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3日
第A8版:园区动态

为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供有力支撑

东莞松山湖系列政策新闻发布会干货满满

  ▶ 高欣

  近日,东莞松山湖高新区举行“改革、创新、再出发”系列政策新闻发布会,《松山湖科学城发展总体规划(2021-2035年)》《松山湖高新区关于推动松山湖科学城人才优先发展 打造人才高地的实施意见》《东莞松山湖高新区关于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多项政策发布。

  《松山湖科学城发展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是指导松山湖科学城建设的行动纲领,将为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供有力支撑。《总体规划》明确,松山湖科学城是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主要承载区,是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支点。规划范围包括松山湖高新区大部分区域,以及大朗镇、大岭山镇、黄江镇部分区域,分为核心区和协调区。其中,核心区规划面积90.5平方公里(含水域);协调区规划面积41.7平方公里。

  《总体规划》提出了松山湖科学城2021年到2035年的战略目标,明确了“北湖南山、一核四区”的空间布局,并部署了五大实施策略。其中,松山湖科学城将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城为总目标,努力建成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基地、粤港澳合作创新共同体、体制机制创新综合试验区。

  《总体规划》提出,到2022年,全面完成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规划布局,开工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和标志性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化项目;到2025年,科技实力、营商环境大幅跃升,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科研能力快速提升;到2035年,建成一批全球领先、开放共享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培育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实现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的群体性突破,初步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高地。

  《松山湖高新区关于推动松山湖科学城人才优先发展 打造人才高地的实施意见》立足园区创新发展需求,围绕科学城建设中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及产业化目标,推出系列人才政策。其中明确,从2021年起到2025年,5年计划引进市级及以上人才500名,各类高层次人才和紧缺急需人才1万名。

  突出用人主体,实施“一体一策”。为进一步发挥用人单位的引才优势,鼓励用人单位走在引才第一线,《实施意见》结合用人单位特点及引才需求实际,给予个性化的引才支持和激励,提升用人单位人才吸引力。

  聚焦人才需求,加强安居保障。针对人才安居需求,结合松山湖功能区“一园九镇”统筹发展格局,《实施意见》提出扩大人才房统筹供给方式和来源,灵活解决人才居住需求。

  围绕创新发展,强化人才储备。除了加大力度引进人才,《实施意见》还围绕创新链、产业链,强化本地人才培养。从支持高等院校、社会培训机构、企业实训基地等方面加强对人才培养载体的建设;第十五条对博士后这类重点人才在站和出站给予支持,鼓励博士后人才在松山湖长期发展。

  优选创业项目,转变扶持模式。为提高财政资金绩效,激励优秀项目成长壮大并扎根松山湖,改变以往无偿给予财政资金扶持的模式,《实施意见》明确以投代补,通过设立天使基金,扶持引进符合松山湖主导产业方向的种子期、初创期人才项目。

  《东莞松山湖高新区关于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从2021年起5年投入20亿元,着力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快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发展新格局。重点突出扶持“1+3+3”产业发展。在财政资金、用地用房、政务服务等方面,重点扶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1个支柱产业,生物、新材料、机器人与智能装备3个重点产业,以及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文化3个新兴产业。同时,积极扶持新概念材料、量子通信、类脑智能、未来通信(6G)等高精尖前沿未来产业领域项目发展。

2021-12-13 为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供有力支撑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25255.html 1 东莞松山湖系列政策新闻发布会干货满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