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轩 刘清
回顾2021
向“高”攀升,向“新”奋进。回首刚刚过去的2021年,厦门火炬高新区紧扣国家、省、市重大战略部署,锚定“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总目标,关键指标稳中有进,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为未来发展积蓄了强劲动能。2021年,厦门火炬高新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453.8亿元,约占厦门市42%,同比增长13.9%;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新净增企业4148家,企业数量增长39.6%;国家级高企超1200家,高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78.9%,数字经济产值占比达92%;高技术企业利润同比增长96.8%。
科技创新主引擎动力 更加强劲
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厦门分中心、神州信创研究院等创新平台落地;IBM、微软、SAP、腾讯优图等创新赋能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园区企业科华数据参与完成的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一个个令人振奋的创新项目,拼出厦门火炬高新区2021年科技创新的鲜活图景。
2021年,厦门火炬高新区坚持以创新为发展的第一动力,让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科技创新,企业是主体,人才是核心,厦门火炬高新区在布局创新平台、推进各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运营的基础上,一手引导企业做强创新载体、夯实创新基础;一手拓宽引才渠道,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构建起科技创新的“四梁八柱”。数据显示,2021年园区全年新增高层次人才201名,新增产业人才近3万名,其中本科以上人才同比增长4.5%。
中小企业能办大事,而专精特新企业正成为厦门火炬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强链补链的生力军。2021年,园区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总数达29家。为了推动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驶入快车道,厦门火炬高新区精准施策,出台“火炬专精特新十条”,每年安排不少于1.5亿元专项资金。
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阵地基础
更加牢固
2021年年底,厦门火炬高新区对外发布:计算机与通信设备产业2021年实现产值1006.6亿元,同比增长15.1%。这意味着,继平板显示、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后,厦门火炬高新区再添一条千亿产业链。截至目前,厦门火炬高新区五大主导产业(平板显示产业、计算机与通信设备产业、电力电器产业、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中有3条产业链达千亿规模,同时,园区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实现了新突破。成绩的背后,是厦门火炬高新区以高质量招商提升产业能级。
2021年,随着百亿级的厦门时代项目顺利落地并开工,厦门火炬高新区新能源产业再上新台阶,为厦门市打造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奠定了基础;中国电力、光谷云等十亿级项目,以及烟台显华、南京高光、诺华精密等先进制造业强链补链项目的引进,助推厦门火炬高新区主导产业实现新跃升。
与产业链招商协同并进的是基金招商。厦门火炬高新区设立的火炬孵化加速母基金,已落地惠友豪嘉、昆桥、芯跑共创三号等产业基金;并通过基金投资,引进集睿致远、天德钰、华大北斗等优质项目,基金招商成效初显。
同时,厦门火炬高新区积极谋划布局智能传感器与物联网、生物医药与健康等新兴产业,已初步编制完成产业发展规划,启动专业产业园选址设计,筹划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并与中科院计算所、中国芯片产业联盟等合作,打造全国首个集赛事论坛、项目加速、公共技术平台于一体的RISC-V开源芯片产业生态。
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品牌效应
更加凸显
良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和竞争力。 2021年,厦门火炬高新区一个个重点项目跑出“加速度”:厦门时代项目1500亩工业用地仅用时42天就完成全过程审批,并正式动工建设;天马6代项目近65万平方米的主厂房不足一年便实现封顶;海辰项目建设仅一年即实现竣工投产……
厦门火炬高新区继续深化产城人融合,推动同翔高新城、软件园三期重大片区产业项目和基建配套项目建设,多措并举提升企业精准服务能力,以更优的营商环境,吸引项目、资金、人才等要素集聚。
在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以及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在政策方面,厦门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促进厦门火炬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全面理顺和拓展高新区“一区多园”运行机制奠定制度框架;同时,厦门火炬高新区印发《厦门火炬高新区进一步推进企业提质增效的若干措施》,围绕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智能制造、产融结合等方面,有效推动企业降本提质增效。
此外,从企业需求出发,厦门火炬高新区创新服务举措,如依托高新区产业联合会搭建高新区供应链平台,吸引近200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构建企业供应链协同机制和市场要素共享机制;“火炬大学堂”链接国内外战略合作伙伴,搭建政企学研深度合作平台,吸引各方面踊跃参与;“火炬智服”平台整合智能制造各类产品和服务635项,撮合联芯等重点企业项目合作26个,“火炬金服”平台撮合融资783笔,累计放款约99亿元。
金砖创新基地窗口效应
加快显现
2021年,厦门火炬高新区努力在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走在前、做表率,金砖创新基地窗口效应加快显现。
