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伟
连任4届全国人大代表的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庆峰,是人工智能领域的“老代表”了。20年来,刘庆峰始终不忘初心和使命担当,积极建言献策,相关建议得到了相关部委的高度重视,多项已被采纳实施。
推动人工智能加速布局
有成果
刘庆峰创办的科大讯飞扎根人工智能和智能语音领域多年,而人工智能也是刘庆峰在全国两会上关注的重点。他曾多次阐述人工智能在国家社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建议将“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系统规划、加速布局,抢抓全球产业制高点。
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刘庆峰牵头提出《关于制定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加快人工智能布局的建议》《关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和中国脑计划,建立国家人工智能综合试验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等。这些建议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2016年7月,国务院发布《“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提出开展“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人工智能成为重中之重。2016年12月,国务院发布《“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发展人工智能。培育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促进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重点领域推广应用,打造国际领先的技术体系。”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刘庆峰围绕人工智能发展提出9条建议,包括源头技术创新标准制定、产业生态打造、相关法律体系以及伦理和人文等。
随后,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全面提出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总体路径,由此人工智能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2017-2019年,人工智能连续3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并且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助力智慧人大建设
有回音
2020年,刘庆峰向全国两会提交了5份书面建议,其中包括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推进“智慧人大”建设:引入智能语音技术,提升全国人大办公和人大代表服务质效;增强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在议案和建议办理工作中的应用,用数字技术服务代表履行职责;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人大立法工作, 提升立法效率。
一年后的2021年4月,科大讯飞与全国人大信息中心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人大内部建设人工智能服务平台和辅助业务开展的信息化业务中台,用于支撑办公、会议、立法、信访和业务处理等场景应用所需,推动实现对信息化综合水平的提升。
“2022年全国两会,科大讯飞人工智能技术将服务于全国人大17个驻地的113个小组简报编写与输出,以及全国政协7个驻地58个界别小组提案讨论的转写出稿工作。”刘庆峰说。
科技惠民服务刚需
落实处
作为基础设施建设,人工智能在教育和医疗行业应用尤为明显。
在医疗领域,刘庆峰发现,当前优质医疗资源相对缺乏、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足的结构性问题制约着分级诊疗的有效开展。于是,在《关于通过人工智能促进“健康中国”建设,助力基层医护人员培训和慢病管理的建议》里,刘庆峰提出利用人工智能提升医生工作效率、提高医生服务能力,推进基层医疗水平提升。
在教育领域,刘庆峰在《关于建设人工智能+教育,积极引导新技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建议》中,建议通过教育大数据的监测、分析与挖掘,为学生、老师及家长提供个性化学习、教学、指导服务,为基础教育改革提供支持;在《关于用人工智能推动教育均衡化和现代化,实现因材施教的建议》中,提出让学生享受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加快创新教学应用成果在全国迅速推广应用。
目前,教育部已牵头实施了“全国基础教育大数据研发与应用示范工程”;科大讯飞与北京师范大学也已发布大数据应用模型体系及教育大数据应用平台,为上述示范工程提供更好的实施基础。目前,智慧教育产品已经应用于全国5万多所学校,服务过亿师生。
此外,刘庆峰还关注创新创业。通过对创新创业者调研,刘庆峰牵头提出《关于健全创新创业扶持保障体系,促进创新创业健康发展的建议》。该建议受到国务院和相关部委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强创业培训等支撑平台建设”“培育创业创新精神,强化创业创新素质教育,树立创业创新榜样。”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刘庆峰再次向记者强调,‘十四五’期间,用系统性创新迎接人工智能大未来,用人工智能建设美好世界,是我和科大讯飞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