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9日
第A3版:关注

一流创新团队“长什么样”

  不久前,位于广东东莞的中国散裂中子源四台谱仪投入运行。这台“超级显微镜”,为探索前沿科技打开了一扇大门。

  大科学装置的建造工程和运行开放动辄涉及数百人的队伍,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导致整个系统瘫痪。从一片荔枝林发展为科研高地,离不开中国散裂中子源建设团队。这支团队中,35岁以下的年轻人超过70%。工程总指挥陈和生院士见证了这些年轻人的成长:“我很高兴地看到,老一辈的精神传承下去了,年轻人成长得很快。”

  历数近年来脱颖而出的一个个创新团队,越来越多年轻人挑起大梁——中科院合肥强磁场青年海归转化医学创新团队共114人,平均年龄仅31岁;中国航发涡轮院某发动机研制团队中,35岁及以下青年比例达65%;太钢集团不锈钢“手撕钢”创新研发团队,15人的平均年龄只有34岁……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一支支创新团队,是人才的集合,更是智慧交融的有机体,如一副副有力的臂膀,托起中国科技的明天。

  (《光明日报》11.24

  杨舒)

2021-11-29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45140.html 1 一流创新团队“长什么样” /enpproperty-->