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07日
第A55版:创新园区 榆林

榆林高新区:以永不懈怠精神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美丽繁荣的榆林高新区

  榆横综合中试及产业化示范基地项目启动签约仪式

  能源工业互联网论坛在高新区举办

  榆林高新区管委会机关党员赴照金革命教育基地学习

  煤液化及煤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榆林联合示范基地

  榆林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

  ▶ 高健


  2022年是榆林高新区升级为为国家高新区10周年,也是榆林高新区奋斗“十四五”,加快创新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展望未来,榆林高新区将紧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机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进入全国高新区百强为新起点,全面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努力把榆林高新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创新型特色园区。


  春风暖大地,喜报暖驼城。

  近日,科技部火炬中心通报了2021年度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试行)结果:榆林高新区在最新评价的157家国家高新区中位列第97位,较上年晋升13位,实现4年4连进,历史性进入国家高新区百强。

  今年是榆林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第十年,这份成绩是对10年来榆林高新区发展的最大认可和褒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榆林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榆林高新区上下撸起袖子加油干、挥洒汗水拼出来的结果。

  用奋斗绘就幸福底色

  回望2021年,榆林高新区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

  这一年,榆林高新区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攻坚克难,砥砺奋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交出一份亮丽的成绩单:2021年,实现生产总值突破400亿元大关,增长12.7%;火炬统计口径营业收入1150亿元,同比增长14.8%;工业总产值505.52亿元,同比增长14.3%;固定资产投资190.61亿元,同比增长6.9%;实现财政总收入67.19亿元,同比增长71.66%,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02亿元,同比增长23.89%,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主要指标任务超额完成,各项事业发展有了新突破,实现了“十四五”开门红。

  高分成绩单阐释着“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一深刻内涵。高分成绩单背后,更是榆林高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是科技创新发挥的关键作用。

  因能源而兴的榆林,也曾因能源而困。作为资源型城市,榆林是我国能源矿产资源富集地,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然而其产业转型升级何其艰难。

  但近10年来,榆林高新区硬是凭借“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拼劲,“壮士断腕”的狠劲,坚守“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初心使命,以敢为人先、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创业精神,全力打造党建引领高地、改革开放高地、科技创新高地、人才集聚高地、营商环境高地。

  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2021年榆林高新区坚持规划先行,编制完成榆林高新区“十四五”规划和总体发展规划,完成装备制造产业、数字经济产业、固废综合利用等规划,以科学的顶层设计指导高质量发展。

  为了实现绿色发展,榆林高新区发力发展服务型制造、智能无人、数字经济、氢能等非煤产业,实现从无到有,落地生根。聚焦“榆横烯烃新材料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主导产业从单一的煤化工基础加工到初步建立起高端烯烃新材料产业体系;抢抓装备国产化、服务本地化机遇,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让园区呈现多元化发展新格局。

  探究产业结构调整背后,是科技创新发挥的神奇作用。据了解,2021年,榆林高新区出台了《榆林高新区融入秦创原平台助力高质量发展支持科技创新发展若干措施》,持续实施科技型企业“倍增计划”,围绕产业链需求开展科技项目重点攻关,支持160个项目支持资金1499万元,兑现111个专项后补助项目支持资金1164万元。2021年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9000余万元、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31家、省级瞪羚企业(潜在)2家。

  2021年10月,榆横综合中试及产业化示范基地科研大楼宣布主体封顶,随即先进纳米分子筛催化剂等6个项目签约入驻协议。该基地是榆林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的重要运营平台,承担当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资源集聚、示范辐射等功能。示范基地以满足企业技术需求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致力于新材料、精细化工、节能环保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共性技术研发、技术系统集成、工程化示范应用,助推技术快速产业化。

  这是榆林高新区加大科学装置投入,推动科技创新的缩影。除此之外,2021年榆林高新区还继续推进50万吨/年低碳绿色环氧树脂新材料产业园项目,该项目一旦竣工投产,将成为国内环氧树脂龙头企业,有望在榆林形成环氧树脂产业集聚群,成为世界级环氧树脂生产加工中心。

  针对传统煤化工产业链条短、环境压力大等问题,榆林高新区支持煤液化及煤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在榆建设示范基地,打造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正因此,榆林高新区成功获批煤化工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

  产业生态的不断优化,让榆林高新区的营商环境持续向好。据悉,目前榆林高新区行政审批实现与西安高新区等11个区域的“跨区通办”,全年共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37.77万件,审批办结率、群众满意度达到双100%。

