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07日
第A52版:创新园区 随州

随州高新区:奋力绘就高质量发展精彩画卷

  随州高新区工业园一角

  厦工楚胜汽车

  齐星公司驾驶室自动化生产车间

  随州高新区内设部门正副职岗位竞争上岗面试现场

  奋力绘就高质量发展精彩画卷的随州高新区

  ▶ 朱西胜  钟克波


  2021年,随州高新区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聚焦专用汽车为主导的传统产业,做大做强精细化工、新能源、电子信息、农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积极推进大数据、绿色能源等未来产业,奋力建设“三城四基地”,打造“创新高地、产业新城”,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年经济指标、招商引资项目、产业发展、营商环境等均取得较大提升。


  惟有担当,方能勇毅笃行;惟有创新,方能勇立潮头。

  2021年,随州高新区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奋力建设“三城四基地”,打造“创新高地、产业新城”,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绘就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画卷。

  2021年,随州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全年精彩:全区实现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外贸出口额同比增长分别为26.7%、30.36%、35%,分别恢复至2019年的105%、127.38%、152%,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列随州市第一。移动应急装备创新型产业集群纳入国家产业集群试点(培育),创新能力位居湖北省第二。全年实现招商引资项目22个,总投资额216亿元,在随州市综合考核中位居第一。营商环境进入湖北省第一方阵,位居湖北省16家国家高新区第七位。

  随州高新区取得优异成绩的背后,有什么秘诀?“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随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郭晓东表示,过去一年,随州高新区解放思想,用改革的方法,大力破解“高”“新”元素不精、发展环境不优、体制机制不顺、招商引资项目小且少等四大难题,激发强劲发展力量,实现了全年精彩。

  突出“高”“新”

  点燃项目建设新引擎

  在齐星集团智能化车间,机械手准确无误地喷塑、压模、切割,每两分钟就造出一个驾驶操作台;泰华电子历时数十年研发的“基于MEMS(微机电系统)工艺的微型音叉谐振器”,正在操作台上批量生产,该产品获得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2021年以来,随州高新区瞄准“高”“新”立意,打造最强“增长极”。随州高新区坚持以优争先、以质取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科技含量,2021年新增数字化生产线27条,数字化车间10个,智能工厂8家,机器换人示范企业8家。从政策层面加强科技创新,新组建科技创新局,强化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建设占地50亩的高端人才公寓,补贴各类引进人才资金1000余万元。犇星新材料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移动应急装备创新型产业集群被纳入国家产业集群试点(培育)。10家企业入围湖北省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录。全年预计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30.52%,恢复至2019年的135.02%。

  随州高新区以“起步就是跑步、开局就是冲刺”的姿态奋力前行。随州电厂项目从落地到建设推进,刷新了重大项目建设的“随州速度”,这也成为随州高新区高质效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生动写照。

  2021年,随州高新区牢固树立“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理念,坚定不移把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按下产业项目大建设的“快进键”,用实干和担当奋力书写“十四五”精彩开篇。

  2021年,随州高新区新引进项目22个、合同金额达216.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6个。抢抓政策“窗口期”,精心谋划储备项目118个、总投资232亿元,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80个、总投资达223.02亿元,形成了“储备一批、实施一批、建成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全年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25个,齐星智能制造、品源现代农产品深加工等项目建成投产,东风马可迅铝制车轮、湖北正大万吨熟食等项目建成试投产,利康生态健康园、随帝福都卡式炉制造、国能长源随州火电厂等项目建设加快实施,大数据产业园5栋功能区主楼年底前完工并交付使用。

  发扬“店小二”精神

  打造随州最优营商环境

  2021年6月,随州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促进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赋予随州高新区充分权限,进一步理顺了管理体制机制,为园区聚焦主责主业,凝心聚力谋发展、心无旁骛抓项目提供了坚定有力支撑。

  推进“放管服”改革,高效办成一件事。随州高新区新组建政务服务中心,承接随州市级首批赋权清单,为市场主体最大限度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成本、减跑动,为园区企业创造高效、便捷、迅速的办事条件。2021年8月底,随州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全面启动运行,基本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不出园区”“最多跑一次”,塑造快节奏、高效率、精服务的高新形象,着力打造营商环境高地。

