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022年01月24日
第A11版:双创建设

科技创新推动燕郊高新区振翅高飞

  ▶ 史自强

  燕郊高新区以占廊坊1%的土地面积创造了10%的经济体量和规模。

  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燕郊高新区固定资产投资190.3亿元,同比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完成363.7亿元,同比增长21%。

  距离北京近,享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燕郊高新区与北京市科委、通州区科委建立了顺畅的联系渠道,签署《科技创新发展合作协议》,加快与北京高等院校共建实验室,推动京冀科技和产业融合。

  北京研发,燕郊转化。燕郊高新区内,鼎联科技、稳控科技、镭科光电等企业与清华、北大、北航、北理工、中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已开展科技合作31项、共建研发平台6个。

  北京企业愿意到燕郊。燕郊高新区的科创园内,科技型创新创业项目基本实现了轻资产“拎包入住”,畅享专业化、全方位、全周期服务,实现了资金最大限度投入研发和生产。截至目前,燕郊高新区建设科创园23个,累计引入科技型企业701家,其中6成以上来自北京。

  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受阻?燕郊高新区内可以找到孵化“温床”。京东商城平台上,一款由小牛科技河北有限公司生产的高科技家庭呼吸机产品,成为网红“热款”。这背后,藏着温馨的帮扶故事。“当初入驻孵化器时,小牛科技自身定位与市场需求脱节。孵化器及时发挥‘班主任’作用,找来创业导师和医学专家,帮助他们,指点他们。现如今,小牛科技已成长为国内同行业最具实力的企业之一”。燕郊高新区内谊安孵化器副总经理段立园说,小牛科技成长迅速,已累计申报专利11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获得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3项。

  燕郊高新区目前各级孵化器、众创空间达15家,此外,各类科研机构达到9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个,院士工作站9个,总孵化面积24万平方米。

  近10年发展中,燕郊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从7家增长到13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从0到1272家,研发平台从25家增长到105家。2021年,燕郊高新区明确了“科创燕郊”的发展定位。按照建设“3+1”产业体系布局,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同样在2021年,燕郊高新区成功获批科技部火炬中心的“特色产业集群(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同时获批河北省科技厅的“河北省创新园区”、河北省工信厅的“河北省安全应急产业基地”。

  2022年,燕郊高新区计划引入亿元以上项目40个。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新增5家、15家、80家。同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引入北京科技服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机构等,实现落地转化成果30项以上。

  潮白河畔,“科创燕郊”正振翅起飞。

2022-01-24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25928.html 1 科技创新推动燕郊高新区振翅高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