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07日
第A54版:创新园区 桂林

深入实施“精益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行动

桂林高新区紧抓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契机

  创意产业园

  电子产品研发与试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广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联盟揭牌仪式

  桂林智能仪器和医疗器械创新平台

  桂林国家大学科技园

  ▶  董冰  唐晓娇  张秀芬


  作为第三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桂林高新区2021年根据国家发改委要求,精准实施“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四个抓实”,完成各项行动任务,通过市、区两级财政累计落实双创相关资金6456万元,围绕“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链条,加强双创空间载体建设,优化双创服务模式,直接创造就业机会7031个,带动就业机会12154个,取得丰硕成果。


  桂林高新区成立于1988年,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第一批国家高新区,30多年来为促进桂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2019年,桂林市委、市政府对桂林高新区体制机制进行了全面改革,将高新区与行政区分离。桂林高新区采取“一区多园”管理模式,全面行使市级经济管理权限,代表桂林市委、市政府统领全市双创工作,开启了“三次创业”,形成了七星园、象山园、雁山园“一区三园”发展新格局,产业发展空间扩增4倍。2020年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桂林市发改委的悉心指导下,桂林高新区获批建设第三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期3年。

  自获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以来,桂林市及桂林高新区领导高度重视,先后成立桂林市、高新区两级领导小组,在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由桂林高新区管委会直接指挥部署,确保基地建设各项任务顺利完成。2021年4月,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桂林市委、市政府增强持续创新创业能力,加快培育成长型初创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更大力度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的决策部署,落实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相关任务,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第三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通知》《关于深入组织实施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的通知》的要求,桂林高新区围绕建设第三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精益创业方向以及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任务,研究制定了《桂林国家高新区双创示范基地精益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明确了精益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行动的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深入贯彻各项双创政策,通过坚决做好“四个抓实”,有力提升了双创示范基地对促改革、稳就业、强动能的带动作用,促进双创更加蓬勃发展,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抓实创新创业政策落地

  精益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行动实施期间,桂林高新区继续落实和兑现《桂林国家高新区关于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桂林国家高新区关于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等相关政策,为高校教师、博士、留学人员、大学生创业提供各类资源及支持,该项目实施期间,高新区双创示范基地共计孵化创业企业(团队)901个,其中2021年新落地科研人员创业企业(项目)73个。此外,桂林高新区还积极探索“高校科研机构+双创”融合新模式,推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高校与企业合作开展产品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大学生就业实践、定制化人才培养等工作,2021年新建大学生就业实践基地167个,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国信蓝桥教育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合作开展定制化人才培养,累计培养大学生3774人。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夯实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精益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行动实施期间,桂林高新区充分依托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人才、学科和技术优势开展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工作。建立了以学校技术转移管理办公室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管理主体、大学科技园为主要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桂林电科大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为技术转移市场化运营机构的管理、服务、运营“三位一体”体系,入选了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授权,桂林高新区牵头组织成立了广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联盟,搭建广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交流平台,推动高校服务地方新进程。高校积极出台和落实各项有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措施,对合同的审批流程、收益分配、人才激励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说明,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利用自身专业技术积极开展成果转化,并在专业技术岗位的聘任期加入了成果转化的评价指标,对师生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给予最大分配。为进一步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桂林高新区搭建产学研平台,落实科技成果对接活动,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人才合作互动机制,助推企业破解技术难题,攻克科研瓶颈,与各高校、院所深度沟通,通过“企业家服务日”活动向企业发布信息。2021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成果转化核验项目75项。

  同时,桂林高新区积极引入区外高水平科研机构助力本地企业发展。依托汉璟公司打造桂林智能仪器和医疗器械创新平台。作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与桂林市开展合作的执行单位,桂林汉璟智能仪器有限公司拥有研发人员超过100人,其中包括10位以上清华大学博士、硕士。公司主要业务是向客户提供智能制造装备、医疗仪器技术服务,2020年7月正式运营以来已为桂林及外地客户提供了30余项技术服务,其中包括已签单项目4项,待签单项目十余项,涵盖半导体、绝缘材料、电线电缆、汽车曲轴、牙科医疗器械、环保仪器等行业。依托清研皓隆公司引进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人才团队及技术基础,打造桂林清研科技创新研究院平台。桂林清研皓隆新材料有限公司由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李冬霜博士带领的研发团队建立,致力于石墨烯及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等核心技术开发,建设石墨烯复合材料应用技术开发、检测、定制化生产服务一体化平台,与桂林理工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桂林医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进行产学研联合,加速形成创新联合平台。该公司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开展了众多合作:石墨烯创新医疗器械;石墨烯美容、修复医疗器械在医美领域的应用;高效石墨烯电热转换材料在智能家居应用的关键技术;智能控温柔性材料解决电动汽车低温运行问题的关键技术研究;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孙立贤教授合作开展高性能5G通信设备用导热散热防护材料关键技术研发。

  释放创新引领新效能

  聚焦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

  精益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行动实施期间,桂林高新区认真梳理了各项惠企政策,形成《国家、广西及桂林市相关政策文件汇编》。先后在区内举办了“2021年广西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及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业务辅导班”“2021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服务咨询讲座”“以政策惠企、产融结合为主题的企业智慧成长赋能培训”“2021年度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推进会”“科技项目张榜招贤”等政策解读和培训活动;推动桂林市召开“桂林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政策研究座谈会”,就人才奖励、创新激励、载体扶持、投融资扶持、产业发展等方向与各市级相关部门现场沟通交流,提出具体政策建议20条;积极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扶持政策,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能力建设,培育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对于获得高企认定的企业当年落实并兑现政策。

