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03日
第A7版:创新园区

石家庄高新区:聚焦目标定位 努力做好“高”“新”两篇文章

  ▶ 本报记者 于大勇

  《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以来,石家庄高新区牢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初心使命,聚焦“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目标定位,努力做好“高”“新”两篇文章。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产业迈向中高端。石家庄高新区确立了以生物医药为主导,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的“1+3 ”产业发展体系。一方面,做大做强生物医药特色产业。突出生物医药产业主攻方向,从建链补链强链入手,加速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大健康产业布局,先后引进上海药明生物、北京四环制药、深圳华大基因、国药控股等一批知名企业和项目入驻,生物医药类企业数量达到1800家。2021年,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发布的“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榜单上,石家庄高新区位列第七,连续5年位列前十强。另一方面,高标准建设万亩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石家庄高新区在核心位置打造国际化、高端化、科技化、现代化的“万亩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为实现生物医药产业率先突破,打造生物医药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建设中国北方生物医药产业新地标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创新驱动,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石家庄高新区优化完善科技政策,带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创新发展。在着力培育创新主体方面,石家庄高新区加快构建“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梯次培育体系,2021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预计达到10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56家。在搭建创新平台促进产学研合作方面,石家庄高新区引进河北工业大学数字经济产业研究院、国家纳米技术及应用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新建河北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研发平台8家,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对接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2021年全区技术合同交易额预计达到15亿元。在打造人才创新高地方面,石家庄高新区坚持人才引领创新发展,启动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的国际人才中心和外国专家公寓建设,采取“线上+线下”双向服务模式深入开展“人才绿卡宣传月”活动,为各类高层次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2021年引进科技创新高端人才53人,其中国际科技前沿顶尖人才8名。在完善孵化培育体系方面,石家庄高新区构建了“38家众创空间+17家孵化器+5家加速器+若干专业园区”的全链条孵化体系,孵化面积达150余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000余家,孵化平台规模、数量、等级均居河北省第一位。

  深化服务机制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石家庄高新区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树立“店小二”服务意思,为高质量发展做好后勤保障。推行“营商环境早餐会”机制,石家庄高新区工委管委主要领导亲自谋划推行“书记直通车”“书记早餐会”等服务机制,发挥投融资、担保、市政建设、科技创新“4个平台”作用,畅通服务企业渠道,持续提升服务保障能力。持续优化政务环境,石家庄高新区推行了“虚拟审批”新模式,6个工作日可实现社会投资类产业项目“4证齐发”。开发了“专网即办”系统,企业开办平均用时2小时。全区“最多跑一次”事项达到95%,“一窗受理”事项达到99%,“一网通办”事项达到100%。开展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工作,石家庄高新区编制了《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依据企业创新积分和成长情况,量身定制企业帮扶措施和金融创投服务。

2022-01-03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45628.html 1 石家庄高新区:聚焦目标定位 努力做好“高”“新”两篇文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