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伟
胡润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21全球独角兽榜》显示,全球已有1058家独角兽企业,较2020年的586家增加472家。独角兽在全球迅速增长这一态势引发舆论关注。
毋庸置疑, “独角兽” 自横空出世,便成“兵家必争之地”。全球独角兽发展趋势如何?国内独角兽哪边风景独好?2022年独角兽变化几何?种种话题,引人探究。
全球“独角兽”藏在哪里
从2020年的586家,到2021年的1058家,同比增长近八成,胡润榜单中的独角兽平均只用了8年的时间就达到了10亿美元的估值。
从独角兽数量看,美国和中国占全球独角兽总数的74%。美国以487家的数量位居首位,中国以301家的数量位列全球第二。与2020年相比,2021年中国新增独角兽74家,其中8家独角兽估值超千亿;字节跳动、蚂蚁集团、菜鸟网络跻身全球前十。
从统计数据看,金融科技行业领先,有139家独角兽企业,其次是软件服务134家和电子商务122家,其他重点领域如人工智能84家、健康科技80家、网络安全40家和生物科技31家表现突出。
“这说明,其实哪一个行业都有诞生独角兽的可能,但诞生的独角兽企业却不会太多。所以,将来还是要重点创造新的技术领域和应用场景,才有可能产生新的独角兽企业。”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副理事长、北京高精尖科技开发院院长汪斌分析说。
胡润分析说,“中国创业生态的独特之处在于大型科技公司孵化独角兽的能力。全球50家由母公司孵化的独角兽中,有49家来自中国。阿里巴巴孵化的数量最多,有5家;其次为京东和百度,各自孵化了3家独角兽企业。但奇怪的是,世界500强中的‘世界四大巨头’微软、苹果、亚马逊和Alphabet却没有孵化出一家独角兽。”
独角兽之乡有迹可循
从榜单看,旧金山、北京、纽约、上海、深圳依次是全球独角兽最集中的前五大城市。独角兽数量最多的前十大城市中,有6个在中国和美国。
中国的独角兽企业分布数量最多的中国城市,前6名分别为北京91家、上海71家、深圳32家、杭州22家、广州10家和南京10家。
“北京将会成为全球独角兽中心和世界独角兽之都。”汪斌断言,作为高精尖产业集聚地,北京有着诞生独角兽企业无可比拟的十大优势。
一是拥有独一无二的科技资源,全国最好的学科近1/2集中在北京,“两院”院士占全国1/2,国家重点实验室占全国1/3;二是在全国拥有高校院所数量最多,且名校云集,人才优势明显;三是北京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的6%左右,位列全国第一,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能;四是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商会齐聚,资讯和资源最为集中,企业发展“近水楼台”;五是央企总部和400余家A股上市企业汇聚形成了大企业优势,为创业企业提供了最重要的合作资源;六是媒体大本营尽数其中,为企业提供了宣传的主流、权威渠道;七是处于枢纽地位的便利交通条件,使得创新资源和成果辐射海内外的速度更快;八是风险投资机构云集,创新创业资本充裕,北京创业企业融资量每年占全国总量的30%以上;九是创业氛围最为浓厚的中关村示范区为独角兽企业提供了成长沃土;十是首都效应明显,创新成果从北京出发,再走向全国和国际市场的发展路径优势明显。
“粤港澳大湾区的独角兽占比应该还会增长。”胡润认为,从榜单看,粤港澳大湾区表现良好。中国有17%、51家的独角兽总部设在大湾区。其中,广州有10家,比2020年增加2家,包括服装跨境电商Shein、小鹏汽车旗下的飞行汽车研发公司小鹏汇天等。
2022年江湖争锋再起
“虽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各国对科技的投入仍在持续增加,并诞生了一大批创新成果,再加上各国对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纷纷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在利好形势下,独角兽企业的分布呈现出扩张趋势。2022年,独角兽企业不论是在全球还是在中国,在数量上还会继续增加。”汪斌判断说,受政府政策、资本、市场等因素的影响,未来科技型企业将在中国独角兽版图中占据重要位置,独角兽数量和估值将进一步提升。
另外,从地域分布版图看,根据榜单数据,除了北京和粤港澳大湾区非常“打眼”,上海也是一座宝藏城市。2021年,上海成为国内独角兽企业增长数量最多的城市,由2020年的47家增加到了71家。
同时,榜单还显示,成都共有5家企业登上《2021全球独角兽榜》,较2020年新增了1家,榜单中,医联、新潮传媒、准时达、1919等均为成都高新区企业。
“作为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高新区始终将产业培育作为‘生命线工程’来落实,实现了独角兽企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总结认为,近年来,成都高新区不断聚焦企业创新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培育、产业服务等各项政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对企业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已成为西南地区独角兽企业主要集聚地和潜在独角兽孵化地,未来大有可为。
“这说明,科技创新能力在发展独角兽企业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将来应该还会出现新的独角兽集聚城市。”汪斌认为,从国内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地处北上广深的一些国家高新区更具发展潜力,“因为独角兽企业不会凭空产生,其诞生条件就包括匹配各方面的高端资源。想要诞生更多的独角兽,国家高新区要更进一步加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孵化,并提高效率,尤其是要大手笔投入基础科研。毕竟,那才是企业创新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