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07日
第A8版:热点

农工民主党提案聚焦国是贡献智慧力量

农工党中央向全国政协提交提案34件,界别小组提案32件

  2021年7月25日至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工党中央副主席杨震率农工党中央调研组赴黑龙江、吉林开展“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 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供给保障能力”专题调研。

  2021年7月20日,农工党中央对口上海市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启动会在上海举行。图为7月20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率调研组在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听取中华鲟保护工作成果介绍。

  提案倾力推动“健康中国” “美丽中国”建设

  本报讯  2022年,农工民主党中央注重界别特色,聚焦国是焦点,以农工党中央名义提交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提案34件、以农工党界别小组名义提交32件,农工党中央提案与界别提案的数量和质量进一步均衡。

  农工党的提案在选题上继续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彰显农工党主要界别特色,聚焦“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建设,为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在34件农工党中央提案中,体现农工党主要界别特色的共有24件,其中医药卫生11件、人口资源2件、生态环境11件,占比达71%;32件界别小组提案中,体现农工党主要界别特色的共有22件,其中,医药卫生15件、生态环境7件,占比达69%。

  其中,《关于加快推进黄河几字弯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关于加强黑土地保护,推进东北地区农业现代化的提案》《关于完善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的提案》《关于充分发挥灵活就业作用推动共同富裕的提案》《关于加大政策扶持和保护力度,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提案》《关于优化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生态环境治理的提案》《关于加快药品医疗器械自主创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核心能力的提案》《关于构建国家资源环境监测体系的提案》《关于加快互联网医院建设的提案》《关于深化农村产业融合体制机制改革的提案》《关于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提案》《关于强化国家数据灾备体系建设的提案》等为农工党中央重点提案;《关于促进国家药品带量采购可持续发展的提案》《关于高度重视地质碳汇作用的提案》《关于大力发展护理型家庭养老床位的提案》《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提案》《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的提案》《关于鼓励银行供应链金融模式精准服务实体经济的提案》《关于调整东北地区产业发展结构的提案》《关于进一步激励青年、女性科技人才创新活力的提案》《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监管科技支撑的提案》《关于加强统筹氢能产业发展,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提案》等为农工党界别小组的重点提案。

  据介绍,提案总体上延续了农工党中央长期关注的课题,涵盖医药卫生、生态环保、人口发展、民生就业、乡村振兴等领域,涉及东北、西部、京津冀、黄河几字弯、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充分突出了农工党以医药卫生、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主界别的党派特色。(何建昆)


  以紧密型医共体为抓手 完善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体系

  ▶ 农工民主党中央

  基层卫生健康服务工作直接面向群众,是满足人民健康需求的第一道防线。为此,农工党中央带来了《关于完善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的提案》,针对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以保障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确立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大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状况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持续改善,特别是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群众就医满意度明显增强。

  但是,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仍需深化。二是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队伍尤其是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仍然薄弱。三是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相关配套政策有待完善。

  为此,农工党中央建议:深入推进紧密型医共体为抓手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一是深化综合医改。二是优化资源配置。打造服务“一盘棋”,牵头医疗机构承担急危重患者救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服务,加大全科医生培养使用,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三是适度照顾中西部历史欠账多、财力不足情况,将中西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项目重新纳入中央投资支持范围。四是按照服务人口数量提高并动态调整编制标准。

  同时,要加快改革完善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相关政策。一是推动各类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修订,允许统筹使用。二是适度加大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中央转移支付力度并动态调增。三是加大医保支付政策支持力度。探索医保支付对医共体实行按服务人头总额付费,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将符合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医保定点,放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保资金总额限制;加快实行基层首诊制度,除急诊等特殊情况外,对不经基层首诊的降低报销比例,扩大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住院报销比例差距。

  此外,还要全面加强基层适宜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


  一体化推进黑土地保护 与东北农业现代化

  ▶ 农工民主党中央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乎国家发展大局。新时代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为此,农工党中央《关于加强黑土地保护,推进东北地区农业现代化的提案》提出,东北振兴的农业优势在黑土地。应一体化推进黑土地保护与东北农业现代化,通过土地利用的高度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智能化来科学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据了解,东北地区耕地面积约6.21亿亩,其中典型黑土耕地面积约2.96亿亩,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粮食产量占比超过1/4,商品量占比1/4,调出量占比1/3。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猫”,是我国重要战略资源,也是东北振兴得天独厚的基础优势。

