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7日
第A8版:园区动态

贵阳高新区打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四张牌 ”

  ▶ 本报特约通讯员 杨蕾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贵阳高新区坚持把服务发展、服务职工作为学党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打好“宣传、服务、人才、监督”“四张牌”,精准对接企业发展所需、职工成长所需,围绕服务企业、服务人才、服务职工扎实开展调研和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园区企业发展、职工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持续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地见效。

  打好宣传牌,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发挥线上线下宣传阵地作用,线上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工作群等渠道,积极开展资讯推送,宣传推广区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成果,拓宽企业干部职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渠道,激发企业干部职工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热情和动力,帮助民营企业及时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用好政策。

  线下以党工委领导、部门主要负责人开展交友联谊、下沉基层走访调研为契机,现场宣讲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今年以来,贵阳高新区已开展各类宣讲100余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0余册,积极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营造了良好氛围。

  打好服务牌,优化营商环境

  组织企业参加双创载体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资金池管理公司推介会等政银企互动沙龙,充分调动各统战示范空间党组织示范引领作用,组织高新区新联会、留学生创业园等开展会员单位互访、归国留学人才专题座谈会,搭建资源整合、业务交流平台。

  建立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机制,制定管理办法,设立现场评价器、“好差评”二维码、意见簿、意见箱、投诉电话等多渠道评价方式。在政务服务大厅开设统战群团服务窗口,全面开展党工群组织组建等咨询服务,设立党员志愿者服务站,设置残障人士专用停车位,优化办事服务环境。

  今年以来,高新区不断扩大服务半径,切实树立服务品牌,共帮助18家企业与银行合作授信6.5亿元(已放款2.23亿元),98家企业获得政策性风险补偿资金政策贷款1.02亿元,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急难愁盼问题100余项,政务服务“好差评”总体参评数136905条,好评率达99.9%以上。

  打好人才牌,助力企业发展

  围绕重点产业需求,为民营企业动态编制人才需求目录,依托“人博会”“365高新云聘”等线上线下引才活动,为企业新引进各类人才400余人,帮助比亚迪完成2000余名产线技术人才招聘。制定《贵阳国家高新区重点产业“全链条”人才要素保障方案》,为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提供全要素支撑保障。

  依托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省百千万人才、市管专家等人才培养计划,引导区属各部门(单位)人才项目专员开展“一对一”跟踪辅导,先后指导推荐航宇科技张华入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交勘院张林、振华新材料向黔新入围首届贵州杰出人才奖,雅光电子项目入围首批互动招引“123”计划,培育省级专家13名、市级专家11名。

  打好监督牌,规范政商行为

  着力发挥纪检监察服务经济建设、服务发展大局的保驾护航作用,先后制定印发《高新区损害营商环境行为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多种制度性文件,通过在区门户网站、工作微信群推送,以及在政务服务大厅、标准厂房等公共服务场所发布等形式,进一步畅通网络、信函、电话等投诉举报渠道,多措并举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不缺位、不越位,不断规范政商交往“亲清”行为。

  组织开展“正风肃纪园区行”活动,深挖细查干部职工在服务职工过程中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对企业和职工满意度低、意见比较集中的问题责令责任部门及时“返工”“补课”,对漠视群众利益和诉求、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的严肃问责通报,强化作风监督和问效。活动开展以来,高新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融媒直通车案件办结率、满意率持续保持100%。

2021-12-27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45504.html 1 贵阳高新区打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四张牌 ”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