  “高新区政务服务大厅启用,标志着园区承接随州市级审批服务事项取得新进展,全区深化改革,‘一次办好’迈上新台阶,对提升园区政务服务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项目引进等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郭晓东介绍说,目前政务服务中心可为企业提供110余项全生命周期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服务,基本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园区。2021年8月至今,共办理2300多项业务,新增市场主体1444家,其中企业524户。

  2021年12月初,随州高新区首个工业项目“四证联发”,仅用3日就完成了原来需40个工作日的办证流程,龙牧专汽实现了“拿地即开工”。

  随州高新区主动靠前服务,当好金牌“店小二”。建立重点项目调度机制、包保机制,实行台账管理,切实解决阻碍项目建设的问题,做到清单化管理、节点化推动、责任化落实。做实四个产业园区办,一个园区实行一名领导干部包保、一名处级干部坐镇、一个专班主抓、一套机制运行,切实做到专班包靠有力度、服务到位有温度、项目落地有速度。

  2021年,随州高新区认真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兑现企业奖励5667万元。创新模式融资31.57亿元,缓解项目建设资金短缺问题。支持随州高新投公司通过增资扩股方式注入亿元资金缓解品源现代“菇的辣克”香菇酱铺货急需大量流动资金问题,以此撬动至少5亿元社会资本助推品源倍增快速发展,助力打造百亿产值,尽快实现主板上市。

  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营造发展“强气场”

  2021年7月,“90后”的布昶昶与随州高新区管委会的相关干部同台竞技。通过竞争布昶昶从淅河镇城建办一名普通干部,入职随州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小伙子有思想、有闯劲,干事劲头足。”随州高新区有关负责人这样评价布昶昶。

  “以往,淅河镇的干部特别是普通干部,只能在镇内岗位流动。想‘高攀’到随州高新区工作,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布昶昶说。

  此前,随州高新区的干部想交流出区外也并不容易。经济发展的目标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但是干部成长的“天花板”太矮,或者流通渠道不畅,极易导致相关干部形成干事创业的重度“肠梗阻”。

  《关于促进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赋予随州高新区县级人事管理自主权。由此,随州高新区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区镇一体化”,打通区镇干部使用通道。

  能者上,庸者下。随州高新区积极推行干部竞争上岗,坚持“赛场”选将、人尽其才。2021年7月,随州高新区发布管委会机关内设部门部分正副职岗位竞争上岗公告。郭晓东现场出题,竞岗者谈对岗位的认识、未来工作思路及实现目标的路径,随州高新区党工委领导班子成员综合打分。最终,4名年轻“精兵”脱颖而出,其中半数原为淅河镇普通干部。

  除选人用人外,随州高新区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和选拔干部。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土地征迁等重要“赛场”,一批领导干部走向项目一线。对于涌现出的一批随州市管干部,随州高新区则积极向随州市委市政府进行推荐,让他们走向更大的“舞台”。例如,随州高新区化工工业园区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李福银曾任随州高新区淅河镇党委书记,善做群众工作,去年7月调到园区主抓征迁工作,虽还有不到一年即将退休,但工作热情不减、劲头不退,工作有魄力、有思路,在园区土地供给“攻坚战”中频频建功。“虽然很累,但工作环境很好,心气很顺,大家都比着干。”李福银说。

  在随州高新区,每周六晚云视频项目调度会、每周末书记现场办公会,抓重点、疏堵点、解难点,一个个难关被攻克,一个个痛点被疏通。面对人少事多的实际情况,随州高新区还大力实施政府雇员制,首期向全国高薪招聘40名员工,充实到招商引资、科技创新、化工安全监管等领域重要岗位。

  念好“四字诀”

  狠抓招商引资“一号工程”

  2021年12月31日,拟在随州高新区投资30亿元建设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的某国企负责人带队前来考察,随后当场敲定投资事宜。值得一提的是,从去年11月中旬双方初步接触到项目落地,用时不足两月。

  “该项目是湖北省首家、随州惟一的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郭晓东兴奋地说:“随州专汽的产业链优势,随州市主要领导亲自指挥举全市之力支持,使我们从3个候选地中脱颖而出!”

