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07日
第A41版:创新园区 昆明

凝心聚力谋发展 争当表率做标兵

昆明高新区踔厉奋发启新程

  昆明高新区西区

  昆明高新区110KV兆雨(高家庄)变电站

  贝泰妮中央工厂

  云南锗业

  昆明高新区东区

  闻泰昆明智能制造产业园

  ▶  本报特约通讯员  胡兴亚


  昆明高新区坚守“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初心使命,聚焦“两主两辅”,做大做强产业规模,成为云南省首个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的园区,为昆明当好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作出了高新贡献。昆明高新区将高起点谋划产业培育、高效能推进项目建设、高效益开展招商引资、高标准完善基础设施、高普惠做优营商环境、高水平实施社会治理、高品质改善民生福祉,紧抓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机遇,全面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创新型特色园区。


  2021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经济下行压力、改革发展稳定的考验,昆明高新区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落实云南省委省政府、昆明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守“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初心使命,聚焦“两主两辅”,做大做强产业规模,延续“十三五”强劲态势,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为昆明当好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作出了高新贡献。

  这一年,昆明高新区成为全国首批“两业融合”发展试点区,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荣登2021中国生物医药园区竞争力排行榜第38位。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成为中国功效性护肤品第一股;云南生物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云南第一股;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自主研发的科维福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首批上市供应国内紧急使用,为我国抗击新冠疫情再添利器;闻泰科技昆明智能制造产业园正式投产,首台“云南造”5G手机成功下线,该产业园也将辐射全球市场,成为全球重要的5G终端智能制造高地之一。

  2022年是昆明高新区建区30周年。在三十而立这一年,昆明高新区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提出了主营业务收入要突破3000亿元的目标,在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的基础上,大抓产业发展、大抓招商引资、大抓项目建设,聚力高质量兴区,坚持特色化强区,为全力开创昆明生态化国际化现代化发展新局面作出高新贡献。

  真抓实干

  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

  2021年,昆明高新区聚焦产业、主攻工业,坚持招商模式创新、坚持主导产业培育、坚持重点项目支撑、坚持创新驱动引领,综合经济实力持续壮大,经济指标平稳向好。园区工业总产值实现1013亿元,成为云南首个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的园区;完成一般预算收入25.64亿元,同比增长5.03%;主营业务收入实现2665亿元,同比增长10.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4%。

  聚焦“两主两辅”,产业规模做大做强。昆明高新区生物医药领域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16亿元,占园区主营业务收入19.4%,稀贵金属新材料领域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36亿元,占园区主营业务收入61.4%;数字经济领域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3亿元,现代服务业领域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2亿元。园区呈现出集群式、专业化、特色型发展态势。

  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潜力不断增强。昆明高新区加大科创经费支持,投入全社会R&D经费18.67亿元,兑现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资金、楼宇入驻企业绩效奖励5358万元,安排1027.32万元支持企业投资建设、提升规模,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0户,保有高新技术企业238户,完成专利申请571项、专利授权1623项。同时,昆明高新区做大科创群体规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做响科创成果品牌,引进高层次人才。

  聚焦重大项目,招商引资结出硕果。昆明高新区引进昆明市外到位资金155.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466.06万美元;开工建设创新疫苗研发及产业化集群建设项目、沃森生物科创中心、贝泰妮中央工厂、中南高科·昆明智谷创新产业示范基地一期、清华海峡科技小镇等5个亿元以上项目;签约落地闻泰牛顿科技小镇,闻泰昆明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顺利投产,二期顺利开工建设;签约落地箩筐全时空数据产业小镇、多宝电缆电力新材料装备产业集群科技园、正创零售智慧产业园等一批大体量项目;引进云南天峰生物、昆明银诺医药、海南华氏、云南科耀生物、云科特色植物提取实验室等一批成长潜力大的企业和项目。

