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叶伟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举行首场“代表通道”采访活动,邀请部分全国人大代表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采访。
构筑绿色长城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森林草原防火站站长陈良表示,内蒙古是祖国北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要不遗余力,尽责担当,为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固而继续奋斗。
陈良介绍,这些年内蒙古自治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拿大兴安岭林区来讲,森林草原覆盖率越来越好,多年不见的野生动植物也出现了,比如说袍子、野鹿、杜鹃,有时候还能碰见黑熊。生态环境好了,百姓们搞起了生态旅游,发展有机绿色农畜产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陈良说,他从事林草行业30年来,早就把保护森林和草原融入到生命中了,要想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我们的森林和草原,像珍惜生命一样对待我们的生态。他说,“我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人民城市为人民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首钢集团总建筑师吴晨表示,希望通过共同的努力,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落实在我们的设计当中,真正做到“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美好愿景。
“刚刚闭幕的北京冬奥会,使京西首钢园区展现在世界眼前,这里也成为点燃北京高光时刻的焦点之一。首钢园区的惊艳亮相,凝聚着北京在城市高质量发展上的持续探索与努力,凝聚着首钢园区众多建设者、建筑师和规划师的倾情付出。大量的老旧工业建筑更新为民用建筑,原有的工业结构形式与工业建筑的遗存风貌和崭新的使用功能相融合。”吴晨举例说。
吴晨介绍说,在规划设计当中,首钢园区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厂区的风貌格局,使西山、永定河、高耸的冷却塔等工业颜值与奥运元素完美结合。经过长达10年的伴随式设计,今天的首钢园区尽显“钢铁本色”,又向世界展示了山、水、工业原址和城市活力的美美与共的生动图景,真正成为“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
努力保证“一江清水向东流”
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自来水公司职工夏吾卓玛表示,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所以又称“三江之源”“中华水塔”。他说,“作为源头人、护塔人,我们不仅自己要用上好水,还要保证中下游的人也能用上好水。为此,我们采取了禁牧封育、湿地保护、植树造林等一系列举措,原先的荒山披上了绿装,干涸的河床里流满了清水。同时,通过无人机、水质传感器等高科技手段进行数据巡河,努力保证‘一江清水向东流’”。
“我们呵护水,水又滋养了我们;我们是守护者,同时又是受益者。”夏吾卓玛说,由于水资源生态环境不断好转,人畜用水水质不断提高,州里建起了矿泉水厂,农畜产品绿色有机,黄河旅游业红红火火,乡村振兴有了可靠依托,各族人民群众的收入不断提高。
夏吾卓玛表示,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我们要把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坚决扛起源头责任,更好地保护好生态,让‘三江之源’源清流洁,让‘中华水塔’坚固充沛,让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滋润甘甜。”
传承工匠精神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航天天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有色金属焊接班班长姜涛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为了让航天事业后继有人,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我会继续加倍努力,发挥好全国人大代表应尽的职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做好技能传承,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为实现中国梦、强国梦贡献力量。”
“我平时工作时的标配就是一把不离手的焊枪。35年来,我手持焊枪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用我手中的焊枪一次次超越自我,攻克国内焊接技术难关。”姜涛说。
“焊接时产生的火花绚丽而短暂,只有将这份短暂无限延长,才更有意义。”姜涛说,依托“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劳模创新工作室”等平台,他先后培养了300多名优秀的焊接技能人员,很多人在各类技能竞赛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也成长为全国和省市级的技术能手,以及各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