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伟
中国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下“雪屏幕”的激光投影显示,AOP-KF固体碱高效杀灭病毒,“冬奥版”翻译设备实现无障碍交流,相控阵卫星终端保障通信顺畅……在北京冬奥会上,来自合肥高新区的一批高科技成果闪亮登场,引人关注。
“雪屏幕”展示中国先进显示技术
被称为“雪如意”的中国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位于张家口赛区,是北京冬奥会最具标志性的场馆之一。在这座美丽壮观的“雪如意”下,还有一片极具高科技含量的“雪屏幕”,在比赛前后向观众播放包括安徽在内的各地宣传片。这就是由合肥高新区企业全色光显与中国科大共同研发的全色激光投影机,在“雪如意”下的雪地上投射出上千平方米大的“雪屏幕”。
“与一般的投影相比,全色激光投影色域更广,亮度更高,还有健康护眼和能耗低等优点,因此被冬奥会采用来展示中国显示技术的最新成果。”全色光显董事长许立新向记者介绍说,该项目采用两台10万流明超高亮度高清激光投影机,投射到跳台尽头的足球场中间雪面上 ,投影显示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针对雪地蓬松等特点,我们和中国科大专家联合进行科技攻关,实现了大规模复杂表面的全色显示。”
据许立新介绍,在非比赛时间,这个位于“雪如意”下的超大“雪屏幕”,将播放包括安徽在内的各地精彩影像,让观众们在比赛之余了解各地风土人情和发展成就,领略“科技冬奥”的魅力。
新材料让新冠病毒无处遁形
在北京冬奥会期间,中国国家队运动员采用的AOP-KF抗病毒防感染口罩有何特别之处?据悉,它在普通口罩中间被额外增加了一层AOP-KF固体碱布,使口罩对病毒的过滤去除率一举达到99%以上。而该口罩核心技术AOP-KF固体碱,就来自合肥高新区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康风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据康风环境负责人介绍,以往传统的消毒方式主要是通过喷洒消毒溶液实现对物体表面进行消毒,不仅效率低下无法做到全覆盖,刺鼻的消毒水味也容易造成运动员的呼吸不适。“康风环境提供的大型空气消毒净化机则能够有效去除空气中的致病微生物及甲醛等气态污染物,阻断呼吸道传染病的交叉感染途径。”
此外,北京冬奥会的比赛场馆“冰坛”“首都体育馆”等场所都采用了康风环境所提供的大型公共空间空气消毒净化防疫方案,最大程度保障冬奥会的顺利进行。
翻译“神器”高效沟通中外
北京冬奥会,世界嘉宾云集,如何让志愿者与国外运动员实现无障碍交流?作为冬奥会官方自动语音转换与翻译独家供应商,人工智能行业的领军企业科大讯飞为冬奥会提供了各种便携式、穿戴式的翻译设备。
据了解,作为“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冬奥多语种语言服务关键支撑技术及设备》研发承担单位,科大讯飞研发了面向冬奥场景的多语种语音处理、具有冬奥特征的多语种机器翻译和基于智能问答的冬奥多语种信息获取及交互等核心技术,构建了面向冬奥的语音及语言服务平台,同时开发研制了冬奥便携式翻译设备、穿戴式翻译设备、智能问答设备、赛事多媒体会议办公和信息发布系统,并根据冬奥组委统一要求向冬奥统一的公众服务APP“冬奥通”提供语音翻译服务。
“比如,便携式翻译设备专门针对冬奥加入百万级别专业词汇以及行业术语,覆盖各类体育运动和裁判用语,可满足运动员、教练员、观众等跨语言沟通需求。而穿戴式翻译设备针对冬奥场馆嘈杂的环境,配备了通话降噪的功能,实现了边通话、手机APP边同步翻译、转写,可满足冬奥多媒体采访、冬奥工作人员和教练员跨语言沟通等。”科大讯飞冬奥项目经理张伟介绍。
宽带卫星保障联络畅通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现场大量地应用到以5G为代表的先进通信手段,与此同时,以宽带卫星通信为代表的应急通信手段也为北京冬奥会的通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并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确保冬奥会电网通信万无一失,国家电网冬奥会保电团队采购了以合肥若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相控阵卫星终端为核心的应急指挥系统。
部署在张家口冬奥会现场的搭载若森智能相控阵卫星终端电力应急保障车辆,可实现不依赖地面网络而依靠通信卫星将现场采集到的视频、音频等信息回传至国网指挥中心的功能,同时支持一线人员与后方指挥人员通过卫星链路进行实时高清视频会商,保障地面通信中断等极端突发情况下的联络畅通,使得现场电力保障团队具备在各种环境与条件中均可保持与后方指挥中心的通联。
合肥若森智能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公司致力于创新型卫星互联网终端的研发与生产,所研发的龙伯透镜相控阵卫星互联网终端,已广泛应用于应急管理、消防救援、能源电力、媒体直播等领域,曾在第十四届全运会等重大活动的应急通信保障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