能,材料是基础。“没有新一代储能材料的发展,就不可能有新一代储能技术的进步。”潘复生说,发展新一代储能材料与装备产业,不仅能为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解决技术难题,而且可以创造一个新的巨大产业,对经济创新发展有重大意义。

  当前,全球新一代储能材料与装备的研发已成为热点,潜力巨大,但产业刚刚起步,如何加快推进新一代储能材料与装备产业发展?潘复生建议,应厘清思路,科学确定新型储能技术和产业领域,科学确定战略发展重点。“目前有关部门和地方出台的很多文件和政策中,并没有全面厘清什么是新型储能技术、什么是新型储能产业及该产业的发展重点,只有做到科学分类,才能合理制定政策支持范围。”

  同时,潘复生建议,要加大对颠覆性前沿性新一代储能材料与装备技术的开发投入,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具有战略意义的镁储能材料的开发应用。他说,要着重解决传统储能存在的瓶颈问题,发展安全性高、成本低、环境友好的新型储能材料与装备,重点应发展固态氢储运、新材料管道运输等新一代储运氢技术、镁电池、钠电池、金属-空气电池、固态锂电池等新一代电池材料及系统。

  研发平台是人才聚集和产业技术开发的基础。潘复生强调,应尽快规划建立全国新型储能材料与装备研究院,启动建设“新型储能材料与装备”国家实验室,开发一批国家急需的新能源储运材料与装备技术,并加快发展新一代储能材料与装备专业技术服务机构,鼓励第三方研发、试验、检测检验机构做大做强,建立完善的标准化工作机制,构建面向全行业的研发、试验、认证、检测、计量等公共服务体系。

2022-03-14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46391.html 1 潘复生:科学确定新型储能技术与产业战略发展重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