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14日
第A10版:创新园区

泉州高新区:向新实体经济转型建“一区十园”创新高地

  ▶ 本报记者 邓淑华

  近年来,泉州高新区坚持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任务,把创新创造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力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实施科技合作项目等组合拳、积极鼓励科技成果转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新兴业态蓬勃发展,高质量发展动能不断增强,园区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高、创新资源高度集聚、创新主体不断壮大、双创体系不断完善。

  目前,泉州高新区包括主园区、鲤城园、石狮园等“一区十园”,拥有各类企业4740余家。泉州高新区紧抓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机遇,加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一是建立政策支撑体系,出台以《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意见》为主体的26份政策文件,形成自主创新“1+X”政策体系。二是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国家自创区的“试验田”作用,围绕海峡两岸协同创新、科技创新重大平台建设等国家赋予的七大改革任务,推出45项首创的政策、机制、模式、做法等,其中19项被福建省列入推广示范清单,包括创建科技型企业还贷续贷无缝对接机制、创新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等创新举措。

  泉州高新区紧抓实体经济不放,致力于推动实体经济向基于“互联网+”的线上与线下、技术与实业、传统与创新、制造与服务深度融合的新实体经济转型。一是坚持集群发展。泉州高新区集中培育集成电路、光电、纺织鞋服、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级,实现集群发展。二是推动智能制造。泉州高新区持续实施“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全区已有近百家企业进行数控和智能制造技术的创新应用试点示范,建设了30多个数字车间、智能工厂和自动化生产线,在全国率先建设首个“数控一代”科技创新中心、“数控一代”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示范园。三是打造一批支撑新实体经济发展的创新企业。泉州高新区全力支持大企业技术创新、并购重组、上市融资,加快培育高成长性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高新技术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实施瞪羚企业和科技小巨人培育计划,打造创新型企业群落。例如,园区企业火炬电子持续发力电容器领域关键技术,打破了原先中国宇航级多层陶瓷电容器产品需要进口的局面,填补了国内空白;国内反光材料领域龙头企业夜光达首创微棱镜反光技术,填补了国内微棱镜反光材料生产技术的空白;中科生物研制出了全球首套模块化整合栽培系统。

  泉州高新区以建设创新平台为抓手,加快集聚人才、技术、资本等高端要素,持续营造创新创业创造生态。一是创新平台引进培育机制。泉州高新区突破单位性质、编制、指标及地域等限制,创新机制采取“一院一策”的模式引进高校院所,在人才引进、平台建设、成果转化、规划用地、经费支持等方面给予支持,最大限度调动院校和科研人员的创新创业积极性。二是大力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泉州高新区引导通过“政府引导、实体办院、市场化运作、专业化运营”和“以项目为核心组建创新团队”等创新方式,建设16家新型研发机构。三是打造海西“人才港湾”。泉州高新区积极实施人才“港湾计划”,创新“人才+团队+项目”的引才育才办法。园区设立800万元大众创业发展基金;与泉州银行联合设立“创业贷”项目,授信总额度达1亿元。四是持续提供科技金融服务。泉州高新区通过聚合银行、保险、融资租赁等金融类机构,在泉州市首创设立科技支行。设立规模达2亿元的科技型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发挥政府增信资金的效用。

  新的发展时期,泉州高新区将锐意改革,积极探索,以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创新人才为第一资源,积极开展激励创新政策先行先试,努力探索新观念、新模式,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新体制、新文化,全力打造创新高地。

2022-03-14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46345.html 1 泉州高新区:向新实体经济转型建“一区十园”创新高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