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7日
第A8版:园区动态

江阴高新区:“数字化”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江阴信邦电子有限公司图片来源:江阴高新区

  ▶  刘琴

  近日,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2021年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拟授牌名单,江阴高新区有4家企业的车间入选。智能车间、数字工厂已成为江阴高新区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江阴高新区积极抢抓数字风口,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扩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十四五”发展的5年将是江阴高新区“再塑地位”的突围期,面临着爬坡过坎、破茧成蝶的重大考验。“全区上下要真正把数字化转型升级作为一项抓当前、谋长远的重点工作抓牢抓实,推进数字赋能,切实找准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最优路径,聚力推进高新区数字化转型升级三年行动各项目标落实,让‘数字化’真正成为高新区发展的强劲动能。”江阴市委副书记,江阴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陈兴华表示。

  政策赋能

  为产业转型添动力

  燃旺“数字之火”,打造“数字高峰”。近日,江苏国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江阴高新区正式投产运营。该项目从签约、开工到投产,仅用了短短15个月的时间,跑出了“国范”速度,刷新了“高新”效能。

  据悉,国范智能科技是一家专注于提供服装纺织行业智能工厂及仓储物流整体解决方案并负责实施落地的企业。该企业的落地投产,将为江阴高新区企业数字化转型再添生力军。

  近年来,江阴高新区积极抢抓数字风口,纵深推进产业转型,先后出台工业数字经济发展、集成电路设计等系列扶持政策,全面实施数字化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为推动园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政策支持。

  按照《江阴高新区数字化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要求,未来3年,江阴高新区数字相关产业营业收入目标将达500亿元。其中,智能装备产业规模将达50亿元,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将达到300亿元,电子产品及零部件、5G通信、物联网、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产业规模将达到150亿元。

  据江阴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涵杰介绍,江阴高新区正在谋划制定数字化转型相关政策,用政策扶持引导企业推动数字化转型。

  为把“数字之火”燃得更旺,把“智慧之光”点得更亮,江阴高新区一直在发力。

  在今年5月28日举行的首届江阴数字化转型高峰论坛上,由江阴高新区与爱波瑞集团共同创办的江阴新制造促进中心正式揭牌。该中心立足江阴,辐射长三角,为企业提供精益数字化管理变革的同时,培养并输送专业化、职业化、数字化人才,助力江阴高新区传统制造向数字制造转型。

  早在2019年2月,爱波瑞集团子公司爱波瑞(江苏)入驻江阴高新区后,为辖区内多家企业实施了精益数字化的改造提升服务。江阴齿轮箱就是其助力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之一,在导入精益管理之后,江阴齿轮箱新工厂建立了具有营销功能可视化现场,制造周期缩短20%,订单准时交付率80%以上,生产产能提升15%,在制品库存减少20%,大大提高了工厂运行效率。

  提升服务

  让项目管理高效又便捷

  临近年末,江阴高新区“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纷纷进入“收官季”,各项目是否不折不扣推进落实?是否办到了企业百姓心坎上?

  在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今年以来,江阴高新区打造了惠企政策升级版,出台高新区产业强区、数字化转型、服务业提质增效、资本运作等惠企政策,正式启动新制造学院实训中心,广泛开展数字化人才培训和智能化诊断服务,累计完成线上培训610人次、线下871人次,组织57家企业利用无锡市智能制造评估评价公共服务平台开展自我诊断。

  据了解,近年来,江阴高新区积极引进了爱波瑞、新松机器人、独角兽工业等一批智能制造领域行业领军服务机构和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为区内企业提供广泛的智能制造相关的技术咨询、解决方案、人才培训、企业诊断等服务。

  除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外,今年,江阴高新区还重点打造了智慧云项目服务平台,充分利用数字化管理模式,强化对项目的管理和服务。

  自智慧云项目服务平台今年11月上线以来,每天到了上班时间,江阴高新区各项目攻坚部门的工作人员就会打开电脑端的服务平台,查看各项目推进情况。

  “平台的建立改变了以往邮件、会议、报告、表单、电话追踪等形式费时、费力,项目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在不同部门间共享、互换的局面,提升了日常工作效率,形成有效的合力推动项目的进展。只要打开平台,我就可以对高新区各个项目的信息、进度、任务进行实时查看、管理。”江阴高新区经发局工作人员说。

  据了解,智慧云项目服务平台充分利用数字化、高效智慧的管理方式,简化项目管理工作难度,实现平台项目全流程管理、监管和服务。平台吸收项目涉及部门已建信息化资源,整合当前项目管理线下工作模式至线上信息化平台,梳理并改造优化现有项目攻坚推荐流程,使管理、监管数据最大限度地通过信息化手段完成,将此前工作人员跑部门,化为数据资源通过系统之间流转,在PC平台以及移动APP端上操作。

  智慧云项目服务平台不仅是江阴高新区加强数字化管理的重要体现,也是江阴高新区着力建设智慧园区的重要项目之一。据悉,未来几年,江阴高新区将加快建设“智慧园区平台项目”,强化数据资源的整合、利用,提升园区管理和服务的数字化水平。

  树立标杆

  智能化让制造更“聪明”

  走进江阴高新区企业,智能化、自动化的现代生产方式,让智能制造不仅高效,同时也充满“智慧”。

  在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精品特殊钢厚板热轧车间,智能装备的设备联网数量占比均达到了90%,生产过程实现实时调度,物料实现自动配送,产品信息实现生产过程可追溯,车间环境、资源能源消耗、车间网络系统、作业安全实现了智能管控,车间与车间外部实现联动协同、管控一体化。

  据了解,兴澄特钢精品特殊钢厚板热轧车间入选2020年江苏省示范智能车间,是江阴高新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典型代表。如今,在江阴高新区,像兴澄特钢这样的智能化车间比比皆是。今年,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基板元器件智能装配车间、阳光卫生医疗科技江阴有限公司的高速非织造布智能制造车间、江阴信邦电子有限公司的工业控制类连接模组柔性智能制造车间、星科金朋半导体(江阴)有限公司的系统级封装芯片规模测试车间,入选2021年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

  近年来,江阴高新区着眼打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标杆,鼓励企业运用5G、物联网技术和云服务加快建设企业级、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加紧建成两化深度融合的智能车间、数字工厂。园区提出,到2023年,加大存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力度,建设一批示范引领性的“数字工厂”“数字车间”。

  据悉,今年以来,江阴高新区新增省星级上云企业12家、省升级版两化融合贯标试点4家、无锡市智能工厂1家、智能车间8家,省示范智能车间4家。

  当前,加快推动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发展,已成为促进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十四五’期间,江阴高新区将把数字化融入到园区升级改造全过程,全力推动江阴高新区完成规模以上企业数字化转型,构建数字驱动的工业新生态,把高新区打造成为智慧园区和数字化治理高水平园区。”陈兴华说。

2021-12-27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45502.html 1 江阴高新区:“数字化”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