  这是随州高新区推行专汽“链”招商,“头”招商成功实践的缩影。2021年,随州高新区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念好“头”“链”“云”“亲”四字招商诀,通过招商会、洽谈会、乡情会等方式,破解了引资项目少且不大的难题,全年新引进项目22个,合同金额216.4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16个。

  2021年,随州高新区积极探索委托招商模式,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先后与深圳中金公司签约,上海东方龙集团、中金集团、谷川联行等知名第三方招商机构签订委托招商合作协议。此外,园区还与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企业家联谊会签订合作协议,为化工园区满园工程提供招商便利。

  大力优化营商环境,随州高新区及时出台优惠政策,为招商引资打下坚实基础。2021年12月,出台了《高新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十八条”》,在随州市级招商引资政策层面寻求突破,确保企业落户时能享受土地、供电等优惠政策。

  此外,随州高新区还持续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出台了《随州高新区招商大使聘任管理办法》,并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内外兼修 庚续发力

  绘就产城融合“高颜值”

  2021年深冬时节,在曾以“湖北联产承包第一村”闻名的淅河镇挑水村,可以看到文化广场建设、民房外立面包装、田间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施工正在有序推进。这也是随州高新区6个美丽乡村示范建设项目之一。

  振兴乡村,让农村人居环境美起来。2022年,随州高新区计划投入1060万元,启动44个村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目前已完成5个示范村、15个整治村规划编制;整合投入资金1836万元,全面启动挑水、新店、老湾3村“二期示范工程”和幸福、虹桥、阳光等7村“巩固提升工程”。筹资235万元新建6处村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并建立长效巡查机制,村镇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产业支撑,让农村群众荷包鼓起来。随州高新区坚持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振兴,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形成独具园区特色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

  开展强强联合。随州高新区以龙头引领多点发力,协调促进康华农业与品源现代、湖北正大等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充分发挥康华农业种植优势,在挑水村等村流转万亩土地,为相关企业定向规模化种植辣椒、大蒜、大米、小麦、玉米等,加速加工企业主料生产本地化。2021年,随州高新区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3家,培育省级示范合作社和示范家庭农场2家、农村实用人才“双创双带”示范基地1家。

  推进农旅结合。随州高新区以长度为25公里旅游循环道路为重点,文旅赋能农业产业化发展,强力打造“府君山生态示范片”、独山龙王坳3A级景区、挑水荷花生态园,辐射带动16个村集体增产创收,直接受益群众2万余人。以农产品深加工和采摘观光旅游为重点,初步形成九大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

  促进企民融合。随州高新区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深化新时代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振兴,鼓励村集体集中配置资源资产,促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通过“党组织+”打造立村产业。目前,各村运用产业帮扶专项资金和本村原有资源,普遍采取入股分红和自主发展的形式,平均回报率均可达10%以上。

  此外,随州高新区扎实推进316国道高新区段扩建工程、青春二路、惠兰居安置房等28个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望城岗安置房等一批工程项目建成。

  立足高新担当

  奋力再创新业绩

  对于随州高新区在“十四五”时期的新作为,郭晓东表示,新的一年,随州高新区将加快建设“三区四基地”,奋力打造“创新高地、产业新城”,为谱写“汉襄肱骨、神韵随州”建设新篇章、争当“四个示范”贡献高新力量、体现高新担当,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对于如何达成目标,郭晓东表示,随州高新区党员干部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员聚焦主责主业,全情突破招商引资,全程强化要素保障,全速推进项目建设,全心服务企业发展,全力做大产业集群,全域抓实产城融合。

  蓄势突破、提升能级。随州高新区将推动产业发展裂变倍增。升级传统产业,采取战略重组、资源整合、市场整顿、科技创新四个举措,引领专汽产业向低碳和应急方向发展。做强优势产业,围绕电子信息、农产品深加工、精细化工、新能源“四大产业”,做好耦合、整合、融合、契合4篇文章。

  革故鼎新、激发活力。随州高新区将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探索推行人员聘用制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对管委会部分内设机构人员和全部“政府雇员”“以钱养事”人员实行岗位聘任,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实现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完善功能、提升品质。随州高新区将建设产城融合魅力新城。推进城市品质提升3年行动,建设产城融合、功能完备、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治理高效的产业新城。

  补齐短板、全域发力。随州高新区绘制乡村振兴富美画卷,培育壮大“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建设一批田园综合体;推进10万亩优质稻规模化生产基地、万亩马铃薯种植基地建设,完成美丽乡村示范村、整治村建设任务。

  本版图片来源:随州高新区

2022-03-07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26260.html 1 随州高新区:奋力绘就高质量发展精彩画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