  但是,目前,东北黑土地保护尚未在国家层面立法,还存在刚性约束机制有待形成、资金投入及统筹力度不足、集约化程度较低、政策合力有待加强等问题。

  为此,农工党中央建议:一是建立最严格的黑土地保护机制。加快推进黑土地保护立法,参照国家生态保护区机制,在高品质农业特区设立黑土资源保护区。

  二是完善黑土地保护经费支持政策。统筹建立稳定的黑土地保护资金投入机制。完善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在坚持中央财政纵向补偿基础上,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产销区横向利益补偿机制,以粮食调出量和调入量为基准核算补偿标准,不让耕地保护承担地区“吃亏”。

  三是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智能化发展。鼓励集约化经营,鼓励种植大户、农业生产合作社、规模化农场发展,积极推广新型农业合作化,提高黑土地利用与保护的规模化水平。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在规模化前提下,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以“粮头工尾”为方向,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确保“优粮优价”,支持东北地区统一打造“东北大米”粮食品牌,提高品牌辨识度。调整相关限制性措施,鼓励和规范汉麻产业发展,支持东北地区建设全国重要的汉麻生产加工基地,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四是强化黑土地保护政策合力。因地制宜完善保护性耕作发展政策体系,对涉及黑土地保护的各类项目资金进行统筹整合,提高使用效率,切实发挥政策集聚效应。升级改造高标准农田,允许已建成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黑土地保护建设项目,将黑土地保护建设项目标准提高至亩均3000元左右。结合农业科技区域性特点,支持在东北设立国家黑土研究院,统筹央地科研力量,加强黑土地保护科技攻关。注重统筹黑土地保护与盐碱地治理,改变重水利建设轻土壤改良的传统路径,探索建立“重大工程+技术配套”治理模式,实现工程效益最大化,拓展东北地区粮食增产空间。


      多措并举推进黄河几字弯绿色高质量发展

  ▶ 农工民主党中央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为此,农工党中央《关于加快推进黄河几字弯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提出,加快国家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验区试点示范建设,创建黄河几字弯国家公园,加强能源、生态建设科技支撑,实施生态产业化战略,加快推进黄河几字弯绿色高质量发展。

  黄河几字弯是指黄河流经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5省区所形成的几字形区域。该区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储备基地,探明储量煤炭占全国的66.2%,煤层气占全国的50%,天然气占全国的37.8%,原油占全国的7.5%,贡献了全国能源总调出量的50%。

  但几字弯生态修复与转型发展难题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能源资源战略规划缺失。各省份各自为政的能源布局,重复率高、利用率和转化率低,弱化了我国能源革命的驱动力。

  二是矿区生态隐患严重。1000多座煤矿中绿色矿山、智慧矿山占比不到一半,森林覆盖率仅9.6%,不少城市PM2.5、PM10年均值高于国家标准,草场耕地数量与质量普遍下降,生态隐患重重。

  三是绿色产业化滞后。以煤为主的高耗能高排放重化工产业升级内卷严重。绿色产业布局少,起步晚,竞争力弱,生产、生活方式传统,民生发展滞后,绿色之路任重道远。

  四是生态产业化协同不足。

  为此,农工党中央建议:一是结合国家“双碳”战略,加快国家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验区试点示范建设,共建国家能源战略储备特区。以煤炭、电力、油气和新能源体制创新为突破口,加强资源整合、市场整合,提高能源管理效率和国际影响力。在鄂尔多斯、榆林加快建设国家现代能源示范区,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和传统企业,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促进几字湾城市群协同发展。将黄河几字弯确立为国家能源战略储备特区,坚持保护性开发,划定国家能源战略储备重点区域,给予特殊的政策保障和补偿。

