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4日
第A11版:双创建设

争做细分赛道冠军

厦门火炬高新区小巨人企业成长密码

  ▶  刘清  郭文晨

  深耕核酸检测及分子诊断10余年,填补了国内多项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细分赛道空白;专注光纤通信前端收发芯片近20年,逐步成长为国内光通信前端收发芯片行业领军企业及国内光通信芯片主流供应商;聚力固废处理技术研发创新,已拥有155项国家专利,服务国内外600多个环保工程项目……在医疗器械、软件与信息服务、固废处理等细分领域,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厦门火炬高新区不断涌现,释放出创新活力。

  2021年年底,厦门市工信局公布入围2021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厦门火炬高新区获评企业达67家。截至目前,厦门火炬高新区累计培育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专精特新企业达426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9家。作为厦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主阵地,厦门火炬高新区小巨人企业聚焦主业、苦练内功、强化创新,努力成为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或者“配套专家”。

  专注细分赛道

  大件垃圾资源化处理系统、装修垃圾资源化处理系统、资源再生回收系统……走进环创科技固废处理设备制造工厂,可以看到厂房内摆放着生产机器及大量产品,一旁的工人正在安装餐厨制浆机。成立于2010年的环创(厦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固废处置及服务运营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1年5月,该公司成为第一批和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筛选出的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自成立以来,公司一直专注于固废处置及服务运营,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该公司董事长郭子成说。目前,该公司已拥有155项国家专利,产品出口欧美、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于国内外600多个环保工程项目。

  在厦门火炬高新区,像环创(厦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样专注细分赛道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正逐步壮大。“高新区已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9家,占厦门市近四成。这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涵盖平板显示、软件与信息服务、电力电器、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高新区重点发展的产业。”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位于厦门软件园(二期)的厦门优迅高速芯片有限公司,是厦门市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龙头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家庭固定宽带接入、移动无线基站互联、数据中心互联等。“优迅成立之初,国外巨头环伺,芯片价格居高不下,光通信前端收发芯片设计在国内基本空白,打造高性价比、自主创新的产品成为优迅的目标。”该公司运营总监柯腾隆说,从2003年成立至今,公司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一直加强自主创新,拥有了一批世界领先的产品。

  聚焦“专精特新”进而掌握“独门绝技”,是环创(厦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厦门优迅高速芯片有限公司所代表的小巨人企业坚持的发展之道。它们体量虽然不大,但持续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之路,深耕专业细分领域多年,成为拥有行业领先技术的佼佼者。

  坚持技术创新

  “这个领域更新换代快,要一直创新,研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才能提升行业地位和企业盈利水平。”厦门致善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娜杰表示,作为厦门火炬高新区为数不多深耕医疗器械行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厦门致善专注于疾病分子诊断技术、产品研发和销售,在多靶标分子检测技术和结核病分子诊断产品开发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个行业等待周期长,2010-2015年期间我们是一路煎熬过来的,好在我们坚持初心,专注研发。”该公司总经理吴钦说,目前公司订单充足,连年增长。经过10余年不断投入和建设,目前检测试剂日产能可达到100万人份,仪器周产能达50台,并可随时应对突发的超大订单需求。

  对于在细分领域持续创新所尝到的“甜头”,柯腾隆也有相同的感受。他说:“一家企业能够长久生存和发展下去,离不开技术创新。”经过多年的创新探索,优迅已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百余项,拥有参与高端产品标准制定的话语能力,参与制定国家通信行业标准20余项。

  创新是小巨人企业发展的“灵魂”,在厦门火炬高新区这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有的企业产品填补了国际或国内相关领域空白;有的企业产品属于关键领域补短板,补齐了相关领域的生产劣势;有的在细分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培育成长土壤

  抓专精特新,就是抓产业升级,就是抓供应链安全,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战略抓手。2021年9月,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若干措施》,从支持企业实施技改、鼓励研发创新、空间载体保障、人才住房保障、加强平台服务供给、助力缓解融资难题、鼓励企业引领示范等七个维度,对专精特新企业给予扶持。政策性文件的出台,给予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制度保障。“优迅走到今天,每一步都离不开政策支持。”柯腾隆说,芯片是个“烧钱”的高投入行业,产品研发投入大、周期长、认证难,早期资金链非常困难。“在此期间,厦门市政府部门及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及时伸出援手,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2004年,厦门火炬创新中心的100万元注资和厦门市科技担保基金的150万元贷款,这两笔救命钱使优迅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柯腾隆表示,优迅心怀感激,深感责任之重,并将打造“中国芯”作为优迅10余年来的奋斗目标。在柯腾隆看来,企业从无到有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精心孵化。

  一直以来,厦门火炬高新区积极培育有利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的土壤,通过集中优化服务资源,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的循序渐进思路,引导企业深耕专业领域。高新区不仅推出了“厂易贷”、新增贷款贴息等举措为企业纾困,还从研发、创新、人才等方面实实在在惠及企业。“好的政策和好的创业环境让企业对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郭子成表示,未来,公司将对接好资本市场,在产业上专注于城市资源化,在技术上把自己的细分领域做成第一,争取早日把产值做到10亿元。

2022-01-24 争做细分赛道冠军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25925.html 1 厦门火炬高新区小巨人企业成长密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