  聚焦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昆明高新区围绕提升营商环境,开展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行动;围绕改善企业服务体验,建立“1+8”企业综合服务体系,创新开展“五员”服务;围绕优化政务服务质量,上线“产业大脑”智慧平台,实现政策通知“全覆盖”、提交材料“零见面”、资金兑现“秒到账”,组建行政审批代办队伍,建成企业服务中心实体平台(政务服务大厅)及线上平台;围绕助力企业茁壮成长,坚持抓“六稳”,促“六保”,兑现纾困解难扶持政策资金2亿元,培育“金种子”企业4户,保有“新三板”企业13户,扶持贝泰妮、生物谷2户企业成功上市;围绕推进园区对外开放,获批成为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首批联动创新区,并获昆明市政府专项政策文件支持。

  这一年,昆明高新区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进、经济贡献不断提高、产业优势不断凸显、改革创新不断深化、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民生福祉日益增进。

  发展特色产业

  带动园区经济蓄势突围

  在发展特色产业上,昆明高新区推进“两主两辅”持续发展、推进产业能级持续攀升、推进五大举措落地见效。

  推进“两主两辅”持续发展。在生物医药领域,昆明高新区继续做强“云药”品牌,加大疫苗研发和产业化力度,集群发展中医药产业,重点建设生命科学产业园、国家疫苗产业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园、医疗器械产业园、医疗物流产业园5大特色产业功能区,依托云南省细胞工程中心、基因科技创新园,把园区打造成昆明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核心区和云南最大、西南领先、全国知名的生命科学产业新高地。在稀贵金属新材料领域,昆明高新区做大做强锗、铂、铑、钯等新材料产业集群,探索发展液态金属、碳化硅、石墨烯等前沿新材料领域,做精国家稀贵金属及锗材料产业基地,打造全国功能性新材料特色产业区。在数字经济领域,昆明高新区结合闻泰科技在园区产业布局,建设以智能硬件为基础,以半导体产业为重点,以5G产业为方向,以大数据应用场景为目标的数字经济发展体系。在现代服务业领域,昆明高新区坚持“产业支撑+功能配套+服务拓展”,推动一批重大科技服务、大健康服务项目建设,将现代服务业打造成园区重点辅助产业。

  推进产业能级持续攀升。昆明高新区加速推进产业动能转换,做强以闻泰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园区工业增长提供新动能;加快培育产值10亿元级以上骨干企业,大力培养后备力量,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结合国家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国家级绿色制造示范园区建设、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工作等,推进产业数智转型、绿色发展和融合发展,着力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着力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制造业与互联网、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着力构建完善创新生态,推动企业加快技术创新、业态创新、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引领园区产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推进五大举措落地见效。昆明高新区实施重点企业扶持行动、示范基地提升行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行动、全链发展产业专项行动、制造业集群创建行动,带动园区经济蓄势突围。

  构建科创体系

  助推园区创新动能强劲

  昆明高新区重构科技创新体系,树立“大科技”工作导向,做优科技创新要素,强化平台要素支撑力, 助推园区创新动能强劲。

  重构科技创新体系,树立“大科技”工作导向。昆明高新区按照“1+5+7”工作思路,紧扣“重构科技创新体系”1大主线,搭建“一体化科技工作体系、全生命周期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全过程双创载体支撑体系、全方位创新要素赋能体系、全景式大数据科创管理体系”5大子体系,实施“成立科技创新委员会、提升孵化载体整体质效、开展科技企业梯度培育、搭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引领四类指标争先进位、促进高端资源链接整合、夯实创新要素支撑能力”7大行动,全方位盘活创新创业资源、全过程管理创新创业载体,全维度优化创新创业生态。

  做优科技创新要素,强化平台要素支撑力。昆明高新区按照“一个细分领域+一个创新中心+一个公共服务平台+一个特色园区”思路,建立“1+1+1+1”创新平台支撑体系,支持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创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与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引进各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运营企业来高新区建立分支机构,鼓励现有专业园区打造高能级科创空间,加快建设稀贵金属新材料、植物产品、烟草化学领域云南实验室,搭建科技创新大数据管理平台,全面梳理创新资源,为盘活使用创新要素提供数据支撑。

