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2月20日,以“聚力产业高水平创新,赋能稀土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在包头市举行。近500名专家、学者、企业家,聚焦“十四五”期间我国稀土产业新议题,共同梳理产业发展新进展,分析产业发展新趋势,解读政策新走向,为促进稀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开幕式上,内蒙古科技大学稀土产业学院正式揭牌。论坛还举行了项目签约活动。
包头市委副书记、市长张锐表示,“十四五”时期,包头将优先发展稀土永磁、储氢材料两大产业,重点发展稀土抛光、发光材料两大产业,积极发展N个“稀土+”产业,推进稀土产业向宽领域、长链条、高质量方向发展,不断做精做优做强稀土产业。
中国稀土学会理事长李春龙坦言,我国稀土“南重北轻”,高丰度元素应用发展不充分导致的稀土元素应用不平衡,产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也日益突出。“鼓励应用,鼓励研发,将稀土的功能优势变成产品优势、经济优势。”
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杨文浩表示,包头是世界储量第一的稀土大市和稀土产业基地,希望未来进一步突出科技创新对包头稀土产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更加重视自主创新和产学研用融合创新,锻长板、补短板,促进稀土产业集群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
包头稀土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邬军军主持论坛主旨演讲。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包头稀土产业论坛主席干勇,中国工程院院士、稀土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黄小卫,中国经济学家、化学家温元凯,分别以“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助力稀土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中国创新下一个风口在哪里—2022年世界金融前瞻和中国经济展望”为主题,做主旨演讲。
当天下午,分别以“稀土新材料产业上下游座谈会”“稀土市场与应用分论坛”“助力碳中和、新能源汽车与循环经济分论坛”“稀土产业经济与科技创新分论坛”“稀土磁性材料国际标准化分论坛”为主题的5场分论坛同时举行,受邀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结合分论坛主题进行演讲讨论,为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论坛还举行了项目签约活动,围绕稀土全产业链,包头稀土高新区和包头市8个旗县区分别与相关企业签订招商引资项目合作协议,累计引进各类稀土产业项目54 个,总投资约207.4亿元。
其中,包头稀土高新区与安泰科技、北方稀土、宁波科田磁业等40家企业签约,项目包括高端稀土永磁制品、永磁材料、稀土金属新材料等。这些项目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市场带动力强,将进一步优化稀土产业结构,带动产业链进一步向下游延伸,为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力、拓展新空间。
此外,第十三届稀土论坛成就展成为本届论坛亮点之一,稀土PVC热稳定剂、 稀土催化剂、 稀土釉陶瓷、稀土特钢、稀土硫化物着色剂、稀土光功能材料等10余个代表着稀土行业的最新科技成果和应用方向、走在稀土行业前沿的产品技术惊艳亮相,让与会者直观感受稀土科技创新的巨大魅力和广阔前景。
本届论坛由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中国工程院、中国稀土学会、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共同主办,包头市政府、包头稀土高新区管委会、新华网承办。
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于2009年首次举办,已成为国际性稀土产业前沿科技交流平台、稀土产业政研成果发布平台、稀土产业发展方向探索平台和稀土产业招商合作平台,为推动包头地区和全国稀土行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贾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