  不断向好的产业生态和充满温度的加速度,让榆林高新区活力迸发,2021年新登记市场主体2741户,同比增长30%。

  此外,榆林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火炬统计口径营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5项指标实现了“5个翻番”。特别是近3年来,装备制造、智能无人、氢能、金融等产业从无到有,构建了“一体两翼”产业新格局,全国首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乙烷裂解制乙烯示范项目、国内首个钴基费托合成制高碳醇技术等多个领先技术在园区示范应用,同时还获批了国家火炬榆林高新区煤化工特色基地等4个“国”字号招牌。

  用改革创新闯出新天地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2022年,榆林高新区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力推动高新区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完成火炬统计口径营业总收入1280亿元,增长10%;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50亿元,增长13%;完成工业总产值580亿元,增长1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亿元。

  为完成上述目标,榆林高新区将以项目建设为核心,全力推动经济再上新台阶。在做强产业上主动应对“碳达峰、碳中和”挑战,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做大做强重点产业。以“链长制”为抓手,紧盯省市确定的产业链做好对接和承接,定规划、定路径、定项目,培育链主、壮大链身、延长链条。

  重点围绕风电装备制造、高端烯烃新材料等产业链,加快补链延链强链,扎实推动十大产业园建设进程,实现产业上下游链接、集群发展。

  在数字赋能上有新作为。积极布局面向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领域的大数据产业,争取国家超算中心和区域智能计算中心布局,推进榆林能源大数据中心、特色产品大数据交易中心等建设。开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试点,培育陕西嘉和等企业争创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培育2家省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全力向国家级数字经济示范园区的目标迈进。

  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全力推动两链融合开新局。依托榆林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榆横综合中试及产业化示范基地和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人才、技术优势,加快先进技术和中试项目产业化、智能无人系统应用技术产品化,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

  扎实推进科技创新“个十百千万亿”工程,聚焦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围绕重点产业发布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清单,结合双链融合需求,开展“塞上之光”重点研发计划,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实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

  出台“助力秦创原平台建设‘科学家+工程师’人才团队扶持政策”等多个支持政策;创建“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示范园区”“陕西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区”等载体,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300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家、省级瞪羚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2家、技术合同交易额1亿元、市级及以上创新平台累计认定100家以上的目标,推进秦创原(榆林)创新促进中心—榆林高新区基地、煤液化及煤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榆林实验与示范基地等基地建设,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对产业和经济的贡献度。

  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全力推动体制机制释放新动能。深入推行人事薪酬制度,进一步评估和完善制度措施;启动新一轮机构改革和区属企业薪酬体系改革,更好调动干事创业积极性。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通过流程再造进一步理顺内部管理,争取园区更大自主管理权限;推进“政务一体化”改造,实现更大范围区域审批事项“通办”,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积极营造最优高新区营商环境。推行“标准地+承诺制”改革,推动项目“拿地即开工”。打好财政金融“组合拳”,完善园区综合治税体系,严格预算绩效管理,严控一般性支出,兜牢“三保”底线;盘活存量资产,增强“造血功能”;完成园区融资平台整合,发挥好产业发展公司融资平台作用,构建多层次多种类的金融服务体系。

  一幅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高质量发展“施工图”正向人们徐徐展开。

  用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奔跑

  探究榆林高新区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绩的原因,主要在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始终坚持为民宗旨,始终坚持市域统筹,始终坚持法治思维。

  “五个坚持”蕴藏着榆林高新区“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的密码,是未来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在奋斗“十四五”,加快创新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总结好、把握好、运用好“五个坚持”,将是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遵循,榆林高新区将继续解放思想,弘扬敢为人先、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精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促改革、搞创新、抓产业、上项目上来。

  展望未来,榆林高新区将紧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机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进入全国高新区百强为新起点,全面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努力把榆林高新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创新型特色园区。

  历史已经证明,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凝聚起抓改革、促发展、跨越艰难险阻的磅礴伟力。榆林高新区深刻认识到,只有高质量抓好党的政治建设,切实做到“两个维护”,才能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新蓝图振奋人心、新征程催人奋进、新开局蓄势待发。

  2022年是榆林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10周年,也是高新区奋斗“十四五”,加快创新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榆林高新区已然奏响了“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新征程的序曲。

  人们期待,一颗拥有“创新驱动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雄心的“塞上明珠”,会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地熠熠生辉。

  可以预见,“十四五”期间,榆林高新区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持续加快转型发展步伐,蹚出一条新路,成为榆林创新发展的主引擎、创新驱动的策源地、城市建设的样板区,奋力书写新征程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本版图片来源:榆林高新区

2022-03-07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26257.html 1 榆林高新区:以永不懈怠精神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