  二是创新生态建设模式,完善生态补偿和生态价值实现机制,创建黄河几字弯国家公园。继续推广“购买式造林”“市场化种草”,探索发行生态保护和修复绿色金融专项债券,并对相关项目进一步落实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草原、湿地、荒漠、矿山等生态类型,可参照森林生态效益标准补偿,创新生态价值交易、置换等实现机制。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以融合与共生发展为目标,以几字弯为一体规划建设黄河几字弯国家公园,结合三北防护林建设,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屏障。

  三是加强能源、生态建设科技支撑,共建共享新技术研发平台。支持央地共建国家能源大科学中心和国家实验室,联合开展重大科技攻关。设立国家储能技术、能源清洁转化、能源循环利用、绿色能源等重大专项,支持几字弯率先提高能源清洁转化技术水平。

  四是引导与支持央企等组织参与生态治理,建立现代化的种植基地,实施生态产业化战略。几字弯处于北纬35-40℃农作物黄金种植带,建议引导与支持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国家能源集团等企业组织,发挥技术与集团优势,科学布局和组织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全面提升几字弯生态安全屏障质量,推进形成生态保护和修复新格局。加强与地方政府开展深度合作,解决绿色能源等新产业受技术、融资、土地、上网指标等限制,实现矿区的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发展。


  巩富文:前瞻布局元宇宙 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本报讯  目前,“元宇宙”概念已经成为产业聚焦的新宠,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元宇宙。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委员、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巩富文也将目光聚焦在元宇宙安全和发展上。他建议,前瞻布局元宇宙,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巩富文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前瞻布局发展元宇宙,是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把握发展主动权的重要现实路径。

  巩富文建议,应加快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打牢元宇宙发展根基。元宇宙行不行,底层在基础设施。要总体筹划、系统布局,着力构建以5G通信网络为基础、以数据算力设施为核心、以智能互联为突破,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数字基建新体系。推动千兆光纤网络、IPv6、5G基站等连接基础设施升级和商用,加快大数据池、云计算站、超级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和全域性普惠型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发展,引导互联网平台、头部企业搭建开放性、零触网的商业数据交换共享基座,贯通各行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数据通道,把硬件、数据、企业、用户无缝对接、紧密融合,打通元宇宙发展的数字“大动脉”。

  同时,应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把控元宇宙安全命脉。关键核心技术是元宇宙最大的“命门”。要始终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高性能芯片、区块链等元宇宙相关前沿领域破冰领航,力争实现“换道超车”。积极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鼓励开源社区发展,支持创新企业增加基础研究、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投入,加快推进实体产业价值链、供应链各环节的数字化改造,乘势而上抓实产业数字化转型,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制造、物流、材料、生物等技术交叉融合,构建全生态数字体系,促进元宇宙商品、服务更加柔性化、个性化、定制化,满足消费升级需要,拉动产业升级和原始创新。

  此外,应加深区块链探索应用,拓展元宇宙赋能场景。区块链是元宇宙的重要组成。要抓住区块链技术融合、功能拓展、产业细分的契机,发挥区块链在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建设可信体系等方面的作用,加速推进元宇宙“脱虚向实”,从今天所理解的游戏、社交和娱乐领域,向城市规划、城市管理、生产制造业、商贸流通业、医疗服务业等方面拓展延伸,打造诸如“元宇宙+智能制造”“元宇宙+版权保护”“元宇宙+金融结算”“元宇宙+现代农业”等多维度示范性应用场景,实现元宇宙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切实赋能实体经济全面升级,划出“第二条增长曲线”。

  另外,还应加强数字经济综合治理,护航元宇宙行稳致远。理性看待元宇宙所引发的新一轮数字经济热潮及其社会影响。客观正视资本扎堆、舆论炒作、概念泡沫、监管不足等问题,高度关注在伦理、垄断、算力、隐私、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潜在风险。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治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发展中治理、在治理中发展。要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建立健全元宇宙治理体系,明确规则,划清底线,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国内和国际,促进公平竞争,反对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加快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及时弥补规则空白和漏洞,加强数据产权制度建设,强化企业信息安全责任。构建有活力、有创新力的制度环境。(何建昆)

2022-03-07 农工党中央向全国政协提交提案34件,界别小组提案32件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26310.html 1 农工民主党提案聚焦国是贡献智慧力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