  昆明高新区强化人才要素引聚力,继续建强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园等人才招引平台、拓展“人才e家”大数据应用功能,优化酒店式人才公寓环境,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创新产业发展工作机制,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以优厚的创新创业环境吸引各类人才进驻高新区。昆明高新区充实科技创新资金,加大科创资金投入,确保全社会R&D 投入逐年增长。

  抓实项目建设

  支撑园区发展增量充足

  昆明高新区围绕园区特色产业发展方向,聚焦国家、云南省、昆明市投资方向和重点支持领域,从国家政策中寻找项目,从市场需求中寻找项目,从现有产业中寻找项目,从资源利用中寻找项目,谋划一批事关园区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聚力做强项目单点、延伸项目链条、创建项目集群。

  尽快促成在谈项目。昆明高新区全力跟进中南高科·昆明智创产业园(二期)、迪马西南应急医疗产业基地、中宣液态金属科技项目、龙津仿制药研发和产业化项目等在谈项目。

  尽快开工落地项目。昆明高新区加快推动正创新零售智慧产业园、箩筐全时空数据产业小镇、多宝全智能高科技电力装备产业集群生产研发及成果转化科技园、裕同科技昆明包装产业基地等落地项目建设。

  提速建设在建项目。昆明高新区加快推进闻泰智能终端产业园(二期)、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园、国家疫苗产业基地、贝泰妮新中央工厂、清华海峡健康科技小镇、沃森生物科创中心、中南高科·昆明智谷创新产业示范基地(一期)、好医生集团圣科药业基地商业物流项目、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园等在建项目竣工。

  当前,昆明高新区着力抓实项目建设,支撑园区发展增量充足。

  招商引资

  助力园区培育产业集群

  昆明高新区聚焦招商引资,校准招商引资目标导向,健全招商引资制度机制,助力园区培育产业集群。

  校准招商引资目标导向。昆明高新区以联动创新区建设为契机,加大“走出去”力度,围绕高科技、高效益企业及头部产业、主导产业,推动精准化靶向式招商,招引一批投资大、产值大、就业容量大、经济效益高、环境效益好的项目落地;坚持产业链招商,构建“双高+链群配(产业链、集群、配套)”招商体系,做强产业链,延伸上下游,通过招引配套企业补前端、强中端、延后端,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健全招商引资制度机制。昆明高新区围绕做好项目谋划、储备、建设,建立招商项目调度、协调机制,构建“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开发格局。昆明高新区还围绕提高招商质量,建立招商引资进区质量评价、项目协议联审等机制,确保招大引强、招强引优;修订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领域招引政策,配套健全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数字经济产业、现代服务业领域招引政策,全面构建“1+N”招商引资政策体系;改善招商引资队伍素质,提升招商引资质量效益,破解招商引资用地瓶颈。

  坚持特色化强区

  奋力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2年,昆明高新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云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及省委经济工作会、昆明市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高起点谋划产业培育、高效能推进项目建设、高效益开展招商引资、高标准完善基础设施、高普惠做优营商环境、高水平实施社会治理、高品质改善民生福祉,不断引领园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昆明开创生态化国际化现代化发展新局面贡献高新力量。

  2022年,昆明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设定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突破1100亿元,实施重点企业扶持、示范基地提升、“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全链发展产业、制造业集群创建五大行动。昆明高新区将聚焦生物医药大健康、稀贵金属新材料两主产业,完善强链、延链、补链,推动滇中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滇中医药及健康产业先进制造业等产业集群发展。

  在建区30周年到来之际,昆明高新区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发展新格局,紧抓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机遇,全面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创新型特色园区,以新的更大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本版图片来源:昆明高新区

2022-03-07 凝心聚力谋发展 争当表率做标兵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26271.html 1 昆明高新区踔厉奋发启新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