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7日
第A6版:创新园区

咸宁高新区:“专字立身”奋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 本报记者 邓淑华

  近年来,咸宁高新区作为“科创中国”“百城百园”首批试点重要承载地、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咸宁功能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干字当头、专字立身、实字托底,奋力打造中部地区科技创新高地。

  高质量谋划推进国家级创新创业品牌建设。咸宁高新区积极推动国家级创新创业品牌的落地生根和开花结果。一是高质量举办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光谷科创大走廊̒·咸宁)智能机电专题赛,通过“揭榜比拼”方式,达成初步对接意向近70余项。同时,同步开展科学家和企业家“互进双促”专项行动,20家企业与20所高校、科研院所达成技术合作。二是高质量布局智能机电产业集群创新型试点。作为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咸宁智能机电产业集群现有国家级科研平台2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6家。三是高质量推进科技资源支撑型特色双创载体。咸宁高新区探索“平台+项目+活动”产学研服务模式,全力推进特色载体高质量发展。目前,咸宁高新区新增咸宁市级及以上双创孵化载体5家,其中国家级1家;累计建成孵化载体40家,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已引进1000余名高层次人才带项目前来创新创业;形成了南鄂杯、香城杯、大创赛三大赛事,天使有约、创新创业大讲堂两大自主活动,启迪之星梦想课堂、清华大学创业营等N个活动的“3+2+N”创业活动体系。四是高质量建设清华启迪之星双创孵化平台,已与之相互对接科技成果100余项,为咸宁创新创业者搭建了通往40多个城市的“高速公路”。

  高标准建设国家高新区主导产业技术研究院。咸宁高新区对标调焦抓创建、整合资源抓创新、督察督办抓落实,把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作为科技创新重点工作推进。其中,咸宁市智能机电产业技术研究院引进国内外知名专家30余人前来提供技术服务,建立了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服务平台、机电产品样机加工与测试平台等“六平台一中心”;咸宁市光电子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已联合武汉理工大学筹建光电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组建36人的高层次科研团队;咸宁市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由咸宁海威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与海军工程大学联合建立,致力于船舶与海洋工程复合材料及新材料产业的技术攻关、人才培养、检验检测、业务咨询等。

  高规格推进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引爆区建设。咸宁高新区积极推进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咸宁功能区建设,争取形成研发在武汉、转化在咸宁,孵化在武汉、加速在咸宁的联动发展新格局。加快打造科创金融功能区,依托金融信息港两楼(科创大厦、金融大厦)、市民之家、成宁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进行整体规划建设;加快建设成果转化加速器,依托智能制造产业园、绿色双创产业园,提供研发、实验、检测等加速服务;加快建设科技项目承载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园、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等5个专业园区;加快设立武汉光谷办事处,积极承接光谷产业和科技成果外溢。

  开局“十四五”,奋进新征程。咸宁高新区将围绕建设“特色产业增长极、转型发展示范区、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发展布局,加快培育更具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为建成创新驱动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接续奋斗。

2021-12-27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45511.html 1 咸宁高新区:“专字立身”奋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