围绕金砖创新基地建设,厦门火炬高新区扎实推动金砖未来创新园(软三)、金砖数字经济孵化中心(软一北片区)、金砖留学人员创业路演厅(火炬荟智空间)等特色功能载体“串珠成链”。同时,积极布局金砖交流平台,与湖里区政府共同扶持“金砖+”科技加速器项目;设立“金砖人才创业基地”,建设“海外人才之家金砖工作站”;推动IBM创新中心等建设金砖国家资源对接与产业协作平台。
在引进金砖合作项目方面,厦门火炬高新区引进链石科技金砖石材制造云项目、网龙普米教育科技项目等大企业来厦设立金砖总部,挖掘实施金砖合作示范项目29个。
展望2022
勇立潮头谋发展,勇毅前行谱新篇。展望2022年,厦门火炬高新区将把高新区工作放在全国、全省、全市大局中去考量、去推动,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核心区,为厦门打造高质量发展引领示范区,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优化创新生态激发内生动力
着力推进中国软件名园试点园区建设,推动腾讯优图、IBM、微软、SAP等创新赋能中心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升级;做强做优“火炬科技服务联盟”;提升“火炬创新券”等公共服务平台创新能力;全面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建设,开展重点产业专利导航,助力企业培育高价值专利……
创新服务再加码,2022年厦门火炬高新区将进一步壮大创新主体,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进企业向科技型转型升级,同时围绕重点产业技术短板,有针对性地部署创新链,引进一批关键技术创新平台,提升技术服务能力。
科技创新离不开一流的创新人才,2022年厦门火炬高新区将加大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力度,培养技能人才,同时提升厦门海外创新创业大赛影响力,加快形成覆盖金砖国家、链接全球的引才网络,为建设人才高地和激发创新活力不断铺路架桥。
以精准招商和园区建设
夯实发展后劲
紧扣厦门市“十四五”培育万亿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目标,厦门火炬高新区将加强与市直部门、小分队和行政区的联动招商,并整合统筹区内招商资源,加强招商专业化队伍建设,着力塑造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招商引资新优势。
龙头企业是产业招商的关键。厦门火炬高新区将围绕厦门时代、联芯、天马、今日头条等多家行业龙头和重点项目,完善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进一步补链强链延链,壮大产业集群,同时将向存量要突破,通过优质服务推进现有企业增资扩产。
同时,厦门火炬高新区还将释放产业引导基金的导向作用,对接各方优势资源,加快基金招商和资本招商的步伐,持续引进以重点产业为主要投向的优质子基金项目,做大做强基金规模,招引优质产业项目来厦落地。
重点推进同翔高新城人才社区、火炬九年市属公办学校等关键配套项目建设;推动洪新路、蓝田路和内按大道二期等一批道路管网工程建成投用;同步启动同翔高新城科技馆、综合商务中心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软件园三期一号公园、幼儿园等配套项目建设……围绕推进“产城人”深度融合和加快完善公共配套,厦门火炬高新区将继续抓实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建设13个省重点项目和31个市重点项目。同时,厦门火炬高新区还将发挥新能源企业作用,支持园区企业施行光伏发电、企业节能改造、新型储能等提升工程,开展信息光电园低碳工业园区创建试点;常态化开展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支持小微企业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贮存转运试点项目落地。
以产业升级和营商环境
再优化厚植发展新动能
聚焦产业升级,厦门火炬高新区将力促重点企业增产增效,支持发展较好的重点企业进一步扩大产能,并推动重点企业智能化生产线改造项目尽快实施,同时将进一步发挥产业联合会等企业联盟作用,打造“龙头企业支撑引领+中小企业协作配套”模式,推动形成一批本地合作标志性项目。
加快培育壮大专精特新和独角兽企业,也将是厦门火炬高新区2022年的重要任务。为此,高新区将建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库,开展独角兽企业遴选和培育工作,搭建种子独角兽、潜在独角兽等企业培育库。
厦门火炬高新区还将继续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聚焦第三代半导体、新能源、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生物医药与健康等前沿产业,加快锂电池材料研究院、华为(厦门)开发者创新应用中心等项目的落地建设,积极布局培育新兴产业集群。发挥RISC-V开源芯片产业生态作用,培育壮大开源芯片产业。
“你负责茁壮成长,我负责精心浇灌”,服务向来是厦门火炬高新区的“金字招牌”。2022年,厦门火炬高新区将在深入走访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政策针对性、有效性,同时落实好“专精特新”“免申即享”“网上简易申报”“金服+智服”等政策,全链条优化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流程。
同时,厦门火炬高新区还将进一步提升“火炬大学堂”品牌效应,推动建设国家火炬创业学院和产业智库、师资库,为园区30%以上的规模以上企业提供培训服务,为企业发展赋能。另外,厦门火炬高新区还将继续深化智慧园区建设,建设智慧政策服务平台、产业大数据可视化平台,加强面向企业的智慧政务服务,推动智慧园区软一试点平台成果复制拓展。
以深化开放合作构建发展新格局
2022年,厦门火炬高新区将继续以深化开放合作构建发展新格局。依托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建设,支持企业出海拓展海丝和“金砖+”市场;加快推动小米数字产业金融、金砖石材制造云等重点项目落地,积极谋划ABB、SGS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在厦落地金砖业务总部,加快推动中俄数字经济研究中心等平台落地。以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为核心,着力提升软件园三期和同翔高新城两个核心园区金砖特色功能,完善厦门软件园一期北区、金砖未来创新园、火炬荟智空间等金砖载体展示功能。
厦门火炬高新区还将支持台资龙头在高新区进行产业链垂直整合,促进海峡两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融合发展,增强台企优势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完善厦门台湾科技企业育成中心、海峡两岸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等载体功能,不断推进两岸产业融合。
除标注外,本版图片均来自厦门火炬高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