  2021年桂林高新区获得高新技术认定企业83家,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200家,培育入库瞪羚企业14家;协助73家企业落实补助资金合计540万元。

  桂林高新区继续完善支持返乡创业的引人育人留人政策。专项行动实施期间,桂林高新区落实《桂林国家高新区关于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对于发达地区整体或核心业务落户桂林高新区的优质科技型企业,给予启动资金最高100万元,100-1000平方米3年免租2年减半办公场地支持;给予从发达地区回归的核心团队,5年内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奖励,2年内免费入住人才公寓或者给予每月1200-1500元房租补贴,优先安排核心团队子女入读桂林高新区优质学校。先后举办各类创业技能培训90多场,累计参与人数超过3000人次。

  同时,桂林高新区还通过政府出资建设产业园区、政府补贴鼓励大企业建设、政府回购产业用房等方式,为双创主体提供免费或低成本的载体空间。2021年,高新区租赁创意产业园、电商谷、大学科技园等11.68万平方米场地用于孵化器建设,新建设标准厂房7.16万平方米。

  为了充分激发龙头企业创新活力和引领作用,项目实施期间,桂林高新区借助腾讯、锐锋等龙头企业打造双创发展新模式。腾讯众创空间(桂林)位于桂林国际会展中心,由桂林高新区、腾讯开放平台与桂林菁创汇3方合作共建,是广西首个腾讯众创空间和腾讯文创基地,一期已建设并投入使用3310平方米,是以“科技+文创+旅游+电竞”为主题的一体化新型互联网孵化器。2021年,腾讯众创空间先后开展了新年音乐会暨颁奖典礼、微盟沙龙全链路增长营销峰会、桂林市青少年吉他大赛、腾讯众创空间(桂林)2021年度法律知识宣传培训系列活动、樊登读书&森林谷儿童教育讲座、微盟线下活动|《论语》国学经典系列文化课、“解码私域新增长”企微助手全国巡演沙龙活动桂林站、英雄联盟手游城市英雄争霸赛桂林站等主题活动,重点孵化了各类创业项目19个。

  桂林市锐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齿科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该公司核心研发、注册、销售人员经验丰富,在国内已发展了超过750家经销商,产品销往亚洲、欧洲、美洲、非洲等105个国家/地区。该公司产品已经取得中国、欧盟CE、美国FDA认证、澳大利亚TGA、俄罗斯EAC等认证。2021年,该公司年产值超过2亿元。锐锋医疗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重点防疫物质保障企业、广西专精特新企业、广西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桂林市企业技术中心,在桂林高新区管委会的推动下,公司积极开展企业孵化器建设,目前已通过星链发展模式孵化控股3家子公司:美嘉医疗、沃登医疗和斯壮微电子。

  此外,桂林高新区还积极鼓励骨干龙头企业平台化转型,开展产业链招商,孵化培育产业链上下游高新技术配套企业,打造特色优势突出、市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产业集群。2021年,桂林高新区“一区三园”重点瞄准医疗器械、高端装备制造、科技服务、电子商务等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孵化培育产业链上下游高新技术配套企业,新引入企业24家。

  专项行动实施期间,桂林高新区不断完善企业服务机制,建立主要领导企业服务接待日工作制、领导包联分园服务制,搭建线上企业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企业服务与企业互联互通良好机制。新建线上服务平台访问人数达7万多次,企业注册150多家,发布各类政策、信息1000余条,线上诉求办结率达94%。先后多次召开企业家座谈会、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政银企对接会等,深入企业、项目一线调研走访,主动为电力电容、君泰福等企业对接客户促销售,为中国中药等企业申报政策拓市场,探索企业销售奖励制等措施,及时为企业解决困难问题30多项,助推企业满负荷生产。1-10月,国际线缆、燕京漓泉、巴斯夫、君泰福等10多家龙头企业实现20%以上增速,以点带面,推动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培育营业收入达到2亿元以上的细分行业隐形冠军企业30家,直接带动就业20245人。

  培育壮大技术服务平台

  打造创新创业资源开放格局

  精益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行动实施期间,桂林高新区一方面利用桂林国家高新区检测与试验、电子产品研发与试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产品测量、高低温试验、恒温恒湿试验、硬件方案设计、原理图设计/优化、SI/PI信号电源完整性仿真、EMC解决方案、高速PCB设计、PCB制板、器件采购和PCB贴装等一站式电子设计制造服务;同时,积极开展大型仪器开放共享试点,由高校牵头、高新区配合,共同制定大型企业开放共享管理办法,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和民营企业参与,实现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推动科技企业快速发展。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是桂林高新区的重点高校,学校拥有省部级工程中心、实验室36个,建设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大型仪器共享网络管理及服务平台。作为校级大型企业管理平台,该平台仪器由校内各学院单位的大型仪器设备组成。在保证仪器设备安全使用的前提下,该平台实现了大型仪器设备信息资源共享,建立了清晰的仪器设备共享管理体系,该体系包含预约管理系统、授权管理系统、计费管理系统等几个部分,通过预约、授权、计费三大模块,实现了大型企业设备信息发布、计费制定、用前预约、刷卡授权、扣费统计、财务结算等多元化、自动化管理。

  乘势而上开新局,凝心聚力谱新篇。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的指导下,桂林高新区将继续加大力度,持续推进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结合桂林市、桂林高新区的发展特点,完善双创政策措施,形成创新创业扶持政策体系,发展“制造业+双创”“信息服务业+双创”“高校科研机构+双创”“高端装备制造+双创”等新模式,支持和协助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设高水平的创新中心和双创基地。

  本版图片来源:桂林高新区

2022-03-07 深入实施“精益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行动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26258.html 1 桂林高